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主流的储蓄险是分红型(附部分官网查询链接)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字数:3253

阅读时间:6分钟

香港最主流的储蓄保险是分红型。 今天我就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大家讲解一下香港储蓄保险红利的基本构成,并一步步教大家如何查看和计算香港保险红利的实际情况(部分官网查询链接已附上)。

香港分红储蓄保险的保障构成

如果不考虑身故给付,储蓄给付主要体现在退保价值,或者说现金价值,与内地增量终身寿险相同。

但目前内地增量寿险的价格是100%确定的,而香港储蓄保险的现金价值则分为保证部分和非保证部分两部分。

如果单看保障部分,收益是很低的。 对于5年缴费的保单,保证现金价值将超过所缴保费的时间基本接近20年,甚至超过20年。

3家不同保险公司的分红储蓄保险计划,左右滑动查看

当然,大家更关注的是不确定的部分,也就是奖金部分。 中国大陆更习惯称之为股息。

香港分红储蓄保险红利

香港保险分红分为英式分红和美式分红。 红利也有不同,例如周年红利、复归红利、终期红利、特别红利、复归红利……区分起来比较混乱。

无论何种类型的奖金,在公布之前都是不确定的。 这一点大家都明白,但是公布之后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第 1 类奖金:

每年公布后,这部分股息收益就确定了。 即使未来保险公司的经营和投资状况不理想,最多也只能在后续年份减少甚至不分配此类股息。 此前宣布的股息不会受到影响。

例如,2015年购买的一份保单,2016年至2022年每年公布的红利总额为700元。 即使以后情况再恶化,最多也不会再增加,累计奖金至少也有700元。

第 2 类奖金:

即使每年都会发布数据,也只是代表暂时的情况。 保险公司将把这笔钱再投资。 如果明年保险公司的经营投资情况不好,不但可能不增加,还可能会有扣减。

例如,2015年购买的一份保单,2016年至2022年每年公布的红利总额为700元。 如果以后情况好的话,可能会变成1400元甚至更多,但是如果情况不好的话,可能会变成350元甚至更低。

什么时候确定? 可能是当被保险人死亡并提出索赔时,或者当保单即将退保时。 有些保单会提供锁定功能,相当于将此刻积累的红利装进口袋,但代价是未来的回报不留想象的空间。 这类似于你购买股票或基金,赚钱,然后卖出获利,然后存入银行。

大多数香港储蓄保险红利由这两种类别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您会发现演示中最吸引人的部分是类别 2,即更不确定的部分。

作为消费者,我们不需要了解股息的各种名称意味着什么。 我们只需要大致知道股息分为这两类即可。 当然,如果你不想了解这个,你也可以通过阅读以下部分来了解香港储蓄保险的红利计算~

香港保险红利超简单查询计算方法

上面解决了“质”的问题,但是不确定的红利有多少呢? 你怎么看? 下面我们来解决“定量”的问题。

如果您已经投保,保险公司每年都会通过电子邮件通知您上一年保单的红利。

当然,更多的人在购买保险前想了解一下大概的情况,以判断是否应该购买以及购买哪种型号。

非常简单,总共只有3步:

第 1 步:制定计划。 如果您想查看生存福利,请找到“现金价值”或“退保金额”(或其他类似名称)中的总额,它代表每年年底的预期福利总额。

第二步:查看对应产品的“总现金价值比例”。 最权威、最准确的数据可以在官方网站上找到。 文末列出了一些官网查询链接。 如果需要的话您可以自己使用。

保险公司每年都会公布上一年每份保单的“总现金价值比率”,即当年实际现金价值总额(确定部分和不确定部分之和)除以当年的退保金额。计划的总量,所占的比例。 可以理解为占当年实现效益总额的比例。

需要说明的是,同一保险,具体红利可能因年龄、性别、缴费期限、吸烟状况等不同而略有不同。“总现金价值比例”仅代表产品的平均红利。

第三步:当年“退保还款金额”ד总现金价值比例”之和即为当年实际收益。

如果以2015年的计划为例来计算会更直观。

这就是当时非常流行的储蓄保险——保诚君盛储蓄保障计划。 受保人为1岁女童,受保人每年缴付港币,为期5年。

请按照上述步骤计算最新的保单现金价值:

步骤1:2022年是该保单生效7周年。 计算该计划在第 7 年末的总现金价值,即港币 536,413 元。

第二步:在保诚官网查看该产品2022年的“总现金价值比率”,在“分期付款”栏目中搜索,找到7(2015年)港币对应的数据,为89%。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7(2015)代表的是2015年保单的总现金价值在2022年(即第7个保单年度)的比率。 其他政策生效年限/政策生效年限亦同; 并不是说这个产品在2012年之前以及2012年至2018年之间的分红实现率不要搞错。

第三步:536,413×89%=477,407.57元(港币)

按照刚才查询的汇率换算成人民币,​​是477,407.57×0.9212≈439,788元。

有些保险公司只公布“红利实现率”。 计算原理相同:将计划中的分红示范数据乘以查询的分红实现率,得到某一年的实际分红金额,然后将各部分相加。 能。

某年保单退保利益总额=确定利益+某年计划中的红利×当年查询的红利实现率(如果还分为不同的红利实现率,则分别计算)将它们加起来)。

1.香港分红储蓄保险,现金价值可能减少

只要有第2类红利,虽然计划内的总“现金价值”或“退保金额”会逐年增加,但实际现金价值可能会比上一年少——这与内地不同。 增加寿险则有很大不同,很多内地投保人对此并不清楚。

以上述2015年计划为例,第七年末总现金价值为536,413港元,总现金价值比例为89%,实际总现金价值为536,413港元×89%=439,788港元;

第8年末的现金价值总额为港币581,436元。 第8年末的总现金价值比例尚未公布。 毕竟2023年还没有结束。 我们先假设为70%,那么第8年末的实际总现金价值为HK$581,436×70%=HK$407,005.2。 第8年的收益可能会比第7年少。

使用的示例是 70%。 事实上,140%和50%都是可能的。

换句话说,只要没有安全网,现金价值就可能逐年变少或变多。 主要取决于计划中展示的总现价与实际总现金价值比例相乘得到的最终数字。

2、汇率影响

只要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货币的兑换,就必须考虑汇率波动。 因为汇率波动,如果加上“总现金价值比例”来赚钱,那绝对是锦上添花; 但如果两方面都不理想,负面影响也会叠加。

3.你的钱的质量很重要

数字1和2都是靠运气。 购买香港保险的朋友一定要对此做好心理准备。

如果你需要花钱的时候正好市场环境不好,或者保险公司投资失败,或者汇率受挫,那么你买的储蓄保险目前价格处于较低水平,你会更被动的; 当然,也有可能今年正好需要花钱。 ,当汇率带来好处时,那就太好了。

4. 评价香港保险时,收入不是唯一标准

本文仅简单讨论香港分红储蓄保险的收入计算,但无论是香港还是内地储蓄保险,收入都不是唯一的考虑因素。 这笔钱将在何时何地使用,是否需要特定的法律功能,是否会受到外汇管制等。只有综合考虑一项政策的功能和限制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才能科学地制定政策。判断是否应该购买保险以及是否值得购买。 而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答案。

部分保险公司“总现金价值比例”查询链接:

保诚:

朋友们:

安盛:

宏利:

转发:

富通:

万通:

中国人寿海外: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