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市值并退市
*ST深天成是A股第一股
7月23日早盘,*ST申天再次跌停,近34万单跌停,最新A股市值仅2.51亿元。
7月22日晚间,*ST深天发布风险警示公告称,自2024年6月27日至2024年7月22日止18个交易日,公司股票收盘市值低于3亿元。根据深交所相关规定,若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总市值低于3亿元,公司股票将面临退市风险。
按照*ST深天目前的股价,即便下一交易日公司收盘价涨停,其股票市值也仍将不足3亿元。如此一来,公司股票收盘市值将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3亿元,从而触发市值退市规定。如果*ST深天因此被退市,将成为A股历史上第一家以市值退市的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ST深天早在1993年便在深交所上市,是A股市场最早上市的建材股之一。公司主营业务为混凝土生产销售和房地产开发销售。自上市以来,公司经营业绩连年乏善可陈,净利润长期在5000万元以内波动。2020年以来,其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2023年亏损额高达2.71亿元,创上市以来最大亏损。
*ST深天2024年的经营困难仍未好转,公司业绩预告显示,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8000万至1亿元。
据数据宝统计,今年一季度末,*ST深天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有4家机构。截至4月30日,公司最新股东数为8029户,较一季度末增加183户股东。自4月1日以来,截至7月22日收盘,该股已累计下跌51.41%。
按市值退市有利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A股历史上,退市指标主要有因交易强制退市、因财务原因强制退市、因监管原因强制退市、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等,近两年按面值退市的股票数量大幅增加。
2020年底发布的退市新规,增加了“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股票总市值低于3亿元”的市值退市指标,但此后几年,交易类退市公司主要以“面值退市”方式退市,尚无公司达到市值退市指标。
随后,新“国九条”又要求“完善市值标准等与交易相关的退市指标”。在此背景下,今年4月底,沪深交易所修改完善了相关退市规则:自10月30日起,主板A股(含A+B股)公司市值退市标准由3亿元提高至5亿元,4月底至10月底为过渡期,维持3亿元;B股、创业板、科创板公司市值退市标准维持3亿元不变。
中国(深圳)综合发展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副所长、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于洋指出,市值退市是退市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将市值这一由市场决定的指标作为退市条件,将引导市场资金减少流向极低市值公司的倾向,督促低市值公司通过提高业绩、改善治理、加强与资本市场的沟通等方式提升市值,有助于加快形成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生态。
这些股票值得谨慎
在以往的多起退市案例中,无论是依据面值退市,还是财务指标退市,业绩都是影响上市公司退市的重要因素,包括持续亏损、营业收入不足、财务造假等。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7月22日收盘,A股市值不足10亿元的股票有近250只。根据这250只股票,筛选出了一份业绩亏损较大的公司名单,其条件如下:1、2023年、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双亏损;2、2024年一季度末净资产为负数。
据统计,共有14只股票入围,除东易日盛外,其余均为ST股,今年以来这些股票平均跌幅达65.14%,其中*ST美尚、*ST美吉、*ST博信、*ST天成跌幅均超过70%。
从上述14只股票前十大流通股东情况来看,今年一季度末,东易日盛、*ST深天、*ST嘉誉、*ST博信、*ST美吉五只股票机构持股占比均超过30%。
*ST济药一季度末前十大股东均为自然人股东。公司专注于医药健康产业,涵盖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疗保健、药物研发、药用胶囊、药包材、保健食品、国防化工八大健康业务板块。此前,2022年二季度末,公司一度挤满机构持股,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摩根大通银行等QFII机构登场。2023年三季度开始,机构投资者已不再出现。
声明:数据宝所有信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