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工行下调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45%、1.65%、1.95%和2.00%,分别为1.35%、1.45%、1.75%和1.8%,相当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两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20个基点。
据《每日经济新闻》北京时间周三晚间报道,某主要银行将于7月25日下调存款利率,“其中活期存款下调5个基点,1年期及以下存款下调10个基点,2年期及以上存款下调20个基点”。
报道还称,“该行官网显示,其最近一次挂牌利率调整时间为2023年12月22日,活期利率为0.2%,三个月1.15%,六个月1.35%,一年1.45%,两年1.65%,三年1.95%,五年2.0%。”种种迹象似乎与工行凌晨的动作一致。
继工行之后,另一家大型国有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也宣布下调存款利率,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分别由原来的1.45%、1.65%、1.95%和2.00%下调至1.35%、1.45%、1.75%和1.8%。这相当于一年期存款下调10个基点,两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存款下调20个基点,与工行动作一致。
7月22日周一,市场迎来年内第二次降息,受央行授权的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宣布,今日起1年期、5年期LPR均下调10个基点。
周三《北京商报》报道称,交通银行将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2.6%下调至2.5%。而当时,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其他五家国有银行尚未做出任何调整。“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仍为2.35%。执行利率是指银行调整后最终决定的存款利率,与挂牌利率有所不同。”
不过,媒体随后发现,本周“降息组合拳”之后,交行先是在北京、上海等地下调了三年期存款利率,虽然打响了“大行第一枪”,但并不意味着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正式打响,只是存款利率区域性调整,调整节奏和幅度不一。
不过,在工行、农行最新官宣全面下调存款利率后,以大型国有银行为主导的“集体下调存款利率”趋势似乎已经完全成型,这其实也符合分析师的预期。
比如,中泰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峰就指出,从近期LPR和存款利率的调整来看,“央行每下调两次LPR,各大银行随后都会下调两次挂牌存款利率”。一方面,负债端适应资产端的下调,同时也为资产端进一步下调打开空间。2024年以来,央行已下调LPR两次,但各大银行挂牌利率自2024年以来并未下调。从上述规律来看,近期挂牌存款利率下调或有望。
公开数据显示,自2022年存款利率市场化调节机制建立以来,商业银行挂牌存款利率已集体下调4次,虽然中小银行与大型国有银行在节奏上存在一定滞后,但总体趋势没有改变:
综上所述,大型国有银行的存款利率集中调整,往往被看作是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的起点。上一轮存款利率集体下调发生在去年12月22日,当时工行、建行、农行、邮储等多家大型国有银行调整存款利率,随后多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集体跟进调整。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近期,云南、广西等地中小银行已开始对存款利率进行补降,调整后的产品类型不仅包括三年期、五年期等中长期存款,还包括多种中短期存款,存款利率下调5至40个基点,但这并不是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的起点,而只是中小银行上一轮“降息”的延续和补降。
目前市场普遍预期银行存款利率仍有下行空间:
总体来看,虽然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已数次下调,但考虑到银行业仍普遍面临净息差压力等问题,市场认为存款利率仍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
比如,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经济组研究员周茂华指出,近年来,受宏观经济波动、银行对实体经济持续让步、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银行净息差不断收窄,部分银行压力较大。同时,国内存款市场存在结构性失衡:
“一些银行充分利用存款利率市场化调节机制,对存款进行合理定价,一方面可以缓解净息差压力,增强银行经营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为银行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拓展了空间。”
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将继续采取大型银行带头、中小银行跟进的模式,以维护存款市场平稳有序运行,但预计存款利率下调幅度仍将较为温和。
光大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此轮LPR降息或将开启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从而带动存贷款利率整体下行。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表示,考虑利差趋稳,在优化LPR报价的同时,仍需进一步下调存款利率。东方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表示,7月份LPR报价下调,按照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银行存款利率要挂钩1年期LPR报价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这意味着未来将全面启动新一轮银行存款利率下调,有利于稳定银行净息差。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周二早盘,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长江电力等大盘权重股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工商银行去年涨幅近20%,今年涨幅接近35%,中国银行已连续三年上涨。分析师解读银行股大涨称,存款利率下调传闻不断,市场预期银行利差或将企稳:
“分析人士认为,周一银行股暴跌是因为央行降息,大家都预期银行息差会收窄。周一收盘后,存款利率再度下调的消息传出,改变了市场预期。银行息差或将维持稳定,从而引发周二银行股的上涨。”
具体来看,7月23日,银行板块逆势上涨,涨幅达0.68%。齐鲁银行领涨银行股,涨幅达4.02%,其次是工商银行,涨幅达2.91%。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农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涨幅均超过2%。其中,工行、农行、中行等多只银行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