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A股市场波动较大,表现并不理想。 年初上证指数开启了一波持续震荡反弹的走势。 二季度后,该指数重心持续下移,年底仍徘徊在3000点附近。
站在新征程的起点,明年A股市场将如何表现? 对于投资者来说,哪些机会值得关注?
12月6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主办、21世纪经济报道承办、广发基金特别支持的南方财经国际论坛2023年会暨中国基金业年会在广州举行。
圆桌对话环节,前海开源基金投资部总监、首席ESG官崔晨龙,交银施罗德基金研究总监马涛,方正富邦股票研究部行政主管、基金经理乔培涛富达基金多元资产投资策略总监戴敏和弘德基金AI实验室负责人李子昂总结了过去,展望了未来。 双方共同探讨A股市场投资策略,明确2024年市场投资主线。
新能源、AI调整后的机遇
当日下午,五位表现出色的基金业内人士根据各自的能力圈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不同投资风格,对市场进行了研判。
今年以来,新能源板块持续下滑,价格和估值双双下滑。 相关指数方面,中证新能源指数年内跌幅超过30%。
对此,前海开元基金投资部总监兼首席ESG官崔晨龙表示,回顾今年新能源等成长性行业的调整,首先主要是较快增长受到抑制造成的。美国债券收益率加速超预期。
其次,从基本面因素来看,新能源等行业面临短期产能过剩问题。 事实上,在成长型行业,供给往往会创造需求。
展望2024年,崔辰龙明确指出,对包括新能源领域在内的诸多成长性行业的投资表现较为乐观。
一方面,在估值层面,美债利率出现明显拐点。 另一方面,也有人担心产能过剩。 现阶段,行业新产能的建设和投产均已推迟。 此时,供求关系可能处于最宽松的阶段。 随着需求持续增长,供给增速下降,供需关系将回归平衡。
因此,崔辰龙认为,目前位置属于底部区间,可能还会在底部区间波动,但一旦有向上的利好因素,市场就会表现。
作为今年的热门话题之一,AI概念在市场上极为“抢眼”。 弘德基金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李子昂讨论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和未来前景,并提到今年市场对人工智能的关注,特别是对人们的影响,也是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投资非常重要的一年。
李子昂认为,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影响科技和社会革命。 从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来看,比如无人驾驶、同声传译,甚至营销AIGC,它已经开始从非常基础的层面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他预见人工智能将在很多方面支持和增强人类活动。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具有周期性,但即使技术发展遇到瓶颈,新一代技术的出现也会带来更多的应用和改进。 从投资角度来看,李子昂认为人工智能是一个重要的投资领域。 虽然伴随着估值风险和周期性波动,但总体趋势是向上的。 他对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持乐观态度,认为人工智能仍然是重要的技术革命和投资机会。 他长期以来对整个人工智能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拆解三大资产配置方法论
今年以来,A股市场风格快速转变。 在这样的环境下,哪些投资策略会相对更有效呢? 交银施罗德基金研究总监马涛总结分析。 2023年表现良好的策略是对规模和增长有一定的容忍度。 ,转向中小市值公司和稳定成长公司,以及采取多元化的短期动量投资。
具体来说,2023年的显着特点是价格指标普遍疲弱,而实际利率相对较高,这对于国内和国际市场都是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大型企业寻找相应增长点的压力显而易见。 因此,经济环境对于市场的增长型板块来说并不是十分有利,对赛道投资和景气方法论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战略调整可能包括容忍规模下沉,转向中小盘股,或者寻找即使容忍增长也能保持稳定增长的公司。 此外,投资策略还可能包括增加高股息、红利的投资,或者提高投资的周转率,寻找小规模快速爆发式增长的可能性,形成多元化的短期动量投资策略。
在当前环境下,创新方向的投资变得尤为重要。 寻找规模小但增长快的机会,这些企业在达到一定规模之前,短期内对宏观环境并不那么敏感,甚至可以超越供给创造需求的逻辑。 最好这种小规模的快速增长也能解决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比如生产效率、一些颠覆性创新、人类健康等。
乔培涛强调,投资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并讨论了市场估值波动、投资机会和低估值陷阱的概念,以及在不稳定市场中寻求安全边际的重要性。 乔培涛指出,“万事皆有周期”。
首先,在整个投资框架中,一切都是周期性波动的,包括我们所研究的行业标的。 它的景气度、盈利能力、估值等都存在周期性波动。 这种循环规律提供了投资机会。 其次,我们要看到投资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科学性体现在研究方法上,如模型构建、利润判断等,要严谨、科学。 艺术体现在估值方法上,因为市场对同一标的在不同时期的估值可能有很大差异,而这种估值波动提供了回归的机会。
最后,乔培涛提醒,不要因为资产便宜或被低估而盲目购买资产。 他建议投资者关注行业或公司的变化,如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产能或新管理,因为这些变化可能带来投资机会,避免陷入低估值陷阱。 应追求一定的安全边际,尤其是在近两年市场表现不佳的情况下。 通过控制对特定行业的敞口并在挑选股票时考虑潜在的回撤风险,提高对投资回撤的保护。
作为外资公募基金,富达基金今年发行了首只固定收益产品,产品线更加多元化。 富达基金多元资产投资策略总监戴敏认为,在老龄化背景下,养老金资产配置需求不断增加,多元资产配置将在未来投资管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多资产投资刚刚起步,投资者的产品结构呈现“哑铃”状,其中货币基金和高风险股票基金占主要部分。 相比之下,真正的多元资产配置成分占比较小。
