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华为汽车BU上半年营收近百亿元,实现盈利。根据华为年度财报,华为汽车BU 2022-2023年营收分别为21亿元、47亿元。如果华为汽车BU今年上半年实现近百亿元营收,将超过过去两年营收总和。
这并非华为汽车BU第一次“秀业绩”。在3月份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上,华为终端BG与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就表示,华为汽车BU前一年亏损100亿,后年亏损80亿,去年亏损60亿,今年大概可以扭亏为盈。
“得益于我们和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高端车型的热销,今年前三个月智能汽车业务已经扭亏为盈,华为汽车BU业务也接近盈亏平衡。我预计从4月份开始,我们应该能够扭亏为盈,未来实现健康正向发展。”余承东说。
今年以来,由华为汽车BU支持的鸿蒙智能驾驶在市场上熠熠生辉。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鸿蒙智能驾驶累计销量约19.42万辆。其中,文捷表现最为突出,占鸿蒙智能驾驶整体销量的90%以上。文捷M9、文捷M7已成为各自细分市场的领头羊。
销量的快速增长给华为汽车BU带来了强劲的盈利能力。与此同时,华为汽车BU的独立进程也在加速。
2023年8月,有消息称华为有意推动汽车BU独立,而当时暧昧的合作方正是重庆国资委。短短三个月后,华为汽车BU独立便有了新进展,合作方由重庆国资委变为长安汽车。
图片来源:华为
2023年11月25日,长安与华为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备忘录显示,华为拟设立一家从事汽车智能系统及零部件解决方案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的公司,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核心技术及资源整合至新公司。长安汽车及其关联方拟以不超过40%的比例入股新公司股权,与华为共同将新公司打造成为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及零部件行业的世界级领军企业。
汽车BU独立进程加速,今年1月,华为完成标的公司注册,名称为深圳市银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业务范围主要包括汽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汽车智能座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车云、AR-HUD以及智能车灯等。
5月,长安汽车再次发布公告称,长安已基本完成此项目所涉及的财务、法律、商业和技术尽职调查,长安与华为正就交易关键条款进一步谈判,根据项目最新进展,长安预计将不迟于2024年8月31日签署最终交易文件。
除了长安积极与华为洽谈外,多家车企也向华为伸出了橄榄枝。今年3月,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东风汽车正积极推动一汽集团入股华为汽车事业部。此前,东风汽车旗下岚图汽车、猛狮科技均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但双方均未透露具体合作模式。
华为的合作伙伴并不局限于三大国企。“华为汽车BU业务正在走向独立运营,华为已经向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发出股权开放邀请,希望中国一汽集团加入。我们欢迎一汽等中国实力雄厚的车企参与共建,共同打造最先进、最极致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产品。”余承东曾表示。
图片来源:鸿蒙智行
一方面,轿车BU的盈利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另一方面,拥有诸多前沿技术、有大量整车企业等待参股的华为轿车BU已经实现转型。换言之,发展形势非常好的华为轿车BU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这意味着长安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才能获得相应的控制权。
此外,即将独立的华为汽车BU业务已经覆盖了绝大多数国内汽车厂商。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金宇智表示:“截至2023年底,华为已发展了3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并推出了7种战略合作模式。”
金宇志还表示,“今年东风岚图、猛狮品牌将推出搭载华为乾坤ADS的车型,此外还有10余款战略合作车型搭载华为乾坤ADS,包括长安深蓝、英菲尼迪,广汽传祺,北汽、畅享,赛力斯文杰,奇瑞智捷等。”
无论是从资本还是合作业务上,华为汽车BU已经聚集了汽车行业的大部分资源。这也意味着,在快速发展的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华为汽车BU将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一级供应商。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