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屡陷版权风波,黑洞照片版权争议引关注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欧洲南方天文台(ESO)否认了这一说法,并表示视觉中国的版权主张是非法的。ESO从未也不能将其图片的版权转让给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视觉中国从未就黑洞图片联系过ESO。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自称是视觉中国代表的人联系过ESO。

2023年,视觉中国再次被摄影师、中国探险学会会员戴建锋以版权问题起诉。2023年8月15日,戴建锋在其微博账号“杰夫的星空之旅”上发文称,自己拍摄的173张照片被视觉中国告知侵权,并被要求赔偿8万多元。“而这些所谓的‘侵权照片’,竟然都是我自己的作品。”他还称,自己此前从未与视觉中国合作过。

对此,视觉中国回应称,经初步核实,涉案图片由杰夫授权通过图片库进行销售,再将相关图片授权给Getty进行销售。视觉中国作为Getty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合作伙伴,拥有包括涉案图片在内的完整销售权,且涉案图片的销售授权链条清晰完整。

戴建锋对于视觉中国的回应并不认可,他表示已核实,并明确表示,Getty和视觉中国均无权销售戴建锋的作品,视觉中国也不拥有相关版权。

2023年10月,戴建锋再次发文称,已向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起诉视觉中国非法出售其照片,并要求其赔偿。对此,戴建锋和视觉中国均向《时代周刊》记者表示,案件仍在审理中,不方便透露太多。

近年来,视觉中国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2018年4月,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上,视觉中国表示已自主研发鹰眼(图片版权网络追踪系统),可以追踪公司自有图片在互联网上的使用情况,更好地锁定潜在客户并满足其需求,实现精准营销,大幅降低获客成本,实现客户数量的大幅提升。

2017年,公司通过“鹰眼”发现的潜在客户数量同比增长84%以上,通过“鹰眼”新增年度协议客户数量同比增长54%以上。

从具体产品来看,视觉中国业务主要分为视觉内容及服务和其他。其中,2023年视觉内容及服务营收占总营收的99.93%,达7.81亿元,其中国内业务贡献了绝大部分收入,占比高达96.57%。

这一项业务也让视觉中国保持较高的毛利率,自上市以来,其视觉内容及服务的毛利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2018年“鹰眼”系统上线后,该业务毛利率更是高达68.30%。

时代周刊记者注意到,视觉中国毛利率近年来有所下滑,2021年至2023年,公司视觉内容及服务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5.59%、53.84%、51.20%。今年一季度,视觉中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87.13万元,同比下降71.98%。

对此,视觉中国解释称,2023年一季度广昌创意的并表带来了额外的投资收益,而今年一季度并无类似的非经常性收入。若仅看直接反映公司经营状况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024年一季度同比增长88.35%。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