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就业形势基本稳定,特别是重点群体就业形势有所改善。
就业是民生之本。 2024年中国城镇平均调查失业率为5.1%,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近年来,这一数字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就业形势稳定得益于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去年,在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外部环境复杂变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首次突破13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有效稳定了就业市场环境。与此同时,服务业就业能力的增长和就业优先政策的持续实施也对稳定就业形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重点群体就业形势有所改善。 2024年农民工总数比上年增加220万人,增长0.7%。去年12月,城镇16岁至24岁劳动力(不含在校学生)调查失业率连续第四个月下降。截至2024年底,全国脱贫人员就业农民工人数将超过3300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二是居民收入稳定增长,“跑赢”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
经济回暖也带动了居民收入的改善。 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跑赢”全年5%的GDP增速。
2025年,增加居民收入仍将是中国重要的经济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扩大消费专项行动,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增强消费能力、意愿和水平。中央金融办相关负责人指出,将通过加大终端消费直接财政投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多种方式促进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立彦表示,要持续优化“就业-收入分配-消费”循环机制,通过促进消费增长持续提高消费意愿增加收入并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负担。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的基础上,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实力度,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优化服务,更好提高消费质量和水平。
在郭丽艳看来,消费需求结构优化和质量升级有利于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更多稳定就业、增加收入的机会,从而为增加消费者购买力、释放消费潜力创造条件。
三是物价稳中向好。
价格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反映了需求趋势。 2024年全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小幅上涨0.2%。
中国CPI“篮子”商品中,食品占比较高。去年,我国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极端天气影响,但粮油、肉蛋菜供应总体充足,食品价格稳中有跌。 2024年,食品价格比上年下降0.6%,影响CPI下降0.11个百分点。
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更能反映供需关系。 2024年,中国核心CPI同比上涨0.5%,其中服务价格上涨0.7%。特别是去年四季度以来,随着消费需求的恢复,核心CPI同比增速逐月回升。
“有利于CPI温和回升的积极因素正在增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辉指出,在现有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协同作用下,我国经济复苏势头正在增强,消费需求将有所恢复。有所加速。
付凌辉表示,随着春节假期临近,食品消费需求增加,外出就餐、探亲访友、旅游等服务消费将更加活跃,有利于推动CPI季节性回升。预计,随着宏观政策力度加大,2025年CPI有望温和回升。(上)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