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价格下降,观影支出痛感减轻,暑期档票房不及往年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近日,有观众发现,购票平台上有的电影票显示“0元起”,确实可以买到,有的则低至“1元”或个位数。据悉,今年暑期档的平均票价较往年有所下降,部分片方和购票平台也推出优惠措施,促进观影。

2023年,有媒体以《一家人看场电影花了400多元》为题报道了观影费用给观众带来的痛苦。去年,一线城市电影票价平均涨到50多元,创历史新高。不少网友问:“19.9的票为什么买不到?”当时有评论认为,虽然消费者会把停车、就餐等观影相关费用算在一起,但电影票成本的快速上涨是个大问题,票价上涨确实会影响整个行业。

截至7月17日18点,2024暑期档总票房已达47.6亿元,低于往年,使得整个暑期档的票房前景不容乐观。低价票在此时适时出现,可以有效调动观众人数和观影频次,售罄票数的双倍提升,也会助推一些非热门电影的上座率。在非周末、非黄金时段,不少影院出现少数人包场整座影院的现象,用低价票换取上座率,对影院而言,除了展现人气之外,还能加强与观众的联结,培养长期忠诚消费者。

电影票价格下降,观影支出痛感减轻,暑期档票房不及往年插图

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来看,低价票长期实行,会挫伤行业发展势头,也会给产业链上的关键机构带来损失。因此,电影局在2012年就作出决定,“会员票、团体票等优惠票,票价不得低于影院挂牌价的70%,也就是俗称的“限价令”。这一规定在过去几年里执行得不错,但从今年暑期档的现实来看,应该给行业更多的改进空间。在定价自由度方面,应该允许低价票,甚至在暑期档期间进行一定程度的鼓励。

从今年正在进行的暑期档来看,《沉默的杀手》和《捉娃娃》占据了票房前两位。热门电影即便不推出低价票,也会被观众消费,如果想分一杯羹,低价票成为不得已的选择。没有低价票,观众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些场次较少的作品上,也不必担心低价电影影响档期票房高的电影,构成不公平竞争。正如影院经理所说,“电影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低价电影的观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票价敏感的消费者,电影类型和风格不一定非要是档期票房高的作品,如果低价票能让作品和观众都有实际的收获或者获得感,也算是双赢了。

电影票价格下降,观影支出痛感减轻,暑期档票房不及往年插图1

当高票房电影霸占档期,也带来了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观众的选择受到限制,对各种类型、风格作品的消费欲望难以满足。俗话说“各有所好”。当所有空间都被“胡萝卜”占据时,让“白菜”有更多“摊位”,无疑会为观众和作品提供更多双向选择的可能性。

当然,低价票只能作为暂时的手段,事实上也不可能长期存在,当优秀电影接连上映,市场繁荣,消费者愿意消费,低价票自然就会消失。

韩浩月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