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507日,A股延续平盘走势,但ETF活跃度继续提升。
截至17日收盘,ETF市场总成交额突破10亿元,达28只,与前一日的29只ETF基本持平,除沪深50ETF等传统宽基ETF外,互联网、黄金等主题ETF也受到资金关注。
不难发现,随着ETF品种和交易的持续活跃,其作为市场“晴雨表”的意义不断凸显。公募分析师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美联储降息预期是影响后市的重要因素,经济进入低位修复状态,7月份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政治局会议或成为决定下半年政策基调的关键,市场拐点的新催化剂在于政策力度和节奏的边际变化,同时,高收益的优质风格在经过近三年的调整后,或将重回主流投资者的视野,成为长期资金追逐的方向。
广义和主题型 ETF 均蓬勃发展
截至7月17日收盘,市场上交易金额超过10亿元的ETF共有28只,除部分货币市场ETF外,大资金追逐的主要是热门的宽基ETF和各类热门主题ETF。
一是沪深市场。华泰柏瑞沪深两市成交量达80.29亿元,较上一交易日57.10亿元大幅增加。易方达沪深和华夏沪深两市成交量分别达59.74亿元和50.56亿元。嘉实沪深两市ETF成交量也均超过40亿元,上述4只ETF全天成交量达234.62亿元。此外,华夏上证50ETF成交量为28.41亿元。中证、沪深300也是受到基金青睐的产品,成交量均超过30亿元。
二是主题类ETF。伦敦金现货价格17日创下2482.14美元/盎司的新高,黄金ETF总成交额超过20亿元。不过从数量上看,17日受关注的基金多为香港或亚洲市场相关,恒生互联网ETF、恒生科技指数ETF、亚太精选ETF等ETF成交额均超过18亿元。此外,科创日当天成交额也超过15亿元。
得益于上述主动型资金的带动,ETF延续了6月份以来的周度净流入趋势,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上周(7月8日至7月12日)全市场ETF净流入规模为149.45亿元,此前一周(也是7月第一周)净流入规模接近300亿元。6月第一周至第四周,ETF周度净流入规模分别为150.06亿元、191.91亿元、150.26亿元、451.02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从当日成交量来看,主题ETF呈现“多点开花”的态势,但从周线或月线来看,能够承接大额资金配置需求的依然是传统的宽基ETF。例如,华泰柏瑞沪深、南方中证、南方中证、易方达沪深的净流入量分别为18.18亿元、15.62亿元、15.16亿元、11.46亿元,四只产品累计净流入量超过600亿元,占ETF总净流入量的40%以上。如果从月线来看,截至7月17日,华泰柏瑞、易方达、华夏基金、嘉实基金旗下的沪深ETF净流入量均超过310亿元。 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个人所得税收自留地111.41亿元、95.26亿元、66.57亿元、40.40亿元。
新的 ETF 正在快速建仓
显然,基金交易的日趋活跃体现了市场对ETF投资的热情。从中国证券报记者的跟踪观察来看,这种活跃趋势也体现在新推出的ETF上。7月份以来,不少新推出的ETF持仓量迅速增加,部分产品持仓量在短短几天内从不足40%上升至95%以上。
鹏华沪深300于7月12日开始交易,公告显示,截至7月5日,该基金股票仓位仅为58.15%,但在7月11日上市前夕,该基金投资于基础指数成分股和备选成分股,股票资产占比达到基金净资产的97.54%。而富国中证通信设备主题ETF于7月8日上市,7月1日股票仓位仅为9.92%,到7月5日已增至93.86%。
在热门产品沪深300港股通央企红利ETF中,股票仓位增幅更为显著,如南方沪深300港股通央企红利ETF于7月10日上市,其股票仓位仅为基金仓位的40.83%,但到了7月9日,基金资产投资于基础指数成分股和备选成分股的比例已达基金资产净值的97.76%。新沪深300港股通央企红利ETF的股票仓位在短短5个交易日内(7月3日至7月9日)由33.27%迅速提升至95.20%。
“新基金建仓速度与同类存量基金交易状况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基金敏感度越高,两者的正向关系越明显。”华北地区一位中型ETF基金经理对中证网记者表示。近期ETF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对新基金的成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近期成交的ETF以主题类产品为主,此类产品规模不会太大,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增加仓位,从而提高跟踪效率。
仍看好市场风格和低估资产
当然,基金交投活跃并不代表市场将出现单边上涨趋势,事实上近期在诸多重大消息面的带动下,资本市场面临的预期博弈较多,市场仍可寻找结构性机会,不应在悲观情绪中离场。
“近期重要事件较多,多数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如证监会批准暂停中证金融证券借贷业务、6月外贸数据维持高增长、美国6月通胀好于预期导致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等,为市场后续表现提供了良好氛围。”大摩基金表示,随着美国经济数据转弱,美联储降息预期不断增强,虽然过去一段时间美联储降息预期有所波动,但目前市场已经回落至最乐观状态,降息已成定局,从中期来看对股市有利。
华安基金提到,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结合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将主要聚焦以下几个发展趋势:一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二是推动新优质生产力发展可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三是财税体制改革关注度加大;四是全国统一市场建设加快推进。此外,近期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高水平开放、支持民生市场企业发展、电力体制改革等方面都给予了高度关注。
“中国经济目前处于低坡修复状态,突破口在于‘加杠杆’方向。”富国基金表示,一方面,中央政府的低杠杆率是“加杠杆”的火车头,另一方面,随着中央政府“去杠杆”的推进,企业部门、家庭部门的“去杠杆”决定了经济的韧性。从目前的政策推进来看,7月份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政治局会议或将成为决定下半年政策基调的关键,市场拐点的新催化剂在于政策力度和节奏的边际变化。
宏利基金战略投资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刘洋分析称,中国经济复苏仍在进行中,政策对经济、房地产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需要等待投资者信心恢复、消费者消费意愿提升。“国九条”出台后,A股生态有所改善,产业资本减持节奏得到控制。下半年我们依然看好市场整体风格、低估资产,同时经过近三年的调整,优质盈利风格或将重回主流,从投资者角度看,已成为长期资本追捧的方向。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