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拒收现金违法,将依法依规惩处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公共和私人债务都必须以人民币偿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接受。

“为维护人民币法定货币地位,保障现金支付畅通,维护公众支付选择权,人民银行在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工作的同时,加大拒收人民币现金的处罚力度。不断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强巡查暗访,对拒收现金线索逐一核实。”张猛告诉记者,2024年上半年,对社会关注度高、影响范围广的7起拒收人民币违法案件给予行政处罚,并会同国家发改委公开曝光;对情节轻微、首次违法、未造成危害后果的57家拒收现金单位进行批评教育,督促整改;选取15起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警示,并举典型案例进行讲解。

记者了解到,常态化、可持续性的现金服务机制正在形成。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全国约9.4万家经营单位暗访发现,99.3%的经营单位支持现金支付。支付便利化小组对17个重点城市、3000余家经营单位暗访显示,99.4%的经营单位支持现金支付,91.9%的经营单位零钱储备充足,现金收付环境明显改善。

张猛介绍,人民银行引导经营主体强化现金法定货币理念,充分考虑老年人、来华外国人等群体需求,自觉支持现金支付;在机场、旅游度假区等高频活动区域针对来华外国人开展双语宣传,告知其现金获取渠道;积极推广滴滴打车、高德地图、交通电台等渠道,提醒出租车司机备足零钱,支持现金支付;组织向社会发送公益短信近3.3亿条,并通过乡镇集市、普惠金融服务工作站等在农村地区开展宣传,取得良好效果。

中国人民银行:拒收现金违法,将依法依规惩处插图

此外,为保障群众现金需求,人民银行加强现金运行态势和现金使用规律研究,努力完善人民币生产供应体系,科学制定人民币产品印制计划,加大小额人民币生产发行力度。2024年上半年,发行面值20元及以下现金809亿元,同比增长30%。

“我们还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保持现金服务窗口、自助取款机数量,做好网点现金取款业务,配备适合老年人的必要设施,根据老年人现金存取特点,提前做好服务安排。”张猛说,人民银行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走出网点,精准对接需求,努力打造渠道多样、配置灵活、取用便捷、覆盖面广的常态化小额票据服务模式。针对出租车、个体工商户找零难问题,提供上门兑换、网点即时兑换等多种形式的零钱包服务。积极走访医院、大型超市、交通枢纽等小额票据需求量大的单位,登记需求情况,提供代收代付服务,累计达59万余次,系统性提升现金服务水平。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