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决定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健全资本市场功能,证监会研究落实措施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19日,中国证监会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落实措施,强调要坚持用改革破解制约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

资本市场期待最新的改革方向和具体举措,证监会再次强调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定程度上回应了这种担忧。

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意见》分阶段提出了未来5年、2035年以及本世纪中叶资本市场发展目标,从投资者保护、上市公司质量、行业机构发展、监管能力、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勾勒出发展蓝图。

应该说,加强投资者保护、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强监管能力和制度建设,既是奋力实现发展蓝图的目标,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加强投资者保护,防止投资者合法权益受到违法违规侵害是一个重要方面,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形成明显的财富效应也是一个重要方面,甚至更为重要。

中共中央决定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健全资本市场功能,证监会研究落实措施插图

近期,证监会出台了严格规范减持行为、强化中介机构职责等一系列举措,对有效维护市场交易公平性、保证市场平稳运行、维护投资者利益发挥了一定作用。

这应该算是“减损”了,下一步就是增加投资者的收益。去年12月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进一步明确了鼓励现金分红,推动提高分红水平,这是推动“增收”的具体举措。

在增强投资者获得感的前提下,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增收”的举措出台。这要基于一个基本共识:投资者的财富获得感是判断资本市场是否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因素。

只有形成明显的赚钱效应和财富效应,增加投资者的财产性收入,才能提高投资者的投资热情,进而助推经济复苏。这既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也是中长期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资本市场“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重要任务。市场整体形势阴云密布,赚钱效应不足的局面亟待改变。

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方面,除了通过强制退市等措施“清理”当前业绩不佳、缺乏发展前景、风险较高的上市公司外,更重要的是培育资本市场新生力量。

《决定》提出,加快形成同新型生产力更加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发展新型生产力,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上述证监会党委(扩大)会议明确,要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进一步加强监管的基础是法律法规等制度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在更高层次上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严格的法律监督体系、强有力的法制保障体系和完备的党规党纪体系。这也是对资本市场法治建设的要求。

在已经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还要积极推动修改证券投资基金法,研究制定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管理条例等;同时也要推动出台关于背信损益罪、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的司法解释、关于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民事赔偿的司法解释以及打击挪用私募基金资金、信托财产运用违反信托等犯罪行为的司法文件。

这将为从行政、民事、刑事等各个环节推动资本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制环境。

总之,资本市场是改革的产物,在改革中成长发展。发展壮大过程中积累的很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破解。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特别是实现投资者财产收益的获得感,上市公司去旧迎新,为投资者提供更多良好的投资机会,都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需要加强的方面。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