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文鸿飞
作为财富管理“主力军”之一的公募基金,尽管总管理规模突破27万亿元、总份额达到26.46万亿元,但在过去的一年里再次跑输大市。 “基督徒”称其为耻辱。 2023年,你持有的公募基金赚钱了吗? 展望后市,2024年投资主线该如何把握? 我们来看看记者的相关调查和采访。
统计:不到50%的基金赚钱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市场基金产品总资产净值27.44万亿元,较年初的25.72万亿元增加1.72万亿元; 总份额为26.46万亿份,较年初的24万亿份增加了2.46万亿份。 另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9日,2023年以来基金发行规模为1.15万亿元,每只基金平均发行份额为9.11亿份。 较2022年初始募集资金近1.5万亿元的水平有所缩水。
尽管公募基金仅从规模和份额上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9日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上证指数全年下跌3.7%; 深证指数全年下跌13.54%。 %; 创业板指数全年下跌19.41%。 在上述市场背景下,主动股票型基金年内普遍表现不佳。 根据2023年度公募基金榜单显示,其中实现正收益的有5085只,占市场总量的44.16%。 单品最高退货率为67.63%。
此外,从股票型基金的表现来看,虽然部分产品表现较高,但整体表现尚未达到预期。 数据显示,近2300只股票基金中,只有92只产品收益率超过10%,其中最高收益率不足38%; 1,855件产品退货率为负,最低产品退货率低于-41%。 在4500多只混合型基金中,只有2只产品的回报率超过50%,87只产品的回报率超过10%,大多数产品的回报率在-10%至10%之间。
除了业绩不佳之外,股息也缩水。 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7日,共有2919只基金年内派息(份额单独计算,下同),累计分红总额2176.62亿元,同比较2022年同期下降15.89%。其中,主动权益类产品的股息总额年内下降更为明显。 281只主动股票型基金分红总额为204.7亿元,较2022年的759.82亿元同比下降73.06%。
投资者称:连续三天大涨,仍亏损20%以上
谈及近一年来公募基金投资的收益和历程,市民冯女士感叹道,“损失巨大”。
冯女士告诉记者,一年来,她通过一次性购买和定投的方式,共投资了18只基金。 为了分散风险,她尽可能分散投资。 据她介绍,她投资的基金包括封闭式基金、新基金、个人养老基金等; 有2022年流行的新能源基金和消费基金,还有2023年流行的黄金主题基金。 基金经理中不乏张昆、冯明远、赵毅、陈浩等“明星”。 同时,她在投资前也进行了尽可能彻底、详细的调查。 但即便如此,自去年4月以来,她的总持仓回报率一直为负。 “截至最新净值日,我投资的18只个人基金的持有收益均为负数,最低收益为负30.97%,最高收益为负6.34%,就连个人养老基金收益也为负数。”消极的。 14.24%,总持有收益仍然在负20%以上。”2023年12月30日,市民冯女士在接受采访时无奈表示,“其实,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因为在2023年的最后三个交易日,A股市场连续三天上涨,其中一天因为大幅上涨而登上了热搜榜。 最糟糕的时候,总仓位收益率超过负25%,其中三只基金的仓位收益率达到了负30%以上。”
事实上,为了增加持有收益,冯女士对去年6月和7月投资的基金布局进行了精细调整:关闭了两只新能源主题基金的定投,并投资了两只新能源主题基金和两只新能源主题基金。金色主题。 基金。 但实践证明,当整体市场不好时,个人微调的效果并不明显。 “截至最新净值日,我投资的两只新基金中,一只仓位收益率为负12.33%,另一只为负12.56%。黄金主题基金的仓位收益率稍好一些,为负7.17%。”她说。
谈起这一年来公募基金的投资历程,冯女士表示,年初的时候,她充满了期待。 她总觉得,经历了2022年一整年的震荡和调整后,2023年市场会有所好转; 就她个人而言,她在投资之前也进行了详细彻底的检查。 但下半年心态恶化,出现了几次大跌。 “我什至想过等市场好转、收入转正,再一一赎回,然后洗手。不过,随着节前市场的好转,我对市场信心十足。” 2024 年再次。” 她笑着说道。
展望后市:这些领域或有良机
经过一年的低谷,2024年哪些行业有公募基金的投资机会? 如何把握投资主线? 投资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接受采访时表示,2024年随着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推进,有相当多的行业具有比较明显的投资机会。 首先,在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背景下,TMT等科技领域2024年有良好的投资机会。其次,近年来海外制造在汽车、机械等领域得到广泛发展。 、家电、轻工、电力设备、医药等领域。 2024年,中国先进制造业将在海外带来理想的投资机会。 三是看好2024年总需求恢复期间以企业软件、交通运输、仓储物流、科技、检测服务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机会。
对于个人投资者如何投资基金,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姜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投资者应综合考虑基金的分红金额和频率、投资策略和业绩、基金公司的声誉和管理水平。和其他因素。 此外,业内人士建议,基金的选择应遵循择优投资的原则,对基金的考察不应忽视其风险控制能力,也不应过分注重短期业绩排名。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