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显示,鸿鹄基金注册资本为500亿元,股东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位接近上述机构的业内人士向科创板报记者表示,该基金是保险机构试点长期投资股市的新尝试。 这也是首支由保险公司直接投资设立的私募股权基金。
洪湖基金和GP成员来自中国人寿和新华资管
洪湖基金设立于临港新区,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总经理为杨林。
鸿鹄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国风兴华(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风兴华”)由新华保险旗下新华资产与中国投资于2023年12月共同设立。中国人寿旗下人寿资产各出资500万元共同设立该公司,各持股50%。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基金管理人多为知名私募基金管理人,险资更多作为LP参与投资。 不过,此次设立洪湖基金,保险资金投资机构将担任基金管理人。 与过去相比,直接负责投资运营的情况很少见。
据证券基金业协会信息显示,国风兴华截至目前登记在册的员工共有8名,包括法定代表人杨林、监事关一清、财务总监曲明月等。
《科创版日报》记者从业内获悉,杨林来自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国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从业近30年。 早年曾就职于中国国际期货公司、人保信托投资公司等机构; 2001年5月加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历任风险管理部副经理、办公室高级经理、战略规划部高级经理、总经理助理。 、副总经理; 2014年11月加入国寿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历任宏观策略部副总经理、研究部总经理、股权投资部总经理。
国风兴华合规风控负责人张震也来自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 2017年加入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担任创新投资部高级副总裁。 曾就职于太平洋证券、信达资产、银河证券等。
李杰,国风兴华总经理,来自新华资产管理。 2016年加入新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研究部副总经理,2023年12月出任国风兴华总经理。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曲芳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目前A股估值明显偏低,股指收益率远高于债券收益率,表明已经股票市场长期投资的价值条件。 此次双方共同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应该看好中国股市未来的投资回报率,同时也在探索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市的方式。
福建华策咨询创始人詹俊豪在接受《科创板记者》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都是中国保险行业的龙头企业。 如果共同设立私募基金公司,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此外,设立私募基金也可能是他们进军资产管理领域、多元化业务的一种方式。
两大保险巨头各出资250亿
关于认购资金金额,《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早在2023年11月底,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就公告双方各出资250亿元,资金来源为保险资金,合计500亿元。 、共同发起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公告称,鸿鹄基金存续期为10年,投资范围涵盖上市公司股票、货币市场基金、银行存款、国债逆回购等现金管理投资。 在股票投资方面,基金将选择市值大、流动性好、市场影响力高的优质上市公司。
2月27日,新华保险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申请投资试点基金的议案。
新华保险成立于1996年9月,总部位于北京。 是一家大型全国性人寿保险公司。 目前旗下拥有新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新华居家企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新华卓越健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子公司。 2011年,新华保险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同时上市。
财联社创投频道-智众数据显示,新华保险拥有27只对外投资基金,包括前海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北京红杉赞德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宁波软银稳定成长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 ), ETC。; 共举办公共外资活动24起。 近年来偏向新兴产业。 投资项目包括航天电子、太和新材料、中国微电子等。
最近一次投资是去年11月与中国人寿共同参与亿华录定向增发。 该公司是中国华录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 其主要业务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应用。
中国人寿是国家大型金融保险公司。 目前,集团公司由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投资保险资产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和机构组成。管理有限公司、国寿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2016年,中国人寿收购广发银行,开启保险、投资、银行三大板块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财联社创投频道-智众数据显示,中国人寿拥有境外投资基金76只,公开境外投资事件178起。 近年来重点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 投资项目包括中国电力、大全能源、华电富新、凯盛新能等。
(科创板报记者李明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