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由雷达财经宏图出品 |编辑:肖飒 |深海
关注A股市场的人应该注意到,安徽大亨朱世辉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资本玩家。
11月29日,万业企业、上工申贝双双复牌,并公告股权转让事项。其中,广州先锋烈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锋烈宇”)和先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锋科技”)通过受让给万业企业间接控股股东上海宏天源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宏天源合伙企业”)间接控制公司24.27%股份的投票权,为万业的实际控制人企业变成朱世辉。
同时,上工申贝还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普克菲人的间接控股股东洪天源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正在筹划产权份额协议转让事宜。相关股权变更完成后,领先科技和领先猎雨将持有洪天源合伙人。天元合伙企业持股100%,从而间接控制上工申贝第一大股东。
先锋科技、先锋烈宇均为朱士辉实际控制的公司,上述转让交易总价款为24.97亿元。雷达财经注意到,朱士辉于2019年4月接手中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后更名为广智科技,首次涉足A股市场。不久前,广智科技启动了收购朱士辉核心资产领航电气科技的交易计划。
广智科技曾透露,朱世辉是安徽蚌埠人。毕业于广州外国语学院。早年在广东省对外经济发展公司工作。后来他经商,涉足零星金属行业。 2003年,他在广东清远创办广东先锋。薄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锋薄材”),随后又成立了先锋科技、先锋电气科技等多家公司。
近年来,“先锋制度”迅速崛起。朱世辉甚至在2024年首次登上胡润富豪榜,以90亿元的身家排名第576位。
值得注意的是,朱士辉及其控制的公司曾一度挪用非经营性资金,引发监管干预。
耗资25亿元一石二鸟
通过控股万业企业,一举成为上工申贝第一大股东,朱世辉有望“一石二鸟”。
11月28日晚间,万业企业公告称,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宏天源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上海宏天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天源管理”)与领先企业签署产权股权转让协议。烈宇与领先技术。根据协议,宏天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人上海申宏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宏源管理”)与先锋烈宇等11家有限合伙人签署了产权股权转让协议。
公告显示,上海普科为万业企业的控股股东,宏天源共同持有上海普科51%的股份,为上海普科的控股股东。
宏天源管理持有宏天源合伙企业16.45%股权,并担任执行合伙人;沉宏源管理人持有宏天源合伙企业11.07%的股份,并担任有限合伙人。
本次股权变更后,宏天源管理、申宏源管理不再持有万业企业股份,普科投资仍为万业企业控股股东。先锋科技和先锋猎羽将持有洪天源合伙企业100%的股权,并间接持有普尔科投资51%的股权,从而间接控制万业企业24.27%的投票权。
根据协议,宏天源合伙企业全部股权转让交易总价为24.97亿元。本次交易为间接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不涉及要约收购,不构成关联交易。
天眼查App显示,领航科技成立于2011年,由朱世辉全资拥有;领航猎鱼成立于今年10月,股权穿透后也由朱士辉实际控制。由此,股权转让完成后,万业企业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朱世辉。
中报显示,万业企业主要经营两项核心业务。一方面专注于集成电路核心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另一方面是现有房地产业务的出售和处置。
公司旗下科世通、嘉芯半导体主要从事集成电路核心设备业务。其中,凯世通核心设备业务是以离子注入技术为核心,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高端离子注入机项目,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领域。
嘉芯半导体的产品范围涵盖刻蚀机、薄膜沉积、快速热处理等多个类别的半导体前端设备。
公司房地产业务目前主要为车位及现有房产的销售及运营。没有新的住宅开发项目,已进入最后阶段。
对于此次收购万业企业的目的,先锋科技表示,将充分发挥资金优势和产业优势,支持上市公司现有主营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优化上市公司产业结构,培育新企业、新产业。并尝试提供支持和赋权。
同时,由于宏天源合伙企业此前通过普科飞人、上海普科间接持有A股上市公司上工申贝8.52%的股份,上述股权变动后,领先科技、领先猎宇将持有宏天源100%股权。合伙。 %股,并通过普尔科飞人、上海普尔科间接持有公司A股6078.9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52%。
上工申贝主营业务为缝制设备和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业务还涉及汽车内饰件、商贸物流等领域。对于股权变更的目的,先导科技表示,是基于对上市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和价值的认可。
安徽富豪朱士辉
他投入了近25亿元进行资本运作。朱世辉花这么多钱到底是什么来头?
