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繁荣推动寒武纪股价飙升,市值突破2700亿元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文章由雷达财经宏图出品 |编辑:肖飒 |深海

人工智能持续繁荣的背景下,寒武纪股价节节攀升,公司市值一度突破2700亿元大关。

12月19日,在前一日大涨8.34%的基础上,寒武纪股价持续上涨,盘中最高触及654.99元/股,对应市值2734.3亿元。同花顺iFinD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寒武纪创始人、董事长陈天石持有该公司28.63%的股份。按12月19日收盘价计算,其所持股票价值为760.24亿元。

1985年出生的陈天石,被贴上了“天才少年”的标签。 16岁时,他顺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后来他成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31岁“出国”创业,创立寒武纪。

自寒武纪上市以来,2022年其股价徘徊在50元,回顾这一轮暴涨,无疑与踏上AI趋势有关。平安证券研报指出,随着AI模型大规模应用的渗透以及越来越多新场景的不断解锁,AI将逐步走向B端和边缘端,也将不断提出对硬件终端及相关芯片提出新的迭代要求。在此情况下,寒武纪作为AI芯片概念的引领者,备受关注。

然而,对于“看涨”的寒武纪来说,自公布财务数据以来,已连续七年录得亏损。无法走出亏损的泥潭,似乎是寒武纪目前最大的“软肋”。

新的AI之王诞生

科技行业的变革中,新的巨头不断涌现。

公开信息显示,寒武纪于2020年7月上市,发行价为64.39元/股。公司主营业务为应用于各类云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终端设备的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销售等

市场数据显示,近三个月来,寒武纪股价平均每月涨幅超过10%,实现三连跳。长期来看,该公司股价2023年反弹超过147%,今年更是暴涨371%。这样的涨幅在千亿市值以上的公司中并不多见。

人工智能繁荣推动寒武纪股价飙升,市值突破2700亿元插图

综合市场信息来看,催化寒武纪股价上涨的因素较多。首先,早在2022年底,新生力量涌现,人工智能行业迎来拐点。算力芯片概念热门股寒武纪触底反弹,股价随之上涨。

其次,作为人工智能赛道上的铲子卖家,寒武纪被称为“中国的”。英伟达在全球AI芯片领域拥有绝对优势。在其光环之下,寒武纪这家A股市场稀缺的AI芯片公司无疑受到了市场的持续关注。

此外,定制AI芯片巨头博通近期股价持续上涨,总市值超万亿美元,市场上也出现“下一个英伟达”的传闻。这也引起了资本市场对AI芯片技术路线变化的关注,AI定制芯片的市场前景也因此受到资本的高度评价。

据悉,AI芯片架构主要包括GPU、ASIC、FPGA等。所谓AI定制芯片,即ASIC,是指针对特定用户需求和特定电子系统需求而设计制造的集成电路。国内厂商中,寒武纪、云天励飞都选择了ASIC路线。

此外,挂钩多个重要指数也成为寒武纪股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公司不仅是多个人工智能主题指数的核心成分股,还于上月底转入上证50指数和中证A500指数。这使得一些跟踪相关指数的基金被动配置寒武纪股票,增加了市场对其股票的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股价。

从公司内部来看,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寒武纪库存为10.15亿元,较去年底大幅增加。同时,预付款项达到8.54亿元,较去年底增长4.77倍,均创历史新高。新高。

库存和预付款项的大幅增加被视为业务扩张的证据之一。长江证券分析师宗建树等团队认为,寒武纪库存增速及绝对值均创历史高位,或许是因为公司核心AI芯片产品已陆续完成晶圆、封测生产,有望为公司的业绩提供充足支撑。未来业绩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享受这场寒武纪“资本盛宴”,离不开公司创始人陈天石。

以12月19日公司股价计算,陈天石直接持有的约1.2亿股公司股票目前市值约为760亿元,公司总市值达到2655亿元。

连续亏损的悲痛

人工智能繁荣推动寒武纪股价飙升,市值突破2700亿元插图1

不过,股价一路飙升的寒武纪也充满争议。

从基本面看,公司前三季度营收1.85亿元,亏损超7亿元。

事实上,在业绩层面,从披露的数据来看,寒武纪已经持续出现巨额亏损。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3年,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亏损3.81亿元、4100万元、11.79亿元、4.35亿元、8.25亿元、12.57亿元、8.48亿元。 。

高研发投入可以说是寒武纪业绩亏损的重要原因。

2020年至2023年,寒武纪营业收入分别为4.59亿元、7.21亿元、7.29亿元、7.09亿元。公司同期研发费用分别为7.68亿元、11.36亿元、15.23亿元、11.18亿元。亿元,远高于同期收入水平。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27.09%;同期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亏损7.24亿元,同比增长10.31%;同期研发费用为6.59亿元。

截至目前,寒武纪的盈利能力尚未显现。在财报中,公司曾表示,公司尚未实现盈利,并已累计未挽回亏损。主要原因是公司持续对智能芯片产品和基础系统软件平台进行高质量迭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技术领先。大量的研发投入。

除了缺乏利润支撑外,机构还预测公司未来营收增长动力并不强劲。

中航证券近日在研报中指出,由于国产AI算力芯片与英伟达差距依然明显,寒武纪业务主要由国产替代需求驱动,并非典型的市场需求。保守估计公司主要在2024年、2025年消化库存。按照60%毛利率计算,当前库存对应1.015/(1-60%)=25.4亿营收。继续谨慎假设2026年营收增长10%。由于公司业务模式原因,云智能芯片和边缘智能芯片在营收结构中占比较低,且由于基数较小,价格涨跌波动较大。保守假设未来三年年均增长率为10%。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