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独角兽翻盘!他在表演中摔倒并“抽搐”,据说“就像癫痫发作一样”
来源 |深蓝金融
撰写者 |杨波
竟然有人冒充上市公司高管、知名经济学家进行诈骗!
12月26日,投资者在互动平台询问四维图新(.SZ):有人声称四维图新与经济学家洪浩联合推出“智汇云”交易平台,并承诺80%至90%的收益是否属实?
这么高的回报率,还答应吗?
对此,四维图新紧急辟谣:近期,不法分子通过社交平台分流流量,在“通友APP”上建群,并在群内冒充证券专家或四维图新高管,制作发布“四维图新信息” “股票内幕信息”诱骗团伙成员点击网站链接注册“智汇云”账户,通过承诺诱导投资者离开合法平台买卖股票超高的投资回报。
四维图新提醒广大投资者和网友提高警惕,远离非法证券活动。
“A股地图一哥”四维图新为何成为骗子的目标?
操作凶猛如虎,表演陷入停滞。
仔细想想,四维图新的“概念”多得让人目不暇接。鸿蒙概念、时空大数据、车联网、智能交通、芯片、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只要挑出一个,就足以制造市场炒作一时。
难怪骗子们都想着他。
四维图新成立于2002年,成立之初就获得甲级测绘资质,并发布了第一张商用车导航电子地图,成为国内导航地图的先行者。地图业务是公司的根本。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公司初步完成了从传统地图经销商到智慧出行公司的转型。以“智能汽车大脑”为战略核心,业务从传统导航业务延伸至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汽车电子芯片和位置大数据平台等。
四维图新的质感如何?我们拿起报纸。
2024年上半年,四维图新主要包括智云、智彩、智信、智行四大业务板块,业务收入分别为10.17亿元、2.65亿元、2.53亿元、1.24亿元,占比61%, 16%、15%、8%。
从营收占比来看,目前最重要的是智云业务,即提供高精度地图解决方案。目前,“开城”支持的城市数量已达100个,并与多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整车厂展开合作。或者完成 POC。
其他几项业务的收入都很小。
智能座舱方面,上半年拿下多个新指定项目,并成功为丰田、上汽通用五菱、韩国双龙汽车等国内外整车厂交付项目。
智能芯片方面,SoC产品端,公司新一代中高端智能座舱域控芯片已成功实现量产; MCU产品线实现了功能安全的全面布局,并在客户端实现了功能安全应用。
核心主力是智能驾驶业务,上半年营收仅为1.24亿元。
数据显示,2022年底至2024年6月,公司基于n J2芯片的一体机累计出货量近74万台;公司基于地平线J3芯片的5V5R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已成功量产;公司基于J2芯片的一体机和基于J3芯片的域控制器已获得国内多家领先汽车制造商的正式指定。其中,基于J2芯片的解决方案将于2024年下半年开始量产交付。
该公司推广智能驾驶已经好几年了,但收入还是太少。
无计划的计划盛行,公司感到背后被刺伤
高精地图曾经是智能驾驶行业的宠儿。早些年,高精度地图被认为是车企提升自动驾驶能力的重要条件。
2019年以来,小鹏、蔚来、理想、北汽奇虎、长安维他、广汽等数十个品牌量产基于高精度地图的高速NOA功能,高精度地图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
但高精度地图解决方案存在成本高、更新慢、依赖性强等诸多问题。传统导航地图的精度要求在10米左右。高精度地图的绝对精度和相对精度均在1米甚至厘米级以内,保证自动驾驶的安全。因此,高精度地图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而且更新频繁,让车企苦不堪言。
2023年4月,上海车展前夕,时任华为终端BG首席执行官、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执行官余承东在谈到城市NOA的实施时,表达了对高精地图的不满。余承东表示,高精度地图的成本非常高。仅收集了一两年的上海高精度地图,但9000公里并没有完全覆盖上海。自动驾驶依靠高精度地图很难普及,全国覆盖的成本非常高。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说,更新只允许几个月,但中国的路每天都在修,自动驾驶依赖高精度地图,无法广泛应用……
余承东说的完全正确。
不久前,国家安全部发布公告,揭露了境外公司以“智能汽车驾驶”为名在华非法测绘事件。揭露了这个行业隐藏的危机,引起了广泛关注。当时,四维图新作为中国最大的数字地图提供商,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四维图新不得不紧急澄清!
