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贾跃亭成网络热词,小米 SU7 销量口碑双降,比亚迪稳居榜首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雷军在演讲中一如既往地秀出PPT,灌下大量鸡汤,大谈造车,一句“哪怕千万人反对我,我也要走”,着实火了一把。不过,小米SU7在热销之后,目前的销量已经不如雷军的热搜了,频频发生的撞车事故也让小米SU7上了热搜,口碑在最初的好评之后逐渐变差。

汽车之家最新发布的2024年4月轿车系列、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品牌月度销量排行榜显示,4月份,比亚迪依然牢牢占据第一的位置,理想、文捷、小米等热门汽车品牌的车型均未出现在轿车系列前20名中。

贾跃亭倾尽九年心血打造的FF,目前仍在努力募集资金、满足SEC合规要求。7月20日的投资者社区日上,贾跃亭再次阐释了自己的梦想:成为智能电动汽车时代顶级豪华市场的先行者,成为法拉利、迈巴赫为代表的传统超豪华汽车文明的颠覆者;把FF的第二品牌打造成人人都能享受“AI豪华”和极致性价比的“AI未来车、AI人民车”,成为“极致性价比”AI电动汽车塔式市场的领导者。

贾跃亭和雷军都是追梦人,一个把颠覆式的原创梦想追到底,一个把模仿式创新追到底,两人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造车道路:长期主义和短期主义,在当下的时代和语境下,很难说哪条造车道路更好。

但如果我们展望未来5年、10年、20年,或许目前困扰我们的问题将会得到解答。

九年 vs. 三年

贾跃亭花了九年时间磨练技术,雷军花了三年时间造车,前者的命运坎坷,后者则一帆风顺。

九年与三年的对比,其实是两家造车企业面临的不同命运所带来的不同场景。有网友评论说,中国有两个企业家特别有意思,一个是贾跃亭,一个是雷军。贾跃亭就像一个预言家,总是在行业繁荣之前入市,但结果却是彻底失败。雷军则恰恰相反,总是在市场成熟之后入市,但往往成功。我一直认为老贾是洞察力最敏锐的中国企业家,但有时候影响最后结果的因素太多,一言难尽,只能归结为缘分吧!

为什么雷军三年就造车成功,而贾跃亭却花了九年?而且至今还没量产?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雷军造车,就是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而且,雷军很幸运,没有遭遇贾跃亭那么多磨难。

雷军在2024年年度演讲中表示,过去三年对造车最大的支撑来自于内心的勇气,始终拥有前行的决心和披荆斩棘的勇气。

其实,最应该得到这句话的人应该是贾跃亭。

2023年5月30日,对于贾跃亭和FF来说,是高光时刻。那一天,FF 91 2.0发布。历经9年的风风雨雨,贾跃亭和FF跨过了人生最暗淡的关口,迎来了灿烂的曙光。

贾跃亭的造车命运坎坷,作为最早带有互联网基因的造车公司,FF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在生死线上奋战。在FF陷入资金困境时,恒大反扑、个人拆散重组、华尔街黑帮董事会逼迫FF破产……即便当时全世界都在怀疑FF和贾跃亭,但贾跃亭和FF没有放弃,最终在2023年兑现了对外界的承诺,3月底完成SOP、4月下线战略目标、5月上市FF 91 2.0。

雷军贾跃亭成网络热词,小米 SU7 销量口碑双降,比亚迪稳居榜首插图

从造车难度上来说,贾跃亭造车九年来最大的困难并不是技术,而是创业路上各种难以预料的困难。如果任何一个创业者遇到类似的问题,那他早就失败了。但贾跃亭是唯一一个在遭遇如此多困难后,依然奋战在创业一线的创业者。

相比于一路顺风的雷军,贾跃亭的造车可以说是异常艰难,估计全世界的创业者中,再也没有像这样的创业典范了。

网上评论称,贾跃亭坚持做一件事九年,历经风风雨雨,无论做人还是做事,他都一直坚持,从未放弃。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他不缺钱,完全可以不造车,也可以卖掉FF还债,或者还不起债。正如一位网友所说:老贾的精神,将是一个革命性的商业传奇。

长期主义与短期主义

贾跃亭和雷军在造车路径上,正在对比长期主义和短期主义。从目前的造车路径来看,似乎奉行长期主义的贾跃亭落后于奉行短期主义的雷军。这也说明,在造车道路上,选择独立原创、追求颠覆性创新,远比模仿、借鉴要困难得多。

贾跃亭的造车之路,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一切都从正向研发开始,颠覆性创新则从下往上开始。一般来说,造车有两种模式:正向研发和逆向研发。正向研发是重新设计研发,包括底盘设计、车辆外观等,而逆向研发是指参考、修改原有车型的平台和设计参数。

目前大部分电动车企业都是采用逆向研发平台来设计车型,即便是目前最火爆的特斯拉,当初也是基于路特斯车型开发而来,与FF完全自研的车型有所不同。

正向开发的好处是车辆由于是重新设计研发,在安全性能方面更有保障,而反向开发则是模仿和借鉴原车型的平台和设计参数,因此其安全性能相对较低。在车辆电池重量占自重绝大部分的情况下,正向开发开发的纯电动汽车质量往往高于反向开发开发的电动汽车。

