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基金规划总规模500亿元,其中镇江市政府出资100亿元,中信银行自筹400亿元,基金存续期15年,首期基金规模100亿元,将助力镇江环境保护和绿色经济发展。
基金:可带动千亿元投资
据悉,该只产业基金是中信银行今年以来签约规模最大的一只产业基金。
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基金将采取股权投资与债权投资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投资镇江低碳城市、绿色交通、水安全、可再生能源、低碳产业等领域。
不仅如此,中信银行还将结合中信集团内部的产业优势,利用基金自身的规模放大效应,与镇江市在产城融合、产业资源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预计带动投资规模高达千亿元。
政府:创新投融资体制
事实上,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地方政府等设立产业基金的热情十分高涨。
中信银行南京分行行长陆金根认为,产业基金是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创新投融资体制的一次探索。在经济发展方面,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各地区从政府到企业都在寻找转型的新方向、新路径。以镇江为例,立足自身产业发展基础,将绿色、清洁、低碳、环保领域确定为发展方向。
“贷款、债务等融资方式支持地方政府和企业完成初始积累和扩张。但在转型升级、去杠杆、降成本的压力下,债务等传统融资方式已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陆金根说。
据介绍,产业基金根据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未来发展方向和模式确定资金支持方式,可以是贷款,也可以是投资,摆脱了传统的债务融资路径,为地方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资金、更广泛的融资渠道和更细致的金融服务。
银行:不再只是钱袋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液,从银行角度看,长期以来银行通过信贷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如今,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和企业面临去杠杆、降成本的压力,倒逼银行改变服务方式。
在经济新常态下,不良贷款风险频发,银行压力较大,若继续按照传统贷款模式,必然面临有效信贷不足的局面,盈利压力也将加大。
对于银行而言,设立产业基金还有另一层含义。“当市场主体更青睐直接融资时,银行就需要通过其他融资方式寻找市场机会。”陆金根说。
产业基金则完全不同。在产业基金的设计框架下,金融资本以平等权益投入地方产业发展,银行由债权人变为股东,产融关系更加融合。这意味着银行不再只是“钱袋子”,而是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从风险识别、价值投资等角度,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建议,共享地方经济发展的成果。
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6日第14版)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