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恩杰湿法锂电池隔膜生产基地。图片来源:恩杰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作为锂电池四大主材料之一,重资产属性最强、集中度较高的隔膜市场一直以来都是利润较高的市场,龙头企业毛利率常年维持在40%以上,甚至在50%左右。随着产能的集中释放,行业竞争加剧,隔膜价格下跌。湿法隔膜价格去年下跌约8%,2024年不到8个月,已下跌33%。新浪信息高级研究员张金辉对中新社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主要得益于设备成本降低、效率提升带来的成本下降。同时,由于供应过剩,企业在投标中主动降价,未来价格还将继续下跌,部分企业或将开始亏损。
隔膜技术壁垒较高,且存在降价空间,因此市场竞争十分直接。与去年相比,龙头公司的利润率明显缩水。作为行业龙头,恩杰股份(.SZ)已然“亮剑”:恩杰股份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恩杰股份自2023年第三季度起就积极调整价格,继续巩固龙头地位。相应的成本下降也很明显,恩杰股份毛利13.56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利率降至19%,三个月内下降18.56个百分点。2024年,恩杰股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将下降70%以上,大幅低于市场预期。
隔膜淘汰赛已然拉开帷幕,除了降价的明目张胆计划,企业对于市场需求仍有增长预期,如恩洁股份表示将加大研发力度,强化海外市场的产品优势,并认为掌握高品质涂布膜核心技术的企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价格跌幅越来越大
过去几年,隔膜行业毛利率常年维持在40%-50%左右,因此算是锂电池产业链中比较容易赚钱的行业。2023年,随着行业打响价格战,隔膜的利润率也在下滑,不过下滑幅度没有上游原材料和下游终端产品那么厉害,去年湿法隔膜价格年初为1.46元/平方米,上半年微降0.03元,11月底突然降至1.35元/平方米,降幅达7.53%。
到了今年,隔膜价格开始大幅下滑,年初湿法隔膜价格为1.35元/平方米,整体跌幅超过30%,具体表现为降价幅度和频率都在加大。数据显示,湿法隔膜越来越贵,2-3月隔膜价格为1.3元/平方米,4月1日降至1.2元,4月3日又突然降至0.9元,较前一天下跌0.3元。
产品价格的下降意味着利润的缩水,对于发动价格战的龙头企业来说,也不例外。去年,中国企业的隔膜出货量达到176.9亿平方米,占全球的83%,自然是受影响最大的。2023年,“老大”恩捷股份的锂电池隔膜销量为62亿平方米,“老二”兴源材料(.SZ)的隔膜出货量为25.29亿平方米,两者相加就是总出货量。两家公司都是比较纯粹的隔膜公司,90%以上的利润都来自于隔膜产品。
其中,恩杰毛利率不断下滑,从2022年上半年的50.02%降至2023年末的37.43%,2024年一季度更是大幅下滑至18.87%,净利率也多年来首次跌破两位数。兴源材料毛利率也整体呈现下滑趋势,从前几年的近50%下滑至今年一季度的35.99%。
下游则保持增长,在出货量提升的前提下,关键在于新增产能的集中释放和供给过剩,以去年出货量排名第十的沧海明珠(.SZ)为例,公司湿法隔膜业务已扭亏为盈。面对全球汽车电动化加速的利好趋势,2020年下半年在需求爆发、供需紧张的背景下,公司果断选择新一轮扩张,国内锂电池隔膜产能新增2亿平方米,今年7月已全部投产。 也是从2021年开始,中国锂电池隔膜出货量开始快速增长,2021年增加41.9亿平方米,2022年增加41.9亿平方米。2018年城市总面积增加52.6亿平方米,2023年增加43.7亿平方米,三年实现6倍增长。
对于企业毛利率下滑,张金辉认为,在供应过剩、大厂采取招标、招标企业主动降价的情况下,利润下滑属正常现象;另外,湿法隔膜价格下滑也有成本下降的支撑,如设备成本降低、隔膜产线加宽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
业绩下滑超预期
