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模式转变:从钓鱼式到平台招商,软环境比拼成趋势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先是湖南提出推动由靠奖补政策吸引客商投资的“钓鱼式”招商模式向平台招商模式转变,随后广州又推出招商新“20条”,直接禁止各区之间“政策比价”,实行资金协同招商。

武汉也在行动,近日整合两只政府产业基金,提出建立“基金团队+招商团队”的联动机制。

地方政府过去主要依靠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手段进行的“竞争性招商”正在出现衰落迹象,取而代之的是资金招商、产业链招商等为代表的“软环境”竞争。

招商引资模式转变:从钓鱼式到平台招商,软环境比拼成趋势插图

△封面图片由AI生成

【1】

6月底,广州市出台了“招商引资20条”,这被视为广州城市招商引资的重大创新,其中一条措施就是:统筹政策协同,严禁跨区“政策攀比”。

此前,湖南出台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新政策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推动以奖补政策吸引客商投资的“钓鱼式”招商模式,转变为搭建平台集聚核心资源要素、营造良好产业生态,引导企业入驻的“平台式”招商模式。

有的地方还直接收回部分奖励、补贴资金。

年初,江苏博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政府补助退还的公告》,公告称,2023年度公司收到宿迁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财政局两次奖励资金共计2400万元。近日,公司收到宿迁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奖励退还通知书》,因未遵守相关政策,为规范财政支出行为,公司应于2024年2月29日前将上述两次奖励资金汇至公司指定账户。

从近期报道看,各地区正在传达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规范招商行为促进招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尽管措施全文尚未公布,但均提到要“严守招商引资底线”“构建高水平招商引资新模式”“加强招商引资宏观协调和指导”。

【2】

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早在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就指出,要逐步清理不当市场干预和与税费收入挂钩的补贴或返还政策。

当年,根据审计署发布的《2022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报告》,55个地区清理废除了违规出台的退税政策,规范了招商引资活动。

2024年1月,措辞更加严厉,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深入揭露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中违规出台“小政策”、形成“税收洼地”,将严厉查处违规退税行为。

近期出台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重申了公平原则。第十条规定:

起草单位起草的政策措施,未经法律、行政法规依据或者国务院批准,不得含有下列影响生产经营成本的内容:

(一)对特定经营者给予税收优惠;

(2)对特定运营者给予选择性、差别化的财政奖励或补贴;

(三)在要素获取、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社会保险费等方面给予特定经营者优惠;

(四)其他影响生产经营成本的事项。

本条例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

其中“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条款明显违反《国务院关于税收等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5]25号)的要求。

其中提到:

今后,各地区、各部门制定出台新的优惠政策,除法律、行政法规已规定的事项外,涉及中央批准的税收或非税收入的,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其他的,由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批准后实施,且支出安排一般不与企业缴纳的税收或非税收入挂钩。

以财政奖励、扶持资金的名义直接或间接地向企业返还税费,无疑是一项将被清理的“小政策”。

此外,规定中不仅提到了“税收优惠”,还提到了“有选择性、有差别的财政激励或补贴”。

多年来,一些地方政府通过设立地方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吸引企业、招商引资,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地方竞争、挖角存量企业、“外来企业”套利、引进企业“不适应当地实际”、部分地方承诺难以兑现等各种乱象,这也是广州禁止跨区“政策比对”的原因。

更广泛地说,“选择性和差别性的财政激励或补贴”阻碍了统一的市场和公平竞争。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打破行政垄断和地方保护,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是大势所趋。

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迫使地方政府改变招商引资策略。

【3】

如果没有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地方政府靠什么来招商引资?

这一后续问题的答案也可从中找到。

解决方案之一是吸引基金投资

广州“招商二十条”提出实施资本协同招商,整合做强现有政府投资基金,强化产业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

无独有偶,武汉也建立了“基金团队+投资团队”的联动机制,由武汉投资控股集团运营的武汉基金不仅投资武汉本土小微科创企业,还通过参与子基金挖掘有潜力的投资项目。

《武汉市加快培育独角兽企业三年行动计划》提出,通过国有资本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设立基金支持独角兽企业培育发展。

“利用股权投资等方式,吸引独角兽、潜在独角兽、种子独角兽等创新企业来我市发展,并根据投资情况,对非财政性投资者提供一定的定期投资风险补贴支持。”

招募投资型公司,可以减少盲目招募大公司的情况,提供更有前瞻性的视角。

近年来颇受欢迎的“合肥模式”,是政府依托国资平台,联合龙头机构共同组建产业基金集团,通过直接投资、设立基金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以基金撬动资本,引资进产业,进而服务于地方的招商模式。

资本投入可以替代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有效应对公平竞争审查,政府依然可以对重点行业和新兴产业进行投资,作为股东,还可以直接分享项目成功带来的红利。

二是推进产业链延伸招商。

如果没有优惠政策,能够吸引企业的一定是当地的“软环境”,市场、资源都是重要因素。

广州提出推行“市场+资源+应用场景”的招商引资新模式,会同产业链龙头企业绘制产业链关键环节和空白环节招商地图,增强招商针对性的精准度。

这是从“项目思维”到“链条思维”的转变,这已被不少地方重视,未来创新要素、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等要素共同构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将成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