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融已成为当前金融工作的目标和主线之一,是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着力点。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方面做好“五篇大文章”; 2024年7月,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扩大年金制度覆盖面,促进个人养老体系”凸显了当前形势下养老金业务的战略意义。
作为我国最早参与养老金制度设计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是养老金业务的中坚力量。第一支柱领域,商业银行充分发挥基本养老保险和全国社保基金托管职能;第二支柱领域,商业银行推动年金制度覆盖面不断扩大,提供托管、账户管理、托管、投资管理等一揽子年金管理服务。服务;第三支柱领域,商业银行积极履行资本项目开放银行职能,打造全生命周期金融产品货架,打造一站式综合个人养老服务平台。
2017年,中国银行业协会养老金业务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了《养老金业务理论与实践》,该书立足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进程和养老金市场化探索实践管理。它介绍了理论和实践。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后,赢得了读者的信赖。近年来,监管政策不断更新,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委员会再次组织各会员单位编写了《养老金业务理论与实践(第二版)》,以适应养老金业务政策和市场变化,促进从业人员提高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
重印本共16章,近40万字。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原创性。本书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来银行业第一本关于养老金业务的理论与实践书籍。这对于养老金金融来说非常重要。这篇大文章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二是具有系统性。本书系统阐述了国内外养老金制度的理论、业务现状和经验,全面介绍了年金信托、会计、托管、投资管理、风险管理以及个人养老金制度和实践。本书结构完整、逻辑严密。三是实用性。本书编委会成员大部分是商业银行专家和骨干。他们坚持理论和实践。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该书的再版得到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的指导。清华大学杨延绥教授亲自参与撰写。中国银行业协会养老金业务专业委员会组织各会员单位共同努力,以中国银行为牵头单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积极参与,最终形成了集体智慧的结晶。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