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承诺遭资本市场冷遇,特斯拉股价暴跌超 8%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智谷潮流出品 | ID:

马斯克的魔法失败了。

昨日,马斯克在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了以下重要信息:

“特斯拉将于明年上半年推出一款平价车型”

“新闻发布会正式推迟至10月10日”

“预计人形机器人将从明年年初开始量产。”

“FSD 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在欧洲和中国市场获得许可”

“ARK 认为特斯拉的估值将达到 5 万亿美元,我认为他们可能是对的”

没想到,资本市场并不买马斯克的“诺言”,特斯拉崩盘了!

财报发布后,特斯拉美国股价盘后下跌逾8%。

25日,特斯拉股价继续暴跌,跌幅超过12%,创下2020年9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单日市值蒸发近900亿美元!总市值跌至6888.34亿美元。

这显然不是马斯克所期望的。

因为在上次财报发布会上,马斯克还在业绩低于预期的情况下公布了推出平价车型的进展,虽然只是“留在马斯克嘴里”,但却让特斯拉市值一天之内暴涨4000亿元。

如今,马斯克的“福气”嘴也失去了作用,这是为何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特斯拉第二季度的表现。

从收入来看,各业务板块中,能源生产及储能业务最为抢眼。

汽车业务二季度营收198.78亿美元,占总营收的85%,不过碳排放权销售收入8.9亿美元,同比增长逾一倍;而真正核心的汽车销售业务营收185.3亿美元,同比下降9.3%,低于市场预期的187亿美元。

靠“卖碳”收入填补特斯拉汽车业务的“面子”,并不能掩盖特斯拉汽车销量、利润双下滑的“内幕”。

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全球共交付汽车44.4万辆,较去年同期减少2.2万辆。

更为糟糕的是,44.4万辆的交付量,主要是受到降价、促销以及一些“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

报告期内,特斯拉在美国市场推出0.99%购车利率,以“利息补贴”刺激消费。

在中国市场,特斯拉今年4月宣布Model 3/Y/S/X全系降价1.4万元。

在欧洲市场,由于销往欧洲市场的特斯拉大部分是由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加之欧盟即将对“国产新能源汽车”征收的高额关税,提前刺激了一些购买行为。

更为糟糕的是,虽然降价、促销等措施使得特斯拉第二季度全球交付量环比增长,但其在中国、美国和欧洲的市场份额正在以明显的速度下滑。

美国市场,凯利蓝皮书指出,特斯拉第二季度在美销量下滑6.3%,市场份额历史上首次跌破50%。

在中国市场,中国乘用车联席会的数据显示,特斯拉的市场份额已从2023年的7.8%降至今年前4个月的6.8%。

在欧洲市场,根据的数据,特斯拉的市场份额已从19.8%降至17.2%。

在特斯拉市场份额下滑的同时,中国、美国、欧洲的电动汽车注册量都在不同程度增加。

特斯拉陷入危机!

马斯克承诺遭资本市场冷遇,特斯拉股价暴跌超 8%插图

可没想到,虽然众多友好竞争对手均表示将放缓电动化转型步伐,但实际上被“背后捅刀子”的却是特斯拉。

最糟糕的是,特斯拉曾经无可比拟、比肩豪华车的净利润和毛利率,如今却跌至历史最低。

报告期内,特斯拉营业利润为16.1亿美元,同比减少7.9亿美元,净利润为14.8亿美元,同比下降45%。

这就是自行车利润下降的结果。

据海豚投资研究显示,特斯拉当前每辆汽车销售毛利润为5784美元,汽车销售毛利率为13.9%,均处于历史低位。

特斯拉对下滑的原因解释为:汽车交付量和平均售价下降、AI项目运营费用增加、以及重组相关费用。

今年4月,特斯拉启动一轮大规模裁员,涉及全球超过10%的员工,并斥资6亿美元重组费用。

这是特斯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手段之一。

另一种方法是主动去库存,减少成本积压。

特斯拉二季度交付44.4万辆汽车,但产量仅为41.08万辆。这表明在整体营收基数未达预期的情况下,特斯拉限制新车产量,主动降低库存,以保证账面现金流。

用一句话总结特斯拉第二季度的表现:自动驾驶故事很“性感”,但汽车销量现实却很“骨感”。

问题是,特斯拉到底是一家汽车公司,还是一只“自动驾驶概念股”?

如果是后者,那么特斯拉汽车业务的下滑,可以看作是特斯拉市值扩大到5万亿美元之前的前戏。

显然马斯克也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你不相信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你就不应该持有特斯拉的股票”

“如果特斯拉明年不能实现无人监督的全自动驾驶(FSD),那我会感到非常震惊”

在他看来,每个购买特斯拉股票的人都应该认识到,特斯拉最大的价值来源是自动驾驶。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如此。

从马斯克在汽车、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等方面的布局,以及他选择严重依赖算法视觉感知而非激光雷达进行自动驾驶的技术路线来看,马斯克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完全由AI自主决策。

