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制茶饮或进入十元时代,低价策略成营销新风向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最低优惠价持续下降,鲜泡茶或进入“十元时代”。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近几个月来,不少新茶品牌纷纷推出9.9元甚至更低的优惠活动,包括部分限时优惠,以及长期固定套餐,整体活动定价都瞄准了10元以内的市场。

万联证券6月底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受高端消费疲软影响,部分新茶品牌出现一定降价趋势,反映消费者对价格越来越敏感,性价比高的产品将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低价策略或将成为成茶营销的新趋势。

连锁新茶品牌的“价格战”是变相打的?

性价比高的饮料似乎正逐渐成为新茶市场的主流。

澎湃新闻记者发现,近几个月来,多家主流鲜制茶品牌纷纷推出9.9元相关促销活动,中高端新茶饮均价两位数开始回落。

中等价位范围内的品牌,如茶百道通过第三方平台推出9.9元中杯6选1优惠,加入小程序后,即可获得一个月9.9饮定饮券,部分商品有效,上海阿姨进入小区饮用指定商品每天9.9元, 而淑奕燃仙草在6月底推出9.9元新品促销。高价位品牌方面,喜茶于7月中旬在全国上海、杭州、青岛等地多家新店开业,集体推出9元嘿茶及抽奖;乃雪茶通过第三方平台推出咖啡系列9.9超值早餐活动。

不过,也有一些新的高端茶品牌没有参与“10元价格战”,比如霸王茶姬中杯平均价格在15元到16元左右,大杯在20元左右,多平台优惠价一般在10%左右。

随着近年来茶产业的内卷化,原本在20元以上价格区间的嘿茶、耐雪茶等高端茶叶品牌,纷纷通过推出淡果茶、淡奶茶等新产品,不断抢占低价带。如今,大多数高端茶叶品牌的价格已经下降到16元左右。这也意味着在10美元到18美元的价格区间里有越来越多的玩家。

现制茶饮或进入十元时代,低价策略成营销新风向插图

此前,Hey Tea、Nai Xue's Tea等品牌已经进行了大范围的调价降价。2022年,喜茶宣布完成价格调整,芝芝芒曼、芝芝浆果、芝芝肉绿葡萄由32元调整至29元,让茶叶菜单上不再有3开头的饮品;并且保证2022年不会推出29元及以上的饮料。乃雪茶叶在2022年表示,原来均价20元以上的奶盖产品推出宽松系列,下调部分产品价格,告别所有产品30元,并承诺每月推出不超过20元的茶饮新品。

以2元至8元的低价区间,注重性价比的米雪冰城,多年来一直持续占据下沉市场。随着今年夏天的到来,低价柠檬水也成为业内新宠,瞄准低价策略的蜂蜜雪冰城于7月3日推出全新1元冰杯,与便利店开启价格战,其经典产品柠檬水通过团购可降至4.6元;

似乎无论茶叶品牌的哪个价位,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降价或促销。华安证券5月底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近三年来,平价茶饮增速快于中高价位,10元以下茶品牌消费占比从7%上升到30%,而20元以上占比从33%下降到4%。

“如果不是密雪冰城的超低价鲜制茶,估计这几年现成饮料的价格都要涨到二三十,甚至更高。目前,连锁鲜制茶市场竞争过于激烈,优惠包装、变相降价成为常用的促销手段。近日,某知名连锁茶叶专营店的经理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不过,店长进一步介绍,市面上很多10元/杯以下的套餐,一般不会直接在线下门店或官方小程序上买到,一般都放在第三方平台上。尤其是很多新开的门店,很多价格高的品牌也在用“9.9元”作为噱头来吸引顾客。”

密集推广的背后,与当前中国鲜茶店市场的激烈竞争息息相关。华安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高价奶茶品牌因底部上升而被迫降级,如目前奈雪茶、嘿茶纷纷降价进入大众市场(最低10元)并开放加盟,梯队竞争日趋激烈。

