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航空业绩预喜,成中国民航业最赚钱航司,王正华的秘籍是极致降本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长江商报讯●长江商报记者沈友荣

被称为“民航界的拼多多”的春秋航空(.SH)预计业绩将呈现积极势头。

今年上半年,春秋航空预计至少盈利12.9亿元,而在2023年,当很多航空公司都在亏损的时候,春秋航空却盈利22.57亿元。

春秋航空是如何成为中国民航最赚钱的航空公司的?

他辞去公职自主创业,从旅游业拓展到民航业,经过20年的时间,王正华打造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价值500亿的航空帝国。

王正华的秘诀就是把成本压缩到极致,同行形容他是“最节俭”的企业家。春秋航空不提供免费餐食,不提供免费托运行李,机舱设置和服务极其简陋。有人评价王正华“把绿皮火车搬到了天上”。

王正华曾说,希望所有中国人都能坐得起飞机,希望农民工春节也能飞回家。时不时出现的299元、199元、99元的实惠价格,助力春秋航空今年上半年客座率达到91.7%。

交出董事长职位7年后,今年,已年过80的王正华将手中大部分股份捐赠给长子王禹,完成了家族财富传承。

54岁的王宇有喜有忧,春秋航空接到不少关于退票费高、乘机体验差的投诉,作为“二代”的王宇面临不小的挑战。

从旅游业到航空业

对于王正华来说,38岁创业,是一种眼光和勇气的体现。

1944年,王正华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的弄堂里,是家中七个兄弟姐妹中的老大。高中毕业后,王正华在上海市长宁区当公务员。这期间,为了解决大批返乡知青就业,王正华一下子创办了汽车修理厂、城际客运公司、春秋文旅等五家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王正华决定下海经商是因为“不想被很多人控制”。1982年,38岁的王正华正式成为一名商人,他从体制内“带走”的唯一东西,就是春秋文旅。

当时,王正华的做法并不被人理解。但王正华善于接受新事物,历经艰辛,聘请从英国归来的IT专家搭建内部网络,自主研发了“诺维网络平台”,实现了全国统一售票、统一财务结算、客流共享。

至1987年,随着购票网络的完善和王正华推行的“欧美”旅游模式得到认可,春秋文旅营业额已达100万元,1994年更是夺得国内旅游同业第一名。

王正华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旅行业务几乎全部集中在周边城市,由于机票太贵,很难拓展到更远的城市。

机票能不能降价?飞机上有空座位,为什么不打折卖呢?他联系了国航上海分公司,希望以三折到五折的价格承包国际航班转机后的空座位。国航开出的价钱是:可以卖,但每月承包量必须达到5000张,达不到这个数字,就按全价结算。

王正华权衡利弊,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结果每个月他都能卖出2万张打折票。

廉价机票市场的火爆,让王正华有了新的想法:自己能否在航空业中创业?

机会很快就来了。2004年,中国民航局向民营资本打开了进入民航业的大门。这一年被称为中国民营航空元年。那一年,有三家民营航空公司获批,春秋航空就是其中之一。

2005年,61岁的王正华购买了自己的第一架飞机,他满怀希望:春秋航空要成为一家让每个中国人都能坐得起飞机的公司。

春秋航空上海至烟台首航正式开通,特价机票低至199元,打破当年最低机票价格纪录,180张机票一上架就被全部销售一空。

春秋航空成长迅速,2012年公司在A股上市,当年公司营业收入56.3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称“净利润”)6.25亿元。到了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48.04亿元、18.41亿元,均是2012年的近3倍。

截至今年7月12日,春秋航空市值约527亿元。

2019年以来,王正华成为富豪榜上的常客,今年3月25日,他以200亿元财富位列《2024胡润全球富豪榜》第1274位。

靠赚钱和省钱建立起来的帝国

王正华如何打造出市值超500亿的航空帝国?他掌握了什么秘密?

