亚邦控股(.SH)控股股东高比例股权质押后遗症彻底爆发!
7月25日晚间,亚邦股份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亚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邦集团”)的《通知函》,亚邦集团在国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股权质押纠纷案中,亚邦集团及其共同行为人所持有的近100%股份将被司法执行。
据了解,2016年,股份质押比例较高的亚邦集团出现资金链危机,当时江苏国晶控股伸出援手,花钱救助亚邦集团,亚邦集团质押给金融机构的股份转为质押给江苏国晶控股。但短暂回暖后,上市公司股价再次持续下跌,业绩开始亏损,江苏国晶与亚邦集团之争由此拉开序幕。
亚邦股份表示,若上述股权后续因司法执行而被处置,亚邦股份将面临控制权变更,对控股股东业绩补偿等承诺的履行将产生重大影响。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2018年,亚邦控股高额溢价收购了控股股东持有的恒隆作物股权,当时恒隆作物原股东作出业绩承诺,但因停产等原因未能及时履行,加之公司负债累累,加上可能放弃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这给履约能力打上问号。
控股股东负债累累
据亚邦股份公告,江苏省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恢复对依法冻结的亚邦集团及徐旭东、徐旭政所持有的亚邦股份无限售流通股的司法执行,公告显示,亚邦集团现持有公司股份1.6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13%,其中100%已被司法冻结、标注;亚邦集团一致行动人徐旭东、徐旭政共持有公司股份2346万股,其中97.61%已被司法冻结、标注,占公司总股本的4.02%。
截至目前,亚邦集团及徐旭东、徐旭政所持股份已被司法冻结、标的1.89亿股,占总股本的33.15%,其中,因亚邦集团与江苏国晶质押式证券回购纠纷被司法执行的股份为1.86亿股,占总股本的32.62%,涉及债务纠纷10起,对应债务执行金额共计26.72亿元。
亚邦集团与江苏国晶的纠纷,可以追溯到2016年。
2014年9月,亚邦股份在上交所成功上市,股价从刚过10元(调仓前,下同)一路飙升至2015年5月46.7元的高位,8个月涨幅逾3.5倍,市值逾260亿元。彼时,控股股东亚邦集团持续进行股票质押融资。但未料,2016年1月,亚邦股份最低价为14.06元,较高点下跌近70%。在此过程中,亚邦集团及其关联方质押给华泰证券等金融机构的股权因市值缩水,面临强制平仓危机。
为防止亚邦集团资金链断裂,当地国企江苏国晶伸出援手,通过江苏国际信托投入20多亿元救助资金。然而2016年,亚邦股价在企稳一年后,2017年以来主营业务开始下滑,股价再次进入下降通道,江苏国晶的救助资金严重受困。江苏国晶选择起诉追债,如今才申请执行。
截至7月26日收盘,该股价为2.53元/股,而上述1.86亿股对应的转让价格为4.71亿元,远远不能覆盖债务金额。
除了江苏国晶,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因借款合同纠纷被执行的诉讼案件还有多起。例如,中国长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与亚邦集团等相关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亚邦集团被申请执行6058.56万元;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行与亚邦集团等相关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亚邦集团被恢复执行2000万元。目前,亚邦集团被执行金额已达29.54亿元。
对于控股股东股权即将受到司法执行、公司控制权可能发生变更等情况,华夏时报记者致电亚邦股份,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相关公告已经披露,请关注公告内容。”
高价收购控股股东资产,无开工期限
亚邦集团所持上市公司股份遭司法执行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公司表示,若上述股权后续因司法执行而被处置,除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外,还将对控股股东业绩补偿等承诺的履行产生重大影响。
据了解,2018年1月,亚邦股份以9.04亿元收购亚邦集团等股东持有的恒隆作物70.60%股权,根据评估报告,交易增值为766.85%。
当时,恒隆作物全体原股东承诺,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恒隆作物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人民币9000万元、1.23亿元、1.41亿元。
然而,上述交易后不久,恒隆作物于2018年4月停产,进行安全、环保升级。
受停产影响,公司与恒隆作物原股东协商一致,签署了《关于江苏亚邦染料有限公司支付现金购买江苏恒隆作物保护有限公司股权的协议之补充协议》,并于2019年4月26日经公司2019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补充协议》约定,业绩承诺期限由原收购协议约定的2018年、2019年、2020年调整为自恒隆作物恢复生产之次月起的36个月,并对原收购协议作相应修改。转让方在恒隆公司恢复生产前不再对公司经营作出业绩承诺或补偿损失;三个业绩承诺期内恒隆作物经审计的税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23亿元;若恢复生产日期晚于2019年12月31日,转让方承诺三个业绩承诺期内恒隆作物经审计的税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41亿元、1.41亿元、1.49亿元、1.55亿元。
2023年11月30日,公司向恒隆作物原股东发出《关于恒隆作物业绩承诺的讨论函》,建议转让方将尚未收到的股权转让款1.71亿元提前支付给亚邦作为业绩补偿。恒隆作物恢复生产后,将按照约定继续履行业绩补偿义务,多退少补。但截至2023年年报,恒隆作物原股东中亚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则同意上述方案,但其他小股东对该方案尚未达成一致。
在此期间,恒隆作物及子公司连云港金盾农化多次向主管部门提交复工复产申请,但至今未启动复工验收及审批程序。
对于当地政府未批准申请的原因,前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也不知道。”他称,相关部门没有给公司给出不启动复工验收审批程序的理由。公司已经失去控制,负债累累,今年迄今执行总额已超过29亿元。亚邦集团还能履行义务吗?
值得注意的是,亚邦股份的日子也不好过。7月25日,据亚邦股份公告,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2.4亿元,占2023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29.11%。其中,公司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1.2亿元。目前,公司为控股公司仁信环保融资租赁业务提供的7700万元本金担保已逾期。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