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深圳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出炉:
地区生产总值17302.2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2亿元,同比下降5.6%;第二产业增加值6329.32亿元,同比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10962.67亿元,同比增长3.5%。
目前,内地十大城市中已有九个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仅广州尚未公布。
从深圳增长占全省总增长的比重来看,上半年广州经济增速应该低于深圳,上半年广东省GDP增长2332.7亿元,深圳GDP增长1004.62亿元,占全省增长的43.1%。
四个一线城市中,深圳以5.9%的增速位居第一,北京的增速为5.4%,上海为4.8%,广州的增速应该介于北京和上海之间。
前十个城市中,苏州以6.2%的增幅位居第一;重庆以6.1%的增幅位居第二;深圳位居第三。
从增速来看,北京上半年GDP增速为1117亿元,居全国第一;深圳增速为1004.6亿元,居全国第二,这两座城市是全国上半年唯一增速超过千亿的城市。
下图为31个省、市、自治区上半年经济增长情况,部分数据尚未公布。
广东上半年GDP依然位居全国第一,增速达到3.9%。
深圳增速大幅高于全省增速,占全省增量的43.1%,为全省和全国平稳增长作出了贡献。
深圳经济为何能逆势而上取得如此好的成绩?
直接原因是:工业、投资、对外贸易强劲增长。
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在主要工业城市中表现突出。
熟悉经济的人都知道,中国有三大工业城市——深圳、上海、苏州,它们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并驾齐驱,总产值远远超过其他城市,近两年深圳已经把其他两座城市甩在身后。
今年上半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苏州增长9.5%,上海增长1%(全国增速为6%)。
投资方面,深圳同样增长强劲,上半年深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9%,同期全国增速为3.9%,广东省增速为-1.5%。
从工业投资增速来看,上半年深圳达到惊人的49.2%,而同期全国工业投资增速为12.6%,广东省工业投资增速为15.5%。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深圳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69.3%!
深圳的外贸表现同样十分亮眼,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2013.19亿元,同比增长31.7%,其中出口14088.72亿元,增长34.9%。
深圳外贸出口连续31年位居全国第一,今年上半年外贸“出口+进口”总值超过上海,成为全国第一外贸城市。
工业、投资、外贸的强劲增长,说明“深圳制造”已经受到世界的欢迎,产品畅销,出口大增,投资快速增长。
在大家的印象里,深圳近几年出口增长势头强劲,主要靠“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拉动。这当然是好的,而今年上半年“新三样”也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其中电动汽车、光伏产品出口分别128.7亿元、24.8亿元,增长51.7%、81.6%。
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深圳出口的“老三样”——即使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也“落了下马威”,其中,移动电话、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计算机)、家用电器等“老三样”出口1684.5亿元,增长18.9%。
上半年,深圳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1913.3亿元,增长71.4%,其中家具增长119%。
今年上半年,深圳出口占全国的10.4%,进口占全国的8.8%。
如果深挖就会发现,深圳经济逆势增长的深层次原因有以下三个:
一是政府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处理好“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关系,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例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对全国2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营商环境进行比较研究,深圳位居第一。全国工商联连续三年将深圳评为“中国营商环境最佳信誉城市”。
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的《机遇之城2023》报告中,深圳在营商环境维度排名第一;在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中,深圳综合得分位居第一。
二是稳定持续改善的营商环境为全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创业创新氛围,深圳民营企业空前活跃,科技创新不断推进,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力量。
近年来,深圳商业主体数量、企业数量稳居全国第二,今年上半年新增商业主体26万户,全市商业主体数量逼近430万户。
深圳众多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和出口创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华为、中兴、比亚迪、大疆、腾讯等PCT专利数量最多的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或混合所有制企业。
在出口领域,民营企业更是实力不俗。今年前5个月,深圳民营企业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2.4%,增速高达56.5%。近年来,深圳已成为全国跨境电商第一城市,跨境电商最活跃的商家也全部是民营企业。
第三,深圳蓬勃发展的创新创业精神,使深圳企业拥有较强的变轨能力、把握产业新趋势的能力。
不少网友把深圳人的人生目标解读为“赚钱”,其实,“赚钱”背后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永不服输、永不躺下,努力通过创新创业改变命运,相信未来会更好。
所以,疫情封锁,深圳人撤离办公室的时候,都带着电脑,这一幕让国人震惊。
正是因为有改变命运的强烈渴望,深圳才能从早期的“三产合一”等低端产业不断升级,成为全国全职科研人员数量接近北京、超过上海的城市,PCT专利数量全国第一,并成功抓住了移动互联网、5G通信、新一代汽车、人工智能等诸多机遇。
比如深圳的汽车产业起步很晚,起点很低,但几乎一夜之间就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城,比亚迪和华为成为影响汽车产业方向的两家世界级龙头企业。
深圳经济为这座城市收获了更多“粉丝”。疫情发生后,大批年轻人涌入深圳,加入城市建设。深圳成为近一年多来地铁客流增长最快的城市,日均客流较疫情前增加300多万人次,正在向日均1000万人次迈进。深圳地铁客流也已超越北京、上海、广州,成为内地第一地铁城市。
深圳善于逆境反攻,未来值得期待!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