上述非法测绘事件发生后,高精地图是否安全合规一直存在争议。市场也普遍预期未来测绘信息安全合规监管将进一步收紧。
在种种限制下,从2023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放弃高精度地图解决方案,转向无地图。包括华为、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圆融七星、地平线等。
例如,2023年12月,华为基于ADS2.0的“无地图NCA”系统将上线,以感知为核心,不依赖高精度地图。该视觉方案可覆盖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乡村道路、城市主干道、辅道、支路等多种路况。文杰M7、文杰M9车型的用户实际反馈非常好。
比如,2023年小鹏还在努力实现基于高精度地图的点对点城市NGP功能。仅仅一年后,小鹏就果断放弃了激光雷达和高精度地图。今年新推出的P7+直接采用了城市智能驾驶主视觉解决方案,取得了奇迹般的销售成绩。
如果大家不再使用高精度地图,对于传统地图公司来说就像是“釜底抽薪”。有业内人士表示,地图商靠导航地图赚钱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我的工作就要毁了,我当然不能忍受!
2023年10月,四维图新CEO程鹏批评“无地图”技术路线,称他们“没有地图资质、没有知识产权、不尊重安全”。
“等死”一定会导致死亡;
“找死”,还有胜算吗?
事实上,早在2015年,四维图新就开始布局智能驾驶赛道。然而9年后,由于公司长期积累和研发投入,今年中报智能驾驶业务营收仅为1.24亿元,同比下降13.70%。
具体来说,四维图新2023年营收为31.22亿元,净亏损13.14亿元。其中,仅研发投入就达16.43亿元。程鹏形容今年是四维图新的“低谷期”。
2024年上半年,四维图新营收约16.67亿元,净亏损约3.57亿元。其中,智能驾驶业务仅获得收入1.24亿元,占比7.45%。公司整体仍处于持续亏损状态。
四维图新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研发投入较高。
为了抢占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定点量产机会,四维图新从2022年开始加大对智能驾驶和芯片的投入,2022年研发费用16.52亿元,2023年研发费用16.43亿元。上半年费用为6.51亿元,影响净利润表现。
然而,形势十分紧迫。
四维图新将在2023年下半年的战略会议上决定,重新调整业务方向,转型为智能驾驶Tier1(一级供应商),一切都要服务于智能驾驶业务。
危机时刻,要么等死,要么拼死战斗。
程鹏在今年10月的年度用户大会上表示,“寻死则能突围;等死则必死无疑。四维图新一定要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第一第二”开车。” 。
为此,四维图新不断吸纳智能驾驶团队,如通过招聘、收购、整合等行动。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随着投资的进一步加大,市场上挤满了竞争对手。
如果再失败,四维图新可能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就国内智能驾驶领域常见场景应用而言,有“滴大花魔”(即地平线、大疆、华为和)等几家领先企业。此外,小鹏汽车、小米、百度、文远知行等都有计划,特斯拉的FSD进入中国只是时间问题。
这条赛道可以说是非常拥挤,头型越来越明显。一家地图公司想要成功转型为智能驾驶公司并成为行业领头羊是很困难的。
华为、小鹏汽车、特斯拉都开始采用无地图解决方案,这意味着高精度地图不再是智能驾驶系统的核心,而是退居二线,成为后台支撑的一部分。虽然目前有图像和无图像的技术路线并不能决定绝对的胜者,但已经给四维图新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据悉,四维图新旗下捷发科技目前拥有自研芯片+n ®3解决方案,售价可低于2000元。程鹏表示,体验非常好,价值10万元的车可以作为标配。这个包很有可能会大受欢迎。
无独有偶,不久前,大疆汽车也发布了纯视觉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支持高速公路、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等高端功能。成本低至7000元,不到一部手机的价格。
竞争如此激烈,四维图新还有机会吗?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