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位做商业研究的朋友聊天,让我了解到一些行业真相,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今年竞争最激烈的行业是餐饮业。
因为经济不好,很多公司都在裁员、降薪,这些中年人失业了,没钱的就去做网约车司机,有存款的就找个店面装修一下,开个餐厅,开餐厅的门槛是最低的。
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两端不平衡,餐饮店的生意已经不行了,唯一的选择就是降价,怎么降价呢?
他们只是去某些视频、某些音乐平台之类的平台,把很便宜的套餐放在货架上,5个菜80多元,然后靠这个不赚钱的生意来吸引流量。
客人来了,点套餐的时候,有时候不够,我们就加两个菜,我们赚的钱就是这两个菜。。。
当然,这些平台也要收取佣金,收费不菲,所以套餐质量只能勉强中上水平。即便如此,面对消费降级、人们在家就餐的现状,这些餐厅也很难生存下去。
每天都有新店开张,每天都有旧店关门,餐饮店不赚钱,但是房东、做门牌的广告商、做装修的人却赚得不少。
那么餐饮行业现在最火的是什么呢?
答案是现泡的茶。
前几天,米雪冰城被批评,成为热议话题。为什么呢?因为最近,米雪冰城为了抢便利店的生意,迎合市场人气,推出了1元冰杯。
只不过是把冰块塞满一床被子,然后卖一块钱,但却成功激怒了两组工人。
一博是店里的服务员,因为店里员工的工资低至每月两三千元,他们每天像陀螺一样重复着机械劳动,工作本来就繁重,现在还要制作一块钱的冰杯,如果给顾客一根两毛钱的吸管,就会被店长骂,他们觉得很委屈。
另一波是顾客,觉得冰杯便宜,就纷纷去买,有的甚至一下子买了几十杯,结果被店员说没有了,等了半个小时,才气得开始嘲笑店员。
炎热夏季,两拨员工因为一块1元的冰杯打起来了,米雪冰城吓坏了,赶紧道歉,称需求量太大,冰块供应不足,要将一块钱的冰杯下架。
事实上,1元冰杯也折射出米雪冰城背后的焦虑。数据显示,近十个月来,米雪冰城热度不断下滑,百度指数暴跌至4000左右,与去年八九月份没法比。
生意不好,以营销为主的米雪冰城太缺人气了,主要原因是其他品牌都争相抢占市场份额。
米雪冰城靠卖柠檬水发家,据说一年能卖出10亿杯。其他品牌眼红不已,古明、舒意凉粉等都来抢占市场份额。
米雪冰城就傻了,直接在抖音上搞活动,加3元平台券,把价格降到68分钱一杯……
但这怎么能赚钱呢?
答案是没有利润,甚至每卖出一杯都是亏本的。
这就是内卷化,如果市场没有增长,商家只能通过不断烧钱来维持市场份额,看谁能坚持下去。当然坚持下去并不代表胜利,因为还有更多的商家进来继续内卷化。
赛道太少了,大家都挤在一起,弄得自己头疼。
商家不赚钱,卖柠檬的人赚钱。广东很多人都在租地种柠檬,但因为种的柠檬越来越多,价格也从最高30元一斤降到了3-5元一斤。
你会发现做生意的逻辑变了,下游不赚钱,上游还在赚钱,做生意的人不赚钱,卖铲子的人却赚得盆满钵满。
人们享受着越来越便宜的价格,有些人甚至为此感到兴奋,但换个角度想想吧。
如果大家都打价格战,企业没有利润,只能降薪、裁员,大家都破产了,消费降级或者萎缩,更多的企业没有利润,只能继续降薪。
如果这种恶性循环持续下去,整个环境将变得彻底通货紧缩。
这时候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买到的便宜货,其实是用付出的收入作为代价换来的。
但没办法,能打破通货紧缩螺旋的力量,只能是调整方向、能在宏观经济层面有所作为的船长或舵手,而下面不断往发动机里塞煤的工人,通常只能盲目地奔跑,没有发言权。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