正是这种完全依靠自主研发的模式,从一开始就决定了FF的长期路线。这与雷军造车从借鉴300款车型开始,从每一款车型中寻找灵感和设计完全不同。从FF 91和小米SU 7的发布,以及外界对这两款车型的评价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前者是硅基新物种,而后者是保时捷。

FF 91 2.0发布时,理想CEO李想发微博:“终于正式开售了!这是首批造车新势力中最前沿、最大胆的一款车型。Kim多年来一直是我们团队中被提及最多的设计师。FF91发布时,理想ONE还在设计造型。我们有很多优秀的负责人都是从FF过来的,包括智能座舱的几位负责人,还有几位产品经理。”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贾跃亭绝对是新能源电动汽车制造梯队第一人,敢想敢做。首先贾跃亭9年前就定义了FF 91,一步步走到今天,FF 91依然站在行业的顶端,无论是产品的前瞻性,还是智能座舱的多功能性,还是AI的应用,FF91都处于领先地位。

其次,包括理想、蔚来、小米等其他车企,都有FF的人才加盟。鲸鱼陨落,万物复苏。在FF造车困难的时候,其他车企从FF挖走了不少人才。可以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离不开贾跃亭的思路,也离不开FF对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研发。

从贾跃亭和雷军的造车历程来看,贾跃亭胜在远见和战略领导力,而雷军胜在执行力好、整合力强、营销力强。从现在的时代环境来看,很容易判断,贾跃亭的长期主义似乎不如雷军的短期主义有效、见效快。但如果把时间拉长到未来5年、10年、20年,或许长期主义会占上风。

雷军贾跃亭成网络热词,小米 SU7 销量口碑双降,比亚迪稳居榜首插图1

美国创业 VS 国内创业

贾跃亭和雷军造车的另一个​​不同点是,贾跃亭选择了陌生的美国市场,而雷军则利用了主场优势,创业场景的不同也导致两人造车时机的不同。

贾跃亭选择造车的时候,国内和全球的供应链都很差,什么都没有,只能从零开始,一切从零开始打造。而且随着国内供应链的崛起,贾跃亭仍然选择在美国造车,所以没有及时跟进,失去了时间优势。

雷军造车选对了时机,等到整个产业链都成熟了才入手,通过自身的执行力、整合力、营销力,结合中国成熟的供应链,短短三年就成功将小米SU 7推向市场,这是雷军能力的体现,也是中国供应链力量的体现。

如今,虽然是短期主义的雷军占据了先机,但并不代表选择长期主义的贾跃亭就完全没有机会。

小米汽车发布会结束后,贾跃亭点评并盛赞小米,表示小米在造车方面的执行力和营销能力值得称赞,但也委婉地指出,很多人把山寨文化、捷径模式和思维当成常态,这令人担忧。价值观决定天花板,对标、抄袭和浅显的创新无法带来根本性的技术变革和基本的技术超越。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有人认为新能源赛道已经死了或者没落了,比如特斯拉增速就放缓了。但这对贾跃亭来说也是一个机会,未来坚持长期创新的企业才会成功。

网上一位媒体朋友曾这样评价FF 91,他表示FF 91的第一个里程碑是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超豪华电动车品牌。如果把品牌分布看作一个金字塔,那么新势力们只完成了底部和腰颈部的搭建。

比如哪吒、零跑汽车等国民级新势力构成了底座,理想、蔚来、Zeekr等新势力构成了金字塔的腰颈,而金字塔顶端的品牌尚属空白。FF的到来填补了这一空白,让中国人第一次拥有了可以与法拉利、兰博基尼媲美的超豪华电动车品牌。

第二,是FF 91把这个造车潮流带入了3ALL时代。贾跃亭曾在演讲中表示,头部市场的产品变革和技术趋势是All-AI、All-Hyper、All-AI。目前能满足这三个趋势的只有FF 91。目前新势力基本都是单一的价值标签,比如小鹏的智能化、蔚来的换电和服务、理想的增程式和家电,而FF 91则打响了全方位、全领域的​​产品战。

第三,FF 91 开启了未来之战。某种程度上,FF 91 和 Cyber​​truck 是同一物种,天生就具备辨识度。从 2017 年亮相至今,FF 91 一直在成长、在进步、在引领。这么多年过去,虽然一路跌宕起伏,但贾跃亭的造车梦早已扬帆起航。

从现实角度看,中国电动车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征服世界的能力,并引领了aiEV行业的发展。中国汽车“走出去”,进入并征服欧美市场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从这个角度看,FF更有可能成为中国汽车进入美国市场的桥梁,帮助中国车企和供应链快速进入美国市场,大大减少试错和时间成本。

贾跃亭和雷军的造车之路已经进入下半场,长期主义是否有机会扭转局面,还是短期主义继续占上风?如果非要选择一个结果,感情上,我宁愿支持贾跃亭,希望看到这位堂吉诃德式的勇士,为了梦想砥砺前行。这无关成败,也无关荣耀,毕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最初的梦想,坚持向前,才是最动人的美。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