汽车只是最接近C端、最接触各种复杂极端情况、最适合训练AI和算法的数据容器。

但就目前而言,旨在通过自动驾驶创造新的业绩和估值奇迹的特斯拉,其最大利润来源依然是卖车。

从汽车销量来看,特斯拉目前的汽车基本面已经遇到了很多问题。特斯拉也在财报中写道:

“S3XY” (型号 S/3/X/Y 发货量下降)

首先是现有车型的老化,四款车型中,交付占比最大的是Model 3和Model Y,这两款车型在过去几年产能爬坡后迎来了首次爆发。

但从目前下滑的市场份额来看,在其他车企不断推出价格实惠的新车型与Model 3、Model Y竞争的同时,特斯拉的新车型研发却进展缓慢,市场份额被逐步蚕食。

不过,特斯拉在第二季度财报中表示,预计明年上半年开始生产新款平价车型。不过,特斯拉新车将与现款车型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因此成本降低幅度可能不会很大,而且还会挤压现有车型的产能。

其次,在激烈的价格战中,特斯拉目前降低成本的空间已经不大。

虽然特斯拉是新能源汽车时代无可争议的领跑者,但其刚开始造车时,并没有自主研发占成本最大比重的动力锂电池,而是向松下、宁德时代伸出了橄榄枝。

马斯克承诺遭资本市场冷遇,特斯拉股价暴跌超 8%插图1

不过2020年,特斯拉发布自研4680电池,并认定“4680电池技术可降低50%电池成本”。近日,特斯拉称已“攻克技术难关”,计划年底前量产并搭载全面使用干电极的4680电池,未来或将创造新的降价空间。

三是纯电动汽车增速放缓。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混动车型都是新能源汽车增长的主力。据研报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乘用车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8%,其中纯电动汽车增幅为7%,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幅为46%。

而且,在全球三大汽车市场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增幅均已超过纯电动汽车,这对于坚信“纯电动汽车才是未来”的马斯克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最后,还有地缘政治“不可抗力”因素。

欧洲市场将从7月起对从中国出口的Model 3征收30.8%的出口关税,即便特斯拉提高Model 3在欧洲的售价,也无法抵消这笔成本。

已接近结束的美国大选对于特斯拉来说并不完全有利。

按照特朗普公开表态“电动汽车激励政策将在他担任总统的第一天结束”来看,如果特朗普入主白宫,可能会阻碍电动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发展,导致美国电动汽车整体销量预期下降,市场转型放缓。

这样一来,燃油车和混合动力车市场都会得到提振,特斯拉的潜在竞争压力也会增大。

那么,自动驾驶未来能否给特斯拉带来更多可能呢?

这并非不可能。

FSD是特斯拉于2021年推出的选配自动驾驶套件,是特斯拉最高级别的辅助驾驶套件,可提供自动变道、自动泊车、智能召唤、红绿灯识别以及城市街道自动辅助驾驶等功能。

今年3月底,特斯拉向部分北美用户推送了最新版本的FSD V12,被称为自动驾驶领域的“GPT时刻”。从体验上看,FSD V12能够流畅应对日常复杂场景,减轻乘客的恐惧感,也暂时摆脱了地图的限制。

目前,V12版本的FSD已经搭载在超过180万辆汽车上,其总测试行驶里程超过3000亿英里,超过了其他所有品牌智能驾驶测试里程的总和。

看上去不错,但是影响FSD大规模部署的最大因素是价格,太贵了!

在美国,FSD的直接售价已降至12000美元,今年每月的订阅费也从199美元降至99美元。

在中国使用FSD的买断价格为6.4万元人民币,比“国产替代品”高出40%以上。

而且,虽然马斯克透露FSD的毛利率高达90%,但较小的使用基数无法支撑FSD的营收。

特斯拉推广FSD的方式是让用户免费试用30天,之后再收费。不过中信证券曾估算,在北美,特斯拉FSD在Model 3上的渗透率仅为5%-7%,在Model Y上的渗透率为12%-13%。

渗透率较高的是高端车型Model S和Model X,不过Model S和Model X在总交付量中所占比重较小,今年第二季度合计交付量约为22969辆,仅占总交付量的5%左右。

事实上,虽然FSD拥有出色的自动驾驶能力,但当前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核心关注点似乎并没有从“续航和智能车机交互”转向“高级别自动驾驶”。

至于无人驾驶出租车,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将在10月10日的一场活动上进行演示,但当被问及何时能够提供首个没有安全员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时,马斯克似乎并不确定:

“这可能在今年年底发生,也可能在 2025 年发生。”

他说他的预测“过于乐观”。

2017年,特斯拉在Model 3上陷入“产能地狱”,马斯克皱着眉头直接在工地的帐篷里睡觉。

2018年6月最后一周,特斯拉Model 3产能达到每周7000辆,爬坡顺利。马斯克开心发推特炫耀。

随后几年,特斯拉进入第一个大丰收周期。

2024年,Model 3、Model Y销量下滑,并出现大规模减产、裁员,标志着第一个周期的结束。

然而,被视为第二周期起点、被寄予厚望的自动驾驶,却给市场浇了一盆冷水。

如今,资本热情暂时消退,拒绝“空眼”的投资者迫切希望特斯拉发挥出“隐藏的实力”。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