上述店长还向澎湃新闻透露,据他了解,对于加盟商来说,现成茶叶行业的毛利普遍较高,有的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近年来,众多新品牌进入赛道,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以我所在地区的商业街为例,已经有十几个茶叶品牌”。

该店长进一步指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食品安全负面事件增加和一些热门网络事件的影响下,旗下不少门店的销量受到了一定影响,“我现在在该区,两家门店平日日均净营业额在2000元左右, 周末可以达到3、4000元,与今年年初相比,销量呈下降趋势。”

为了减少行业内负面食品安全事件对品牌的影响,店长还表示,今年315之后总部对门店的检查也变得更加严格。例如,检查分为三个级别,包括抽查、突击检查和外部评估。

一杯9.9元能赚钱吗?

“不会赔钱赚钱,9.9元促销对店铺营业额有一定的影响。”店长表示,打折是为了吸引新顾客,让更多老顾客回购。“在我负责的两家店里,9.9元优惠券的核销率占每天总订单的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有时可以达到百分之四十左右,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店长也预计,许多茶叶品牌的限时优惠可能会演变成长期促销。茶叶品牌集体降价的趋势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新茶饮料正在寻找新的性能增长点

此前,某茶叶品牌招股书披露,2023年前五大厂商占零售额总市场份额的40%以上。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扩大门店网络,加快开店成为连锁茶叶品牌扩大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鲜制茶的扩张趋势也体现在下沉市场的争夺战中。

此前,Hey Tea、Nai Xue's tea、乐乐茶相继开业加盟,多家新茶品牌也宣布计划开店。万联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高端消费热度回落,高性价比茶饮消费快速增长,各轨串联趋势步伐加快,平价市场品牌靠加盟模式快速扩张,加速抢占下沉市场。

上述连锁茶叶加盟店经理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除了直接或变相降价外,“量”研发、“量”品质、“量”技术、“量”联名也很重要。其中,加盟商享受最快的方式是品牌联名带来的流量。如何找到品牌差异化,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还需要各种品牌的营销研发。

“作为新型茶饮料行业的新型品质生产力,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有望将新型茶饮料行业的门店自动化水平提升到与现代咖啡连锁品牌相同的水平。”在技术方面,喜茶曾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得益于自主研发的智能化、自动化设备的成熟度,海茶全球门店的一致性和食品安全的稳定性得到了保障,产品操作培训成本大幅降低,有力支撑了喜茶2023年2300多家门店的增长, 未来也将全面加快海外业务的发展。

“目前,制茶机在行业内还没有得到广泛推广,预计两年内在大部分店铺普及。”上述店长向澎湃新闻记者指出,总部一直在发文鼓励加盟商购买相关茶机,“一方面,店铺被投诉的主要原因包括配方错误或生产中的喂养错误,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使用茶机。另一方面,制茶机可以减轻茶叶配方人工记忆的压力,确保品牌配方不泄露。”

回到茶叶产品本身,越来越多的茶叶品牌推出健康茶叶标准,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的茶叶产品。例如,对于新茶饮料产品的定义,喜茶在标准中明确指出,它是“不添加香料、奶精(非乳制奶精)、氢化植物油、速溶茶粉、果糖糖浆和反式脂肪酸的现成饮料,已在现场混合和加工”。在一些机构发布的相关标准中,新茶产品被定义为可以添加非乳制奶精和果糖糖浆的现成饮料,这也导致了当前市场上健康茶产品的定义混乱。

“新茶不同阶段KPI的核心指标是不同的。其中,在初始阶段,可能会更注重品牌效应和质量效果;第二阶段,追求更多规模效应和供应链建设;第三阶段,将追求集约化效应、抗风险能力、综合实力等。 此前,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鹏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新茶饮赛道的竞争已经逐渐进入下半场,头部玩家已经到了需要争夺供应链基本技能的时刻。供应链能力建设没有捷径可走,品牌需要从战略高度给予足够的重视,投入真金白银,一点一滴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