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力推“去美元化”的背景下,随着中国不断抛售美债,耶伦彻底慌了。事实上,身为美国财政部长的耶伦在面对中国不断抛售美债时,并没有看到美国经济衰退的“根基”,反而屡屡对我国发表尖锐的言论。就连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公开表示,有信心能够帮助美国摆脱财政赤字困境。然而,无论是耶伦还是鲍威尔,都没有想到中国的金融反击会来得如此之快。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1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下阶段,我们既要坚定发展信心,看到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巨大潜力和有利支撑;更要坚持底线思维,充分估计发展中的困难挑战和不确定性,精准发力、持续发力,形成合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上半年,中国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和要素,不断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在扩大国际合作中的开放度逐步提升。特别是最近一系列扩大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举措相继出台,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金融、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从博鳌亚洲论坛到夏季达沃斯论坛,从扩大过境免签到自贸区(港)跨境数据流动试点,货物、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流动更加顺畅。
在全球坐标中,我国一季度GDP增速快于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振、通胀粘稠、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国际贸易摩擦频发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表现依然良好。同时,近段时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彰显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当地时间7月17日,美联储发布经济状况褐皮书。褐皮书显示,近期多数地区经济活动维持小幅至温和增速,七个地区报告经济活动有所增加,五个地区表示经济活动持平或下降。多数地区工资继续以温和至适度速度增长,物价普遍小幅上涨。多数地区银行表示,家庭支出近期几乎没有变化。多数地区消费和商业贷款需求疲软。
7月18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5月,美国债前三大海外债权国日本、中国、英国的持仓情况分化:日本和中国减持,英国则增持。美国财政部2024年5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日本5月减持美国国债220亿美元,持仓规模达1.1283万亿美元,仍为美国第一大债权国。中国5月减持美国国债24亿美元至7683亿美元,这是继今年4月首次增持后,再次减持。英国5月增持美国国债131亿美元至7234亿美元,持仓规模位居第三。
美元早已是全球经济的主要货币,美国政客喜欢把美元当成工具,在全世界范围内收割财富,而不顾市场能否承受。这种做法显然不是每个国家都能接受的,就连美国的小弟日本都看不下去。因为谁也不想成为被美国一次次割掉的韭菜。随着很多国家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纷纷开始探索各种方式,推动全球“去美元化”议程,而有计划地减持美国国债就是其中之一。
在竞争加剧的同时,中美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仍将持续,在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应对金融风险等方面双方仍有合作空间。总之,美国债务危机和中国金融反击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双方在金融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应继续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金融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与美国的合作,共同维护全球金融稳定。美国则需要正视自身的债务问题,进行结构性调整,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这场金融战的结果将影响全球经济的未来走向。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