广智科技曾透露,朱世辉是中国公民,安徽蚌埠人。毕业于广州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学历。 1993年至1996年在广东省对外经济开发公司工作; 1996年至2003年就职于广州住友商事株式会社。曾担任产品经理。
南方日报曾报道,在两家公司工作期间,朱世辉接触了硒、碲等化学元素,发现国内材料行业面临“卡脖子”问题。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的许多公司掌握了高纯度分散材料。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提纯、生产等核心技术,他不甘心,决定到海外创业。
1995年,朱士辉成立先锋科技集团,涉足硒、碲等分散金属材料行业。然而,公司一开始的发展状况并不好。
直到2003年,朱士辉才正式脱离原单位,将创业团队和生产设备搬到广东清远,成立了先锋稀有材料公司。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零散金属的回收提纯,他由此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当时清远的各种要素成本比广州低,为新兴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对创业企业更具吸引力。
以相映稀材为基础,朱士辉不断拓展自己的经营版图。 2005年,翔鹰稀材购买了原来租用的10亩土地。 2014年与比利时优美科合资成立ITO(氧化铟锡)标的清远工厂; 2017年完成对优美科ITO业务的全资收购。
官网介绍,领航科技集团立足分散金属、先进材料和资源回收业务,重点布局下游器件、模组、系统等领域。其产品应用于半导体、微电子、5G、光学通讯、光伏等行业,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大型ITO旋转靶材国产化的供应商(G11),全球三大红外材料供应商之一,化合物半导体衬底产品核心供应商。
此外,朱世辉也很早就尝试涉足资本市场。早在2012年,他就牵头尝试公司在创业板上市。但由于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证监会并未批准公司的上市申请。
到了2019年,朱世辉将实现“曲线上市”。当年4月10日,中国飞机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拟发生变更。杨志峰拟将其持有的620万股(占总股本的6.83%)转让给朱士辉粤投,并仍持有。剩余1,860万股(占总股本的20.5%)的部分投票权委托给粤海投资。
本次股权变更后,粤邦投资直接持有公司6.83%的股份,实际拥有上市公司27.33%股份的投票权。粤邦投资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朱士辉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
至此,随着中国飞机制造集团公司“易主”,朱世辉掌控了第一家上市公司,随后更名为广智科技。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初,广智科技发布公告称,安徽广智多次通过第三方提供资金供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公司使用,造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累计金额8.31亿元。据此,中国证监局作出行政监管措施决定。
广智科技上演“蛇吞象”
近年来,朱世辉在A股市场异军突起,成为资本运作频繁的“资本新贵”。
今年2月,朱士辉领导的领先电子科技集团宣布启动IPO辅导。但到了9月底,广智科技发起了一场“蛇吞象”式的关联并购,交易金额可能超过200亿元。收购对象为立鼎电子100%股权,交易对方为立鼎稀材等55名股东。 。
2024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显示,领航电子估值为210亿元,远高于广智科技目前市值。因此,外界也将此次重组称为“蛇吞象”。
据广智科技11月14日公告,本次交易涉及的尽职调查、审计、评估或估值工作正在进行中。
事实上,朱世辉控股广智科技后开始运营,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资料显示,中国民航上市时的主营业务为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及机加工件的生产、研发和销售。但公司2017年、2018年利润大幅下滑,2019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亏损1.12亿元。元。
在此情况下,2020年初,中国飞机集团宣布与铅薄材成立合资公司——清远中机技术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安徽中飞集团和安徽中飞技术有限公司。这家合资公司专注于光学材料和光学元件。器件、红外光学元件等的开发和生产
至此,中国民航实现了高端铝合金材料、红外光学和激光器件的双主业。因主营业务发生变化,中航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名称将于2021年11月24日起变更为广智科技。
然而,经过一番筹划,广智科技的财务状况却持续恶化。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广智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24亿元、9.36亿元、10.11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000万元、-1.14亿元、-2.41亿元。 ,收入持续增长并不增加利润。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亏损势头未变。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9.55亿元,同比增长32.45%;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亏损2530.48万元。
广智科技的资产负债率也常年处于较高水平。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2年为89.84%,2023年为98.07%。幸运的是,今年三季度末下降至78.24%。 Pilot 的运营状况目前未知。资产注入能否提升广智科技的盈利能力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