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符合政策导向和人民群众意愿。然而,北京不少老旧小区土地紧张,无法建设老年活动空间。近日,有市民反映,朝阳区一处设有中央产房的老小区,原来有800多平方米的民生配套住房。然而,几十年来,这些设施的产权几经易手,不再为社会所使用……
居民:民生配套设施产权易手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香君北里社区居民李先生向《问北京》(新京报广播新闻热线)报道称,香君北里是上世纪建成的中心孕妇住房小区,产权隶属于原北京3501服装厂。社区建成时,南、北两侧各有民生配套设施1处,共计800多平方米。但后来,这两块民生用地的产权几经易手,最终无法为社会服务。
香君北里社区位置/百度地图
李先生告诉记者,香郡北里有1500多户人家。根据1983年规划图,南北两侧空地为为居民服务的粮店和副食品店。社区刚建成时曾使用过一段时间,但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陆续关闭。南侧的粮店几经转手,被北京投资集团收购,后成为北京地铁10号线的风口;北侧的副食店现属于朝福集团,目前租给一家医疗机构。
李先生:原来我们社区规划了两个超市,一个叫粮店,一个叫副食店,分别位于香君北里社区12号楼的南北两侧。北侧的大楼是给当时的二商集团,现在叫朝福集团。但交给这家公司后,该公司并没有经营副食品店,一直出租20多年; 12号楼南侧土地,由3501移交给朝福公司。超富公司将其交给首投集团用于地铁维修,现用作地铁通风口。
居民申请的规划图纸上有粮店和副食品店/木子 摄
社区土地紧张,缺乏老年人活动空间。
12月10日,《问北京》记者来到现场看到,南侧原来的粮库一半被地铁10号线的通风口占据,一半被建成停车场;北侧的“主食店”原址现为医疗机构,后门被铁皮封住,小区内无法进入。当时正是中午,不少老人坐在路边台阶上或地铁通风口下晒太阳。李先生说,正是因为社区土地紧张,老年食堂、社区活动中心、养老站都建不了。
李先生:必要的民生配套设施没有提供。没有老年护理中心、老年护理站、社区老年人食堂。国家多年来一直提倡居家养老。哪里可以为老人提供照顾?都被你夺走了。
《问北京》记者还看到,小区内有一栋两层楼房,其中一半是供热中心,另一半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锅炉房北侧还有一间小平房。牌子上写着“党群服务中心”,门是锁着的。李先生说,这个地方原本是一个“老人活动中心”,2018年左右就不再使用了。
供热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共用一栋两层楼/木子 摄
李先生带着记者来到小区西门外,那里有一家由车棚改建的小型生鲜超市。李先生说,两个“民生配套设施”都没有了,这是目前社区唯一的生活超市。
李先生:原规划是300平方米,加上这个副食店,以及我们居民的配套设施800多平方米。最后,你取消了这些功能后,用了一个车棚那么小的面积,建了一个小菜站。这根本不足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
小区西门外,车库改建的生鲜超市/木子 摄
产权转让、公司改制
李先生是该小区的老居民。他说,20世纪90年代左右,为了让管理更加专业化,社区里的粮店、副食店都交给了“朝阳副食公司”。但随着企业改制,这些民生设施并没有起到“保障民生”的作用。
李先生: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无论是朝福公司还是朝阳食品公司,都是经营副食品和超市的。但朝阳区副食品公司改制并转为国有资产。他将朝阳区副食品公司改为朝福公司,并改了“福福”二字。改造后不再从事相关经营,所以大概是在90年代(上世纪),(配套设施)第一次对外出租。
“三供一业”改革部分空间尚未交出
李先生表示,他已向有关部门反映场地不足的情况,希望将社区卫生站右侧的小平房改造成老年活动中心。他得到的答复是,“三供一业”改革后,物业服务移交给了“三供一业”,但小平房的产权并未转让给第三方公司,因此物业无法转让。随意征用。
李先生:我们小区是3501厂的员工宿舍。3501相当于一个产权单位。我们进行“三供一业”改革,就是说国有资产必须与产权功能分离。比如我们小区的供水、供热、供电“三供”,还有物业,都要交给专业公司,所以物业管理这方面我是不关心的。锅炉房(北侧平房)的也是民生配套设施。按理来说,“三供一业”应该交给物业公司,但据说这个地方还没有移交。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右侧的小平房/木子 摄
居民生活设施的变化是否不知情?
