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90%!新高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自9月24日A股市场爆发以来,债市指数一度出现年内最大回调,市场大幅下跌,债券产品市场出现负反馈。随着近几日债市企稳回升,目前90%以上的债券型基金已收复失地,基金净值再创新高。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市场基本面逐渐企稳,股债拉锯效应、新理财规模淡季等因素对债市的影响减弱,短期债市强势或仍将持续。继续。不少基金管理人也通过优化投资策略、调整仓位、换股等方式,有效控制了净值回撤。
90%以上中长期债型基金净值再创新高
截至11月29日,自9月24日上市两个多月以来,中债-总财富(总价值)指数累计上涨0.27%,并收复年内最大回撤幅度1.32%。
在此背景下,市场1917只中长期债券基金(不同份额合计)净值再创新高,占比达94%。
其中,博时安诚3个月、鹏华双吉红180天持有等多款产品收益率较高。虽然出现了一定的回调,但很快就收复了失地,净值再创新高。
谈及上述现象,永盈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助理卢启廷表示,9月24日政策密集出台后,债券市场因风险偏好回升而承压,回撤的债券基础净值。随着股债投资者情绪回归理性,债基债端逐渐企稳或部分回购,债券收益率出现修复性下降。
兴业银行基金固定收益基金经理、信用评级团队负责人王申也分析,今年9-10月债市回调,一方面是季节性因素所致。 2018年至今,9月、10月正处于理财新规模的高峰期。淡季期间,信用债市场容易出现波动。另一方面,由于今年9月份政策频繁变化带来的股票和债券拉锯效应,大量债券基金被赎回。随着10月下半月理财规模恢复平稳增长,基金赎回结束后,信用债配置需求回归,信用利差开始压缩至合理水平。
提及往年的机构行为,王沉认为,今年12月和明年1月通常是各类金融机构的除夕配置时间点,存在“跳市”的可能性,这将有助于当前市场继续。
鹏阳春明基金经理管悦表示,9月底至10月初债券市场出现明显下跌。债券收益率大幅波动后,可谓“物有所值跌出”。机构加大配置,投资者担忧“债市负反馈”。 “也有明显缓解,流动性风险得到修复,债券市场企稳回升较快。
关跃认为,债市下一步走向需要关注年底重要会议和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当利率接近关键点时,可能会再次出现。然而,在债务削减和债务削减成本的背景下,利率正在下降。目前这一趋势还没有明显改变。
民生加银基金经理裴玉祥也认为,债市复苏趋势有望持续。当前经济基本面依然疲软,政策对经济的提振作用尚未充分显现,这为债市持续走强提供了一定支撑。加之全球降息浪潮,我国货币政策也存在宽松空间,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债务多头的预期。
先锋基金债券投资部助理总监、基金经理石东也总结道,9月底债市调整的主要原因是股市快速上涨带来的股债拉锯效应。随着第一波大幅上涨的结束,股市进入了结构性分化的行情。加之央行坚定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态度,年底装备不足的机构重新入场,以及国债发行担忧的减弱,债券市场逐渐收复失地。
“未来股市可能进入震荡上行的慢牛市,股债拉锯效应对债市影响减弱;同时,在财政政策背景下,中央银行仍需配合维持宽松的流动性,短期债市或仍将强势延续。”石东说道。
多策略控制回撤
在股债两个多月的拉锯效应中,债券型基金一度面临负面反馈。不少基金管理人还通过降低杠杆、缩短久期、优化仓位类型等策略,有效控制了产品回撤。
东海基金表示,本轮债券市场负面反馈期间,公司产品总体未受影响。在前期将信用利差和期限利差压缩至历史低位的过程中,公司投研团队分析判断,资产性价比下降,流动性减弱。基于产品定位,公司提前开展了降低投资组合久期、降低杠杆、新增近期到期资产等操作。
“事后看来,上述操作有效避免了本轮债市回调。在市场回调期间,由于我们产品回撤小、修复速度快,甚至出现了持续的净申购。”东海基金相关投资研究员表示。
陆启廷也坦言,在债市大幅波动期间,部分机构一方面抛售债券以应对即时赎回,另一方面为应对非理性情绪带来的市场上行机会,也增持债券。他们持有的机构基金。 。我们的投资组合减少了投资组合久期和杠杆,努力控制回撤,并考虑增加高流动性资产的配置比例。
管跃还表示,目前投资者持有债权基金的意愿仍然较高,但如果股市再次爆发,不排除股票和债券的拉锯效应带来的短期波动。从行业反应来看,债券久期中心已从年内高点回落,基金经理也会关注仓位的流动性。
在投资策略上,他会在选择证券时控制比例和久期,在利率快速下跌时适当缩短久期,并增加左侧投资组合的流动性,以达到控制回撤的目的。
除了优化投资策略外,部分机构还开展资产置换,将投资组合重点转向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
史东表示,在负面反馈压力下,我们及时降低债基杠杆和久期,优先出售流动性较弱、资质较差的品种。当市场稳定时,我们优先选择低利率债券和高等级信用债。
一位银行业公募基金经理也向记者表示,企业债基金此前曾面临资金赎回压力,但赎回情况可控。为应对赎回压力,公司投研若预测投资端可能面临上行风险,将考虑缩短久期,增加波动性较小的利率债配置;渠道端,及时安抚客户情绪。加强沟通,安排直播等投资教育工作,尽力调控市场情绪,维护负债端稳定。
2025年债券市场仍有机会
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文静
近期,10年期、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震荡下行,债券市场明显复苏。 11月29日,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创下2.02%的历史新低。与此同时,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再创新高,一度触及107.305元。
