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其董事长常敬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沙漠越野”视频,在公司Q3净利润大幅下滑后被网友指责“不务正业”。
随后,有关人士回应称“现在是四通石的战略转型期,希望投资者能够对四通科技多一点耐心”。此举不但没有让大家买账,反而火上浇油。 “石头科技董事长套现九亿,然后回应。” “建议投资者保持耐心”成为热门话题。
随着事情愈演愈烈,该公司不得不回复媒体,表示外界对董事长讯息的解读存在一定的误解。但这一解释仍未能被大多数人接受,导致近期四通科技股价频繁波动。
难怪大家都不满意。石头科技今年的表现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财报显示,石头科技Q3净利润为3.5亿,同比下降43%。
曾经的行业“老大哥”科沃斯也表现不佳。 Q3净利润604万,同比下降69%。如今,科沃斯和石头科技的市值已分别跌至290亿和402亿,较2021年千亿市值高点下跌80%和60%。
“扫地机器人”净利润为何同时大幅下滑?扫地机器人生意已经不赚钱了吗?
可以卖,但很快就会停止上涨。
近两年,一些用户因扫地机器人无法准确识别障碍物、无法清除顽固污渍、需要手动更换水箱等问题,批评扫地机器人是智商税。再加上2018-2020年连续三年高速增长,洗地机快速增长,扫地机器人出现后,不少人感觉扫地机器人市场降温,“卖不动”了科沃斯和石头科技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
能不能卖主要看收入。从Q3营收来看,这两家公司的波动并不大。科沃斯营收32.5亿,同比小幅下降4.06%,四通科技营收25.9亿,同比增长11.9%。也就是说,还可以卖,但是快要止涨了。
虽然两家公司没有透露具体的销售数据和平均采购价格,但从一些第三方报告中可以看出行业趋势。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扫地机器人行业市场前景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19-2020年是扫地机器人快速发展阶段,零售量超600万台单位,后来销量就出现了下降。去年市场回暖,全年零售量达到458万台,同比增长4%。
分析师还预测,2024年中国扫地机器人零售量将继续上升,达到525万台。
具体来看Q3,奥维云数据显示,7、8、9月扫地机器人月销量不仅同比增长,平均购买价格也连续三个月上涨。 9月线下均价达到4762元。
据“焦点一号”与用户的沟通,对于想要解放双手的家庭群体、单身群体、养宠物群体来说,扫地机器人还是有一定市场的。
他们普遍认为扫地机器人最大的问题是不够智能,但优点是可以满足基本的清洁需求,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
青青是一位90后妈妈。她家里有两个孩子,一日三餐吃完地板就脏了。在使用扫地机器人的过程中,她经常遇到顽固垃圾清理不干净,需要手动二次清理的情况。但她表示,自己对清洁度的要求没有那么高,能够清理较大的纸屑、头发、食物残渣,对她帮助很大。
小孟是一名单身农民工,在北京租了一套只有40多平方米的公寓。小孟觉得扫地机器人也适合小户型。 “家里小东西很多,很多角落、缝隙里都藏着头发、灰尘,扫地机器人可以清扫床底下等角落。”
今年双11期间,维维新买了一台扫地机器人。主要是想用它来清理猫毛,就带着猫毛去实体店测试了一下。最后买了一个带理发功能的扫地机器人。 VV发现,这台机器确实实现了厂家承诺的滚轮不会被毛发缠住的承诺,但使用几天后,里面的其他轮子都被猫毛粘住了。不过,她仍然会坚持每天使用,“毕竟扫地机器人可以帮我清理80%的猫毛和猫砂。”
不难发现,尽管扫地机器人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但用户对扫地机器人的需求依然存在。而且,近两年来,其整体销量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依然保持着小幅增长。扫地机器人公司Q3净利润暴跌,不能全怪用户。
销量在上升,为什么不赚钱?
销量、单价都在上涨,但扫地机器人企业利润为何却直线下降?
科沃斯给出的解释有三个方面。一是、Tenco品牌旗下多款新品开启预售,公司加大市场费用投入;二是与去年相比,新品销售主要在四季度交付;第三,海外滞销品加速淘汰导致毛利下降。
第一点很容易理解。第二点意味着新品销售集中在第四季度,但研发费用和营销费用已经花掉了。第三点,就是把一些难销的产品推广到海外,会导致降价。赚更少的钱。这也反映在财务报告中。科沃斯第三季度毛利率为“46.82%”,同比增长0.9%,但环比下降4.23%。
石头科技给出的理由比较简单。主要原因是第三季度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市场拓展,推出多款新产品,相关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增加。
他们提到的共同点是,他们花更多的钱推出新产品并寻找更大的市场。这不得不说明扫地机器人行业的特点。
知名扫地机器人公司员工王晓明告诉《焦点一》,在家电行业,很多产品遵循82法则,即前两家大公司占据大部分市场,其他小公司占据大部分市场。中型企业瓜分剩余股份。但扫地机器人却不然。目前国内几家知名企业市场份额相近,竞争激烈。
家电市场零售研究公司GfK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扫地机器人线上市场份额中,科沃斯占30.5%,追米占20.4%,石头科技18.8%,云鲸14.4%,小米则为 9.1%。纵观洗衣机赛道,老大哥海尔2023年全年份额高达47.5%。
“在各家公司没有绝对的市场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一旦一家公司推出一项新技术,并提供离线安装等优质服务,就可以在市场上快速传播,该技术将成为未来的主流技术主流卖点。”王晓明说。
因此,当市场份额相对均衡时,各公司都非常重视新产品的推出。今年也被称为扫地机器人的“内卷年”。
科沃斯、石头科技、追米、云鲸、小米等今年都推出了不止一款新品,而且价格也不低。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四通科技,前三季度推出了8款产品,数量是去年的两倍。
奥维云网推广的总数据(奥维云网通过监测分析得到的综合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龙头企业发布的新品数量远远超过去年同期。价格方面,3000元以下的新品并不多。 ,3500-4000元成为核心,5000元左右的高端产品已全部完成。看得出来,公司也想通过高价产品来提高毛利率。