从去年价格出现下滑迹象,到今年降价明显,隔膜量价齐升的日子一去不复返,隔膜企业淘汰赛已经开始。虽然隔膜是锂电池材料中壁垒较高、结构较好的环节,但价格将继续下跌的声音也已出现。
企业压力可见一斑。作为“一超多强”隔膜行业中的“超级”,恩杰股份近日发布的半年业绩预告超出各大券商预期,2021年至2023年,恩杰股份、恩杰股份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0.5亿元、20.2亿元、14.05亿元。多家券商平均给出了上半年6亿元至15亿元的业绩预测。恩杰股份上半年利润为2.58亿元至3.58亿元,同比下降逾70%。
对于上半年业绩变化,恩洁股份公告中提到的关键词是价格下滑,还有供需宽松、下游降本压力加大、市场竞争加剧的行业背景,据券商测算,恩洁股份2021年上半年业绩为每平方米利润0.81元,而其2023年每平方米隔膜净利润为0.47元/平方米、四季度为0.29元/平方米、2024年一季度为0.12元/平方米。这样的情况也与市场价格相对应。恩洁股份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积极应对市场竞争,未来将继续强化竞争力,加大研发力度,不断开发新产品,加快海外市场开拓,提升技术,改善产品结构。
对于隔膜价格走势,恩捷股份表示需动态关注调价幅度,结合市场竞争、供需情况、自身产能情况进行评估,并认为2023年底至今,整个供给端新增有效产能相对较少,也预计未来几年海外需求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市场预期将有所改善。
龙头企业构筑高科技“护城河”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隔膜行业CR10将超过90%,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但龙头企业利润差距缩小,行业竞争仍将异常激烈。预计2024年隔膜行业前10名企业也将发生较大变化。以四川卓勤为例,其2023年隔膜出货量已超过1.5亿平方米,美联新材出货量突破1亿平方米,康辉新材、长阳科技等企业的隔膜已逐步送样并开始量产。
隔膜一般分为湿法隔膜和干法隔膜,相较于干法隔膜,湿法隔膜厚度更薄,孔隙率更高,因此受到动力电池及高端消费电池的青睐,是目前的主流类型。对于大型企业而言,隔膜是锂电池四大主材中资金需求最大的材料,券商估算主流厂商单条基膜产线固定资产投资在2亿元-2.5亿元之间,单线母卷年产量及良品率是影响基膜成本的关键因素,也是隔膜行业高毛利的来源,高度依赖公司技术水平及规模效应。换言之,在价格战中守住阵地、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技术进步上不落后,同样重要。
如今,恩洁股份正加快步伐抢占市场,巩固在“一超多强”中的领先地位。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恩洁股份在2023年第三季度就开始调整价格,巩固市场份额,到目前为止,其市场份额在50%以上。
同时,提高技术壁垒也是龙头企业巩固市场地位的手段,恩杰股份认为,厂商对锂电池安全性、续航能力、使用寿命等关键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优化产品和客户结构是关键,也是隔膜企业的发展趋势。
在具体产品方面,恩杰股份正在推动产品结构向附加值更高的涂覆膜升级,通过在基膜上涂覆无机陶瓷材料、PVDF、芳纶等材料,提高锂电池隔膜的耐穿刺性能。相比单纯的基膜,涂覆膜能更好地满足锂电池对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的要求,同时满足轻薄化的要求,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
从目前来看,值得注意的是供需格局仍需等待改善,恩捷股份和兴源材料都在努力拓展海外市场,海外市场不仅代表着更高、更多的利润,也代表着中国新能源企业的全球实力。但以欧美为主的海外市场至今仍未放量,车企销量增速放缓已是共识。张锦辉表示,今年海外增幅低于预期,出海还是要想清楚材料卖给谁,只有跟电池龙头厂商绑在一起才稳妥。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