展望后市,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预计2025年债市将震荡,下一步将关注重要会议和央行操作。从经济基本面来看,宏观经济仍处于复苏阶段,长期对债券市场较为有利。可以关注中短期信用债、中长期利率债等投资价值。
预计2025年债券市场将出现波动
目前,债券市场已收复失地,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再创新低。对于后市,多位公募人士表示,2025年债市仍有机会,或可能在经济现实与预期中反复波动,应关注波段交易机会,提升收益。
先锋基金债券投资部助理总监、基金经理史东表示,当前国内经济仍处于弱势复苏态势,预计下一步稳增长稳增量政策将继续出台实施年。明年债券市场可能在经济现实与预期之间波动,波动性可能加大;同时,利率目前处于较低水平,交易价值高于配置。未来,债基管理将更加注重组合头寸的流动性管理,以应对市场的未来。潜在的大幅波动,另外,加强市场研判,捕捉波段交易机会,以获得超额收益。
“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政方针没有改变,经济转型的根本格局对债券市场相对友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所需的货币金融环境也有利于债券市场预计2025年债券市场将出现波动,策略上,2025年我们将以票面利率为基数,重点关注波段交易机会,提升收益。”鹏阳春明基金经理管跃表示。
民生加银基金经理裴玉祥认为,2025年债券市场依然存在机会,从经济基本面来看,宏观经济仍处于复苏阶段,这对2025年债券市场较为有利。长期。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短期内不会改变。供应高峰已过。后续发行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可能会对债券市场造成一定扰动,但不会影响中期收益率下行趋势。债务型基金的资产配置策略基于对利率走势的判断,适当延长久期有助于提高收益。
基于债市供需关系、基本面预期等,东海基金提醒,当前债市具备继续上涨的基础。但在当前经济背景下,逆周期调节政策逐渐增多,加上海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复杂性,无疑将对债券市场的“牛市之路”造成扰动。
可以关注中短期信用债、中长期利率债等。
在近期股市重回波动、债市上涨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的需求和投资策略也在发生变化。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银行间负债成本下降、债务叠加的背景下,高息资产的资产荒逻辑再现,机构投资者近期债券交易情绪良好。投资策略上,可关注中短期信用债和中长期利率债的投资价值,并考虑较前期增加久期和杠杆。
东海基金表示,股市重回震荡,反映出风险偏好逐渐下降,债券的阶段性影响开始恢复,债市投资逻辑回归基本面。机构债务配置需求逐步恢复正常。提前锁定资产是机构近期的首要需求,尤其是负债稳定的长期资本机构。
兴业银行基金指出,在近期股市回归波动、债市上涨的背景下,风险偏好并未进一步增强,股债拉锯效应对债市(特别是信用债)逐渐减少。在没有大规模赎回压力的情况下,配置能力逐渐回归,部分机构开始为明年储备资产。信用债的需求逐渐从短期资产扩大到长期资产。
“机构投资者对于固定收益产品有抄底的需求。一般来说,机构投资者在判断短期趋势不会改变的情况下,会在利率回落时加仓。”管跃表示。 。
债券市场回暖,公募投资策略也在调整。东海基金表示,基于债市“牛市”中不可忽视的波动市场特征,当前产品整体投资策略依然有效,未来可能会更加注重配置产品类型。切换资产与交易资产的权重比例,在保证产品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对部分仓位进行高胜率交易来增加产品收益。
“债权资金的配置要根据自身的产品定位,不能为了短期收益而盲目追逐错位资产。同时要阶段性检验产品的流动性和产品的‘健康’程度。”目前,我们根据债务政策整体进展情况,分阶段看好短期城投债券资产,同时兼顾城投转型、金融支持等政策路径。实体,依托团队投入研究框架逐步布局产业资产。”东海基金表示。
永盈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助理卢启廷认为,展望后市,政策集中落地后短期内经济有望企稳,但价格难以反弹当有效需求仍然疲弱时显着;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明年上任后的对华政策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经济仍存在隐忧。因此,明年预计将继续出台强有力的经济刺激政策来稳定经济增长,货币政策降准降息仍可期。财政政策以债务为重点,通过释放地方财力稳定经济。在此背景下,债券市场持续波动,利率中枢小幅下滑。中短期信用债和中长期利率债值得关注。
“对于信用债来说,在信用利差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但违约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优质品种的配置;在经济形势不明朗、信用风险加大的情况下,要选择信用资质良好的债券,增加高评级信用债券的数量。负债率。杠杆水平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和资金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市场稳定,资金宽松时,可以适当提高杠杆,增加收益。采用哑铃式组合策略——短期债券和长期利率债券。短期债券提供稳定性和流动性,长期利率债券看好市场波动带来的机会。 、银行二龙债、城投债、房地产、建筑行业优质企业债。”裴玉祥提到。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