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发布行动方案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流服务体系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11月27日,深圳发布《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简称《行动计划》),共14篇文章,从资产、资金、担保服务、人才培养、风险防控等方面,绘制了清晰的蓝图,完善市场生态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高效实施。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底,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15万亿元;并购重组市场持续活跃,已完成并购重组项目总数将超过100个,交易总金额将超过300亿元,形成一批优秀并购案例,助力深圳打造有影响力的创新资本形成中心。

建立聚焦“硬技术”的并购重组项目库,支撑企业“新”发展

在并购重组目标资产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围绕深圳“20+8”战略新兴产业和产业升级,深化并购重组目标项目储备、整合、对接等服务。未来的产业布局。具体来说,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建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标的项目数据库,形成基本覆盖深圳重点产业领域的并购标的项目资源储备,帮助挖掘潜在并购重组线索。

二是建立“城市联动+部门协作+市场推荐”的项目推荐机制,分领域、分行业开展全市并购重组资产项目的梳理、征集、筛选、入库申报。

三是着力做强补齐产业链,推动上市公司资源整合协调,定期组织交流对接活动,为意向交易方搭建对接平台。

《行动计划》指出,对符合证监会并购重组政策要求的项目,积极推进申报;对目前不符合要求但属于“硬技术”和“三创四创新”领域的项目,将纳入深圳市储备项目库培育。加快推出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并购潜力、有发展前景的优质项目,形成“一批储备、一批意向”滚动实施机制,以及一批储备”。

值得注意的是,《行动计划》还提出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量生产力方向转型发展。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开展并购重组,包括基于转型升级等目标的跨行业并购,在不影响的基础上支持上市公司他们有能力继续经营并制定相关安排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收购有助于补强链条、提高关键技术水平的优质未盈利资产,支持“两创”领域企业收购产业链上下游资产,引导更多资源要素集聚向着新的生产力方向发展。

深港联手打通境内外资源支持并购重组“走出去”

深圳毗邻香港。 《行动计划》还就如何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区位优势,推动并购重组项目和金融产品互联互通提出了具体措施。

一是支持深圳符合条件的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在香港上市或再融资方式收购境外资产标的,提高并购重组效率,拓宽资源整合范围,支持企业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标准。发展。

二是鼓励深港两地合作设立并购重组相关投资基金,支持境内外机构投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支持已投资的科技型企业深化与有关国家产业链合作。

深圳发布行动方案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流服务体系插图

三是支持深交所与香港联交所加强探索和深化股债融资、并购重组体制机制互联互通,整合两地产业和创新资源等方面的合作。丰富并购融资工具,提高支付灵活性。主动探索、着力推动创新并购重组案例落地。

《行动计划》还提出,支持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业务、“走出去”。为上市公司收购海外优质资产、跨境换股等提供便利支持。支持银行优化汇率对冲服务,引导上市公司树立风险中性理念,提高主动管理汇率风险的能力。支持银行优化跨境人民币外汇业务流程,为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提供差异化​​服务。推动保险公司加强对上市公司海外项目的保险支持,探索实施差别化费率。

丰富并购融资工具,建立全市联席会议机制

围绕并购重组面临的融资困难,《行动计划》提出多种措施,增加并购重组金融工具和资源要素供给,提高并购重组“效率”和重组交易。

一是鼓励金融机构为并购重组及后续经营提供并购贷款、并购保险、并购债券等金融工具,探索非居民并购贷款创新试点,研究科技并购贷款创新试点。为基础的企业。

二是持续创新“并购+”组合融资工具,拓展直接融资渠道,通过设立并购基金、发行债券等方式提供低成本、全周期的投融资服务。

三是支持产业链上有能力的“链主”企业开展企业风险投资(CVC),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并购重组,扩大与产业链企业共同设立的产业基金覆盖范围。上市公司和国有资产。

四是支持银行、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私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五是鼓励合格境外投资者通过QFII、RQFII、QFLP等方式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行动方案》特别提出,加强深圳市“20+8”产业基金在并购重组领域的投资,将纳入深圳市并购重组目标项目库的项目纳入“20+8”支持范围产业基金。通过投补联动等方式,支持深圳“硬科技”领域的科技创新项目。

在并购重组市场生态方面,《行动计划》也在人才队伍建设、管理机制、风