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经济数据公布:短期波动不改长期向好大势,有效需求不足成挑战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上半年经济数据稳中向好态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二季度经济运行可以用“形式上有波动,但趋势还是向好的”来概括,短期波动不会改变长期向好的趋势。

当前短期波动的“形”态势,体现在GDP同比增速由一季度的5.3%回落到二季度的4.7%,这主要受到极端天气等短期因素以及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结构性困难,特别是有效需求不足,影响到国内循环的畅通。

从经济分类数据看,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6月份同比增长5.3%;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6月份同比增长2.0%,环比下降0.12%,反映出经济面临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短时间内难以立刻得到解决。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9%,6月份环比增长0.21%,反映出市场主体对信贷创造更加谨慎。

当然,在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复杂情况下,上半年保持5%的同比增长并非易事,而且长期经济向好态势的亮点也令人振奋,如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1.6%、34.3%、28.9%,反映出经济新要素正在蓄势待发。

上半年经济数据公布:短期波动不改长期向好大势,有效需求不足成挑战插图

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也印证了这一点,即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6%,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8.3%和12.1%;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4.1%和17.4%。这些都在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向好构建坚实的基础。

这些亮点是中国未来经济的中流砥柱,担负着破解经济运行诸多难题的重任,只有稳住这些未来经济种子的基本面,经济才有实力、有底气抵御短期波动。

那么,如何才能守护好这些未来经济的种子呢?答案就是通过持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真正有效地开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通道,给它们提供自由生长的空间。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体系向上的力量,是向善的选择。要让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需要给予企业尽可能多的经营自主权和投资决策权,让企业家自己经营。要充分发挥敢于冒险、敢于做事、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通过各类企业的试错,才能夯实中国经济创新战略的基础,降低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成本。创新毕竟是一条未知的路,只有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发挥每一位企业家的警醒,才能汇聚经济创新发展的拓扑。

上半年经济数据公布:短期波动不改长期向好大势,有效需求不足成挑战插图1

为此,解放思想意味着要尊重经济和社会规律,理清政府和市场的界限,用法治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给企业提供稳定的预期和一定的安全感。换言之,能用法治的事情,就尽量少用政策,因为法律代表稳定,政策代表灵活。只有尽量减少对灵活多变的政策的依赖,才能真正给经济社会带来稳定的预期。

同时,要让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打通经济发展两个渠道,让企业家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智慧和才华,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经济实力。企业在市场中资源配置的效率,取决于企业在市场中的行动自由和自由空间。市场越深、越广、越厚,企业调动的资源规模就越大,资源匹配度就越高,成功的概率也就越大。这是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成功经验的写照,是中国活力的生动展现,也是踏上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必须肩负的包袱。

当然,让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让创新发展重构中国竞争力,也需要给市场主体减负,这就需要继续为企业营造轻税、低税的环境,让企业在国际舞台上轻轻松松地竞争。

知者行,行者知其果。当前经济要渡过短期波动,需要对长期向好的趋势有信心。要提振向好的趋势,必须通过改革开放释放更多自由发展空间,在法治基础上稳定市场主体的自主发展和生存权利。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