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货币政策基调由“稳健”调整为“适度宽松”。从外部看,此次调整顺应了全球流动性环境的变化;从内部看,符合扩大内需、推动物价温和回升、防范金融风险等国内发展需要。可见,此举既必要又可行。将为经济持续向好提供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向市场发出稳定增长的强烈信号,有利于提振信心。
(资料图。新华社发)
新变化:明确支持立场
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鲜明。
——从总量工具看,2月份,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向好的复苏势头,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9月份,为给经济平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两次降准共释放长期流动性约2万亿元。 9月24日,央行行长潘功胜透露,年内可能根据市场流动性状况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至0.5个百分点。
——从价格工具看,7月份央行下调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10个基点至1.70%; 9月再次下调20个基点至1.50%,为四年来最大降幅。今年一年期和五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下降35个基点和60个基点,降幅创历史之最。
——从结构性工具看,4月设立5000亿元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再贷款,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改造的金融支持重点领域装备更新项目; 5月,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动政策落地,支持地方国企收购已竣工未售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加快去库存的商品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黄汉全表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味着明年要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功能,适时调整货币政策。根据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变化等因素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从保持流动性总量充足、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等方面考虑;结构上更好满足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资金需求。
新机制:更完整、更完善
今年以来,新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和传导机制逐步完善。
——明确监管框架的演进方向。 6月,央行明确阐释了未来货币政策框架的演变方向。新的演变方向包括优化货币政策调控的中间变量、进一步完善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逐步将二级市场国债交易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完善精准调控体系等。适当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逐步理顺效率传导机制。明确方向,推动落实。 7月以来,央行有序推进相关工作。例如,7月22日,央行宣布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同日,储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和LPR均相应下调,表明LPR报价已与原中期政策利率(MLF)脱钩。 ,转向更多参考央行短期政策利率,短期与长期利率传导关系正在逐步理顺。
央行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调节传导机制,增强政策性利率权威性,研究适当收窄利率走廊宽度,发出更加明确的利差向市场发出速率控制目标信号。同时,继续改革完善LPR,重点提高LPR报价质量,更好发挥利率自律机制作用。
——逐步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箱。 8月,央行正式启动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目前已连续四个月净购买国债; 10月,首次启动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一系列操作表明货币政策工具箱逐步完善。
央行研究局局长王欣表示,央行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的探索已趋成熟。
新工具:维护金融稳定
今年以来,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不断推出,支持资本市场的新工具尚属历史首次,体现了央行维护金融稳定作用的拓展和新探索。
——推出证券、基金和保险公司互换设施(SFISF)。 10月,央行正式启动金融金融服务基金,初始运营规模5000亿元,将为资本市场提供数千亿元增量资金。随后,央行启动了首笔SFISF操作,额度为500亿元。业内人士预计,央行还将根据市场走势、机构需求等情况选择开展操作的时机,并合理确定每次操作的金额。
“上金金可以显着提高相关机构的融资能力,获得的资金可用于股票和股票ETF的投资和做市,活跃资本市场。”万联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徐飞表示,上金金融有利于进一步撬动机构投资。发挥资本市场的稳定器作用,增强投资行为的长期性和市场的内在稳定性。
央行明确,期限不超过一年,可酌情延长。
——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和再融资。 10月,央行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融资方案,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大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其回购、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初始额度为3000亿元。目前,部分上市公司已积极申请回购增持贷款,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上市公司发布此类公告。
再贷款工具包括股票回购、银行贷款和央行再贷款。
光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央行将积极拓展职责范围,进一步创新金融工具,助力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明年央行还可能参考海外一级交易商授信、定期融券工具、保本债券购买计划等成熟经验,打造多种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超过)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