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居民养老金资产配置需求持续增长,单一货币基金和股票产品无法满足养老金过程中动态的资产配置需求。 因此,未来资产配置在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领域的作用有望更加明显。 同时,从国际角度看,资产配置工具产品在海外市场表现出稳定运行和持续供应。
他指出了富达基金在多资产投资方面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在退休投资领域。 富达基金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推出目标日期风险下降投资策略并取得成功。 这个策略不仅仅是简单的资金管理,而是涉及到解决方案的研究、资产配置、宏观和战术动态资产配置的理解和研究、工具的选择。 在解决方案方面,富达基金正在与退休目标日期的发明者郑仁元合作,优化其在中国市场的策略。 此外,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将用于优化退休多元资产投资策略,特别是不同经济周期下的资产分配。
戴敏强调了富达作为外商独资基金公司的优势,包括定期与海外团队分享资产配置研究和见解,并利用其技术团队帮助构建多资产投资的系统平台。 富达基金正在丰富产品线,不仅包括股票和固定收益产品,还将提供更多类型的多资产投资解决方案,以满足投资者的实际需求。
把握2024年市场投资主线
对于2024年的A股市场,行业大佬做出了预测。 五星级投资人从宏观经济走势到行业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形成共识,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和思路。
崔辰龙表达了对新兴产业和方向的看好。 虽然近年来不少成长型行业公司股价波动较大,但从基本面来看,这些行业仍然处于快速增长之中。 经过2022年、2023年的估值下调,很多成长板块的估值风险已经降低,这些板块依然保持高速增长。
崔晨龙对明年的投资充满信心,特别是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 他认为,这些投资方向不仅潜力巨大,而且代表着社会未来发展方向和经济转型新增长点。 崔辰龙指出,大多数传统产业的产能已接近“天花板”,未来的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向将取决于这些新兴产业和方向。
马涛建议重点关注大盘资产、对现金流敏感性不如信贷的资产以及可转债资产。
在对2023年底宏观经济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后,他认为存在一些均值回归的机会,特别是考虑到当前实际利率水平较高。 这意味着国内外实际利率下行趋势将产生积极影响,近期部分资产出现走强迹象。 其次,目前收益率曲线相对平坦,这可能为基于收益率曲线回归的策略创造机会。 此外,目前流动性溢价较高。 近两个月的流动性紧张状况可能给大盘资产带来了较大压力。 金融资产供给紧张也是分析的一个关键因素。
马涛预测,如果这些条件独立进行均值回归,2024年的大盘资产可能比2023年的小盘资产有更多的挖掘机会。另一方面,一些现金流对信贷可能不太敏感的行业也可能会出现更多的挖矿机会。值得探索。 最后,还有一些与并购和重组相关的线索值得追踪,而目前未被广泛关注的资产类别,例如可转债,可能是明智的策略。
乔培涛认为,明年可能是温和复苏状态,提供探索产业新周期、顺周期大消费链和出口方向三大主线。 一是实施新产业周期。 在人工智能(AI)和自动驾驶等领域,这些技术已被广泛讨论。 关键在于这些技术能否在明年真正落地并为企业利润(EPS)做出贡献。 第二个最有希望的是经济相关领域的前景。 顺周期、大消费链相关领域因经济波动经历了调整,但随着经济复苏,这些领域很可能表现良好。 第三个方向是出口。 一方面,随着美国可能进入降息周期,全球需求正在复苏。 另一方面,从疫情开始到现在,中国的出口在全球的份额没有下降,出口企业的个体竞争力非常强。 中国手机、汽车等产品成功出口国际市场,也意味着未来更多的行业和产品将具备出口潜力。 相信明年可能会有更好的回报。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戴敏建议重点关注股息稳定的股票类资产。
戴敏提到,不同群体的投资者面临着不同的投资问题。 对于固定收益投资者来说,重点是利率和信用风险管理,以及通过杠杆或信用沉没获得稳定回报的策略。 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要考虑如何度过市场低迷期,以及如何在市场好转时定位自己以抓住反弹机会。 对于散户来说,更多考虑的是如何配置股票和债券。 关于境内股票的成本效益,从历史数据来看,目前境内股票的成本效益相对于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现金流和PE水平处于较高阶段。 在宏观经济复苏状态下,虽然复苏趋势稳定,但结构调整和重大转轨仍在持续,经济增速可能不会像过去十年那么高。 在此背景下,投资者面临的共同问题就是寻找回报稳定的资产,比如能够提供稳定分红的股票资产。
李子昂认为,从历史数据来看,当前市场估值普遍较低,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均衡配置资产。
李子昂指出,每年年底,由于涉及的变化因素较多,评估明年的主要趋势往往是一个挑战。 从历史数据来看,当前市场估值整体较低,处于历史低位区域。 这种情况导致了几个行业根据年度业绩和估值评估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从历史上看,估值连续三年下跌的情况很少见,但一旦出现,盈利良好的股票就会表现出较高的投资价值。 有很多新兴产业值得重点发展,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政策支持产业发展。 这不仅仅是一个短期的问题,而是一个更长期的发展趋势。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些行业可能会提供更高的投资价值。 股权投资本质上是高波动性、高收益的资产,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均衡配置资产。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