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业绩增长承压,房地产贷款不良率较高
招商银行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中国深圳,业务主要在中国市场,分支机构主要分布在中国中心城市以及香港、纽约、伦敦、新加坡、卢森堡、悉尼等国际金融中心。2002年4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6年9月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2021年至2023年,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312.53亿元、3447.83亿元和3391.23亿元,同比增长14.04%、4.08%和-1.64%;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1199.22亿元、1380.12亿元和1466.02亿元,同比增长23.20%、15.08%和6.22%。
同期,该行年化加权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7.06%、16.22%和16.08%;净息差分别为2.40%、2.15%和2.02%;净利润率分别为2.28%、2.03%和1.90%。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招行近年来的营业收入、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增速持续下滑,同时ROE、净利润率、净息差等也不断下滑。
从非利息收入来看,2021年至2023年,招行非利息收入分别为1273.34亿元、1265.48亿元、1244.54亿元,持续下滑。非利息收入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分别为944.47亿元、942.75亿元、841.08亿元,同比增长18.82%、-0.18%、-10.78%;净投资收益分别为218.52亿元、205.38亿元、221.76亿元,同比增长14.04%、-6.01%、7.98%。
从企业房地产贷款角度,2021年至2023年,招行房地产贷款余额分别为17761.1亿元、17651.88亿元、17121.53亿元,其中企业贷款(房地产行业)分别为4017.04亿元、3759.80亿元、3266.67亿元,个人住房贷款分别为13744.06亿元、13892.08亿元、13854.86亿元。
同期,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94.76亿元、202.52亿元和223.05亿元。其中,企业不良贷款(房地产行业)余额分别为56.55亿元、153.48亿元和171.83亿元,个人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38.21亿元、49.04亿元和51.22亿元。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招行整体房地产贷款不断下降,但房地产不良贷款却不断上升,且以企业贷款为主。2023年,招行企业不良贷款率(房地产行业)为5.26%,较上年上升1.18个百分点。
研究处注意到,招行房地产贷款占比虽然不断下降,但2023年仍达26.30%,而同期平安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为16.40%。
从整体资产质量来看,2021年至2023年,招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91%、0.96%、0.95%;拨备覆盖率分别为483.87%、450.79%、437.70%。整体不良贷款率保持稳定,但拨备覆盖率有所下降。
2. 降低信用减值和释放拨备是利润增长的关键
仅从2023年来看,招行实现营业收入3391.23亿元,同比下滑1.64%。其中,利息净收入2146.69亿元,同比下滑1.63%;非利息净收入1244.54亿元,同比下滑1.65%。
非利息收入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41.08亿元,同比下降10.78%,占比67.58%;其他净收入403.46亿元,同比增长25.01%。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中,理财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84.66亿元,同比下降7.89%;代销理财收入54.24亿元,同比下降18.37%;代销基金收入51.79亿元,同比下降21.52%;代销信托计划收入32.06亿元,同比下降19.43%;代销证券交易收入7.31亿元,同比下降19.05%。
资产管理费及佣金收入114.74亿元,同比下降7.89%;托管佣金收入53.28亿元,同比下降8.00%;银行卡手续费收入195.25亿元,同比下降8.76%;结算与清算手续费收入154.92亿元,同比增长2.9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招行除结算及清算手续费收入略有增长外,其他类别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普遍下降,尤其是理财、资产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下降,对招行非利息收入影响较大。
当然,为了缓解营收下滑带来的影响,招行的管理费用也大幅缩减。数据显示,2023年,招行业务及管理费用1117.86亿元,同比下降1.40%,减少15.89亿元。
同时,招商银行2023年信用减值损失412.78亿元,同比下降27.26%,上年同期为567.51亿元,节约营业费用154.73亿元。
拨备方面,招行2023年拨备覆盖率为437.70%,较上年下降13.09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4.14%,较上年下降0.18个百分点。因此,招行2023年净利润之所以还能增长,与拨备减少甚至降低成本有直接关系。
3、一季度业绩持续承压,内控问题持续
2024年一季度,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64.17亿元,同比下降4.6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0.77亿元,同比下降1.96%。
“招行今年以来收入增速、利润增速等核心指标继续呈现双压态势,从(今年)一季度来看,收入下降4.6%,利润下降1.96%,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双双下降。从二季度来看今年整体判断,形势不容乐观。”在2023年股东大会上,招行行长王良表示。
“目前信贷有效需求不足,银行为了竞争基本都是降低贷款利率,因此资产端整体收益率水平还没有稳定下来,呈现下行趋势。”王亮表示。
对于目前的低息贷款环境,王亮表示:“监管层刚刚公布了一季度银行业净息差,已经下降到1.54%,如果继续下降,银行资产业务的盈利能力会受到很大影响,信贷业务甚至可能变成不赚钱的业务。承担风险不赚钱,可能成为银行的一大挑战。”
有意思的是,招行股东大会后不久,就收到监管罚款。6月28日,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公布的处罚信息显示,招行理财业务因未能有效穿透和识别底层资产、信息披露违规,被罚款350万元。与此同时,招银理财有限公司也因同样原因被监管机构罚款850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招银理财成立于2019年11月,是经营资产管理业务、市场化的独立法人平台。目前,招商银行为招银理财主要股东,持股90%,摩根资管持股10%。
据招行2023年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招银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2.55万亿元,较2022年末的2.67万亿元减少1200亿元,同比下降4.49%,理财规模持续萎缩。报告期内,招银理财实现净利润31.9亿元,同比下降11.22%。截至报告期末,招银理财总资产210.62亿元,净资产201.35亿元。
除上述罚款外,研究处注意到,自2024年以来,招商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又收到3张罚款。
1月7日,招商银行上海中山支行因“违法办理外商投资项下股权转让业务”,被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罚款6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62.18万元,罚没总额共计127.18万元。
4月7日,招商银行台州支行因存在“项目贷款管理不善,信贷资金长期滞留账户;项目贷款管理不善,挪用于偿还专项债券利息;公司贷款管理不善,流动资金贷款挪用于缴纳土地出让金;个人贷款管理不善,经营性贷款挪用于替代住房抵押贷款”等5项违法行为,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台州监管局罚款155万元,并对3名账户经理给予警告。
同日,招商银行莆田支行因“未履行贷前调查职责,向未封顶楼盘发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未履行贷前调查职责且对贷款用途真实性审核不力,导致个人经营性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开发贷款未按规定以土地使用权和在建工程作为抵押担保,保理业务实质上是为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融资”等5项违法行为,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莆田监管分局罚款195万元。两名相关负责人受到警告。
加上5张罚单,招行及所属机构被罚金额合计1677.18万元。据不完全统计,招行2023年被罚金额逾4500万元,2022年被罚金额逾6000万元,2021年被罚金额近8000万元。三年合计被罚金额近2亿元。
在谈及2024年的展望与战略时,招商银行董事长缪建民表示,该行将坚持价值银行战略目标,强化管理,加快创新,不断提升财富管理和金融科技风险管理三大能力,加快打造马里克曲线,为客户、员工、股东、合作伙伴和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在招商银行由“零售银行”向“价值银行”转型的今天,我们将持续关注“强化管理、加快创新、持续改进财富管理和金融科技风险管理”三大能力能否得到有效提升。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