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买房倾家荡产,房贷压力下的生活何去何从?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年轻人买房倾家荡产,房贷压力下的生活何去何从?插图

小赵今年28岁,为了在北京买房,他和父母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好不容易凑够了首付。为了还贷,小赵每天早起晚睡,拼命加班。

但现在,面对每月1万多元的房贷,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美好生活的愿景如今已成为无尽的负担和焦虑。

像小赵这样的年轻人,在中国还有成千上万。

他们明明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却还在为基本的住房问题而烦恼。

父母省吃俭用,希望孩子能在城市有个家。毕竟在很多人眼里,有了房,才能扎根;有了房,才敢成家立业。买房被视为跨越阶层的关键一步,是身份的象征。

以深圳为例,这个曾经的投资圣地如今已成为炒房者的“烫手山芋”。不信,你看这个:2017年,一名男子花了几千万元买下黄金地段的商铺,现在却亏了60%!商铺租不出去,卖不出去,让他后悔不已。

原本以为“一店养活三代”,没想到血本无归。

不仅深圳,其他一线城市房价也出现大幅下跌。

从沈阳到郑州,从西安到武汉,再到成都,那些动辄几万元的豪宅,现在已经减少了一半,二手房供大于求,根本没人卖。

曾几何时,专家信誓旦旦地说,一线城市的房价永远不会跌。

现在看来,涨价神话已经破灭。

年轻人对于高房价并不满意,因为房价和收入不成正比,一套房子动辄几百万甚至几千万,这对于普通工人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

很多人要背负沉重的房贷,几十年如一日地为房子买单,这相当于透支了自己未来的生活质量。高昂的生活成本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敢生孩子,加剧了老龄化问题。

归根结底,过度依赖房地产的发展模式埋下了隐患。

一旦房价大幅下跌,金融风险将不堪设想,住房商品化扭曲了居住属性,加剧了社会矛盾,年轻人要承受高房价的重压,本来就不容易,怎么能不愤怒呢?

出路何在?归根结底还是要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住房不能完全市场化,也要兼顾基本居住需求。还要抑制投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当房子不再是奢侈品,而是人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劳动获得的商品时,年轻人安居乐业的梦想才有希望。

都说“有房者安居乐业”,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不应该让年轻人的未来被房奴的枷锁所绑架。房子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房子,一切都是奢侈品。无房青年的焦虑背后,是对美好生活的朴素期盼,这是他们应得的,也是整个民族的希望。

希望高休假日不再成为年轻人的绊脚石,有了平安的家,他们才能笑着面对生活;有了平安的家,中国梦才能生根发芽。

#深度好文章项目#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