在外界眼中,春秋航空是“民航界的拼多多”,而在同行眼中,王正华却“抠门”,王正华自己将其定义为低价错位竞争。

王正华到底有多抠门?截至今年4月,春秋航空共有飞机125架,全部为空客A320系列。

为什么飞机全是空客A320?这是王正华降低成本的体现。这样在采购价格、维修保养等方面都有成本优势。另外在飞行员培训和调度上也更高效,不需要调度特定的机场、特定的航线、特定的机型,只要有飞行员,就可以飞,可以有效降低沟通成本。

王正华在各方面都很抠门。在飞机客舱方面,王正华选择了单一型号的空客A320窄体飞机,该飞机只有经济舱,没有头等舱和公务舱,总共有180个座位。飞机上不提供免费餐食和饮料,王正华还把飞行厨房拆除,以增加6个座位。

据悉,王正华还想模仿火车,推出“空中站票”,通过改造,缩短座位间距,载客量可提高40%左右。

为了节省燃油成本,王正华要求飞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飞得尽可能高,这样在高空飞行时阻力小,油耗也就相应减少。据估算,仅此一项措施,春秋航空每年就可节省成本3000万元。

为了降低成本,春秋航空经常在二类机场降落,或选择停在偏远的停机位,或每次只停半小时,此种方式每次可减少停车费5000元左右。

春秋航空没有专门的机上清洁团队,乘务员不得不承担起服务员、清洁工的工作。据说,有人看到王正华在飞机落地后拿着工具打扫客舱。

由于执着于低价以及过于简化的客舱服务,春秋航空被戏称为“空中绿皮火车”。

王正华也为自己省钱,他只坐自己公司的飞机或经济舱,住的酒店也只住三星级及以下。

在“压榨、削支”成本的同时,王正华实施低价定位,春秋航空推出299元、199元、99元,甚至9元、1元的特价机票,在普通市民的消费意识中,坐飞机是一项高端消费,春秋航空超低价的机票吸引了大批旅客。

2023年,春秋航空整体客座率为89.4%,同比上升14.7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航线平均客座率达90.3%。2023年,三大航中,南航客座率最高,为78.1%。

除了低价以外,王正华选择开辟二三线城市,甚至三四线城市的航线,与国航等三大航空公司竞争。

其中一半是赚来的,另一半则是通过“挤”赚来的。春秋航空正是靠着“赚+挤”,在三大航的重压下逐渐壮大起来,截至2023年底,公司总资产已达442.38亿元。

新形势下的第二代挑战

通过实现极度的成本节约和简化服务,王正华让春秋航空拥有了极强的抗风险能力。

2020年至2023年,全球航空旅行遭受重创,各大航空公司亏损巨大。2020年波音亏损约775亿元,达美航空亏损超过800亿元。今年春秋航空也亏损了5.88亿元。

2023年,国内航空市场大部分航空公司还在亏损,春秋航空却率先扭亏为盈。当年,其营业收入179.38亿元,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22.57亿元,也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74.36%。春秋航空成为当年中国民航业最赚钱的公司。

截至目前,国航等7家上市航空公司均发布2024年半年业绩预告,春秋航空预计盈利12.9亿元至13.4亿元,同比增长54%至60%,仍是中国民航业盈利能力最强的航空公司。

今年已八十岁的王正华已完成交接。

2017年3月29日,王正华辞去春秋航空董事长职务,将接力棒交给长子王愚。

今年2月底,春秋航空公告王正华捐赠股份。捐赠后,王正华、王宇、王伟(王正华次子)分别持有公司控股股东春秋国旅1%、52.9470%、10.7894%的股份,持有春秋包机1%、42.19%、8.64%的股份,王宇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28.91%的股份。

市场对此的解读是,王正华已移交所有责任。

王正华公开表示对2023年及今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满意”,并充分肯定王宇担任董事长的作用。

王宇基本继承了父亲王正华的低成本经营策略。据报道,王宇曾这样评价自己和父亲的不同:“在管理风格上,我更喜欢根据数字做决策,而他更像一个企业家。”不过,两人在成本控制方面的理念是一致的。王宇接手后,春秋航空对成本控制的要求并没有降低。

截至2023年末,春秋航空资产负债率为64.40%,同期三大航资产负债率均超过80%,吉祥航空、华夏航空也超过80%。

然而王宇有喜有忧。

2006年,春秋航空在上海—济南航线上推出1元特价机票,引发投诉。济南市物价局以扰乱市场为由对其处以15万元罚款。春秋航空长期以来一直被指责利用低价与同行进行恶意竞争。

春秋航空的服务水平低下,窄体机的飞行体验也让乘客很不满意,虽然“一分钱一分货”,但糟糕的飞行体验还是会流失一部分乘客。

目前,免签入境范围已经扩大,入境旅客数量也有所增加,但这能否带来增量,对春秋航空来说是一个考验。

此外,春秋航空的退改签政策也是投诉重点,截至今年7月14日,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春秋航空的投诉多达9119条,投诉重点为“退票手续费太高”。

王宇如何在赚钱与维护声誉之间取得平衡,实现“让所有中国人都坐得起飞机”的梦想?

视觉中国形象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