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摩根大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百度布局无人驾驶出租车市场,从基本面来看为时过早且不合理,因此其股价涨势短期内或将减弱。
不过该分析师进一步指出,如果 Run业务盈利能力改善,预计2024年下半年将在单个城市实现盈亏平衡:
随着下一代车辆的推出以及车辆安全员比例的显著变化,百度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将在未来几个季度内在几个特定城市实现盈亏平衡。
然而,在业务达到显著规模之前,对集团财务的影响将保持微乎其微,这可能最早发生在 2025 年下半年。
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的三大关键变量
摩根大通认为,提升百度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盈利能力的关键变量有三个:定价、车辆成本、车辆安全员配比。
从以上三个变量的角度,摩根大通对武汉和上海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进行了实地调研,并总结出以下结论:
▲我们认为百度目前对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定价在商业上不可行,因此不可持续,因为在任何运营模式下(出租车、网约车、无人驾驶出租车),它都不太可能产生经济上足以覆盖成本的GTV。我们认为目前的定价策略主要是为了提高消费者认知度并实现初步参与。我们认为,商业上可行的定价应该高于出租车价格,低于网约车价格。我们预计百度将在进入大规模部署阶段后调整其无人驾驶出租车定价策略。
▲目前人工成本是GTV的3倍,部分原因是百度激进的定价策略,更重要的是两班制的车载安全员。我们认为这本质上是治标不治本,因为自动驾驶的根本目的就是替代人类司机。根据交通部发布的《自动驾驶汽车交通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可在地方监管部门指定的运营区域使用远程安全员,每位远程安全员监控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不得超过3辆。我们发现,武汉部署的无人驾驶出租车采用1:3的比例(每位安全员监控3辆车)。我们认为,国内无人驾驶出租车行业很快将采用1:3的比例,这可减少67%的人工成本。
▲目前硬件成本(即折旧)是1x GTV。但管理层和国内新闻报道显示,百度下一代出租车(易驰06)的成本将比这一代低60%。因此,采用易驰06将减少约60%的硬件成本。
摩根大通认为,虽然目前上海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面临严重的财务损失,但如果加强上述三个变量的商业部署,百度的单城市利润率有望在2024年下半年大幅提升。
创造丰厚利润的途径
摩根大通指出,目前百度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要实现大幅盈利,面临两大障碍:单位经济效率水平的盈亏平衡,以及监管机构对全市运营的批准。
一旦克服这两个障碍,我们相信利润将只受单位经济和车辆销量的影响。
鉴于中国高度发达的电动汽车供应链,后者很容易实现规模化。虽然很难预测何时需要地方批准全市运营,但我们认为最早可能在 2025 年。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