李先生表示,原计划是为了“民生设施”,但现实中也有“民生需求”。为什么作为居民的他们对这些“民生设施”的变化却浑然不觉?
李先生:不知道什么时候规划变了,也没有征求居民意见。因为你是在住宅区,你把人们的配套设施变成地铁、公共服务设施,那么你就应该征求居民的意见。这是其中之一。其次,如果居民都同意我们把公共交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那么你们规划部门应该给我们规划一个类似的区域。您不能取消我们的功能然后忽略它们。这也是不对的。 。
业主:已出售两块地
对于上述情况,《问北京》记者首先致电该小区业主北京3501服装厂有限公司物业部门进行核实。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历史原因”,这两块土地的产权已经转移,原来办理相关业务的人已经退休。他们无法解释其中的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两块土地已经不再属于三无所有了。零一管理。
3501:那两个产权肯定不是3501,不过这件事很早了,负责人可能已经退休了。
社区:产权变更程序合法
该社区所在关北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虽然无权查看相关信息,但产权变更程序合理合法。
社区:我们刚才询问了区(规划部门),他们没有找到这个信息。他们做了改变还是什么?这些档案都在城市里,我们看不到。我们的权限比较低。反正今年有手续,京头(地铁)有手续,朝福也有手续,所以它们的使用是合理合法的。
李先生表示,他还给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朝阳分局打电话询问此次变更用途是否合规。当时,规划局工作人员回应称,北侧空地用途没有变化,南侧规划已修改。
李先生:监委朝阳分局告诉我,这个地方是商业性质的。无论是超市、教育培训机构、还是医疗机构,都是商业性的,所以其本质并没有改变。至于地铁口,他们说规划变了,所以就规划成地铁口了,说现在是地铁了。
民生配套设施的用途发生了变化,但周边居民却浑然不觉。对此,关北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这也是市场规则所致。
关北社区:我们实在是忍不住了。现在人都富起来了,有根就有用的权利。现在是市场经济。说白了,这些员工要吃饭,所以他们就得把这个地方租出去,赚钱给员工发工资。
图中的红色建筑是原规划中的“主食店”,现为医院/木子摄
社区:同情人们的需求
社区还有其他空间可以用来建设养老院、社区食堂等民生设施吗?关北社区工作人员表示:
社区:事实上,人们想要这些东西,我们也有同样的感觉。对于附近的人来说,如果我楼下有一个卖菜的就好了,但是现在土地就这么多了,已经不能种了。这片土地,这片土地,它已经变成了别人的了。民生设施问题已经持续了很多很多年。我们只能拭目以待,看看哪一块,比如哪一块又被出租了,哪一块政府能不能征用。但这很难说。他们都是未知数。
业主:已协调活动用地
3501服装厂工作人员表示,李先生之前提到的“闲置”平房,其实是作为党支部活动基地使用的,只是不用的时候就上锁了。
3501:因为2018年房产交接后,我们公司就不能再承担这些社会职能了。我们就是希望国有企业做好主业。不过,严格来说,这个房子也是为居民和退休员工提供服务的。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社区此前已经反映了居民的相关诉求,正在协调周边是否有空置土地,但目前还无法给出准确答复。
3501:办公室联系了3501工厂,因为说到房产,很多事情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具体细节我现在还不能告诉你。方向已经有了,但我们要看看如何去做。
改革提高了市场效率,但实际上挤压了社区居民的空间。居民恢复民生配套的诉求不能因为“历史遗留问题”而受到阻碍。改善民生也是改革的应有之义。 《问北京》将持续关注后续进展。
小问题
民生设施屡遭“出售”
老社区的老人
如何快乐地享受居家养老?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