图为北京某商场展示的小米扫地机器人新品“Fix Focus One”
新产品推出速度过快的直接后果是研发和销售费用的增加。
今年前三季度,科沃斯成本从100亿下降到96亿,但研发费用却有所增加,从6.05亿增加到6.57亿。石头科技的成本从43亿增加到56亿,研发费用从4.48亿增加到6.4亿。
不仅是今年,近年来两家公司的研发费用不断上涨。
科沃斯2021年至2023年的研发投入分别为5.49亿、7.44亿、8.77亿。今年前三季度达到13.37亿,已经超过前三年。石头科技也以类似的速度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分别为4.4亿、4.89亿、6.19亿、6.4亿。
我们来看看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主要用于新产品的推广。前三季度,四通科技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6%至1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2%。
尽管科瓦奇前三季度销售费用同比下降,但方正证券研报显示,科瓦奇Q3单季度销售费用率为36%,同比上升2.97个百分点。
频繁新品推出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库存积压。
财报显示,科沃斯前三季度库存增至33.97亿元,同比增长19.27%。 Wind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科沃斯库存周转天数持续增长,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140.96天增加到第三季度的159.75天。
石头科技也是如此。前三季度库存达到17.19亿元,而2020年至2023年前三季度分别为3.81亿、5.96亿、6.94亿和9.28亿。前三季度存货周转天数从2020年的55.7天增加到2024年的110.55天。
但在消费者普遍认同“买新不买旧”的扫地机器人的当下,却没有人敢停止推广新品。这也意味着更大的投资和日益摊薄的利润。
扫地机器人,未来在哪里?
回顾这些年,扫地机器人市场历经坎坷,企业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2016年国内扫地机器人销量仅为274万台。随后一路飙升,在2020年达到顶峰,销量高达654万台。也让科沃斯、石头科技、追米等公司走红。科沃斯和四通科技2021年市值达千亿。
但后来扫地机器人市场红利消退、洗地机的出现以及外部消费环境的变化导致行业销量下滑,去年才慢慢恢复。
注:数据来自奥维云网、中商产业研究院,为2024年预测销量。
如今,扫地机器人企业正在走两条路。一方面,他们通过推出新机型,不断提高核心业务扫地机器人的市场份额。
从目前整体情况来看,这一波推出的新品在用户心目中还没有完全形成绝对的差异化。
王晓明告诉《定焦一》,虽然各家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但电路算法、视觉算法、芯片算法等核心软硬件存在差异,但都不大。这些技术要么是自主开发的,要么是外包的。各公司主要侧重于功能上的微创新,并不完美。
比如在新技术方面,追米今年发布了一款搭载仿生机械足越障技术的扫地机器人,现在各家企业纷纷效仿。
不过,“Fix Focus One”向某品牌线下工作人员咨询时,对方表示,不少客户在使用过程中反映,这类机械脚和机械臂容易损坏,方便性还有待观察,所以他们就这么做了。不大力宣传这一点。一个卖点。
AI智能是今年各企业推广的重点。
王晓明表示,这两年扫地机器人的智能化提升非常快。配备AI后,绘制的房屋保洁平面图更加详细;呼叫响应更加及时,有的甚至可以识别方言和手势引导。他觉得扫地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已经达到80%,去年还在60%左右。
但在使用过程中,部分消费者仍感觉扫地机器人不够智能。
VV表示,自家的扫地机器人也号称有AI功能,但根本无法识别地毯。她设置了不允许扫地机器人的拖把接触地毯,但结果并没有起作用,而且它也无法识别一些猫玩具和其他小玩意。机器经常推着猫的水碗在房子周围走来走去。
另一方面,企业也在寻找第二业务。比如石头科技找到了洗衣机,科沃斯和追米一致选择了割草机,同时都在开拓海外市场。
海外市场或将是扫地机器人企业未来的重点。
2018年前后,石头科技、科沃斯、追米科技等公司开始向海外扩张。但当时国内市场仍是主力。去年,不少企业加速海外团队扩张。
目前,中国扫地机器人已经在海外占据了一席之地。
IDC数据显示,今年Q1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出货量前十企业中,中国企业有八家,包括石头科技、科沃斯、追米、小米等,但排名第一的是海外。到了第二季度,石头扫地机器人就超越了它,成为首个在智能扫地机器人市场上登顶的中国厂商。
但这并不意味着赢得海外市场并不困难。与国内市场相比,海外市场更为复杂。不仅需要面对政策、运输成本、汇率、产品本土化等问题,销售渠道拓展的难度也限制了各家企业的销售。生长。
据了解,国产扫地机器人主要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销往海外。目前中国企业的产品主要集中在线上,扫地机器人品类非常注重落地体验和售后服务,因此想要占领更多的海外市场。为了获得市场份额,各家企业还需要进军大型商场,加速线下门店的开设。
例如,去年石头科技与美国大型零售商合作。今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20%,达到4.7万辆,这也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销售费用。
无论是国内产品卷入,还是海外线下发展,扫地机器人企业都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好在Q4是扫地机器人的旺季,销量会好很多。王晓明预计,随着四季度双11促销以及国家家电补贴政策的推动,扫地机器人的销量将会激增。以他的公司为例,Q4的单月销量是Q3的三倍。
每家公司年底能否扭亏为盈,就看这最后一个月了。
*标题图片来自。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使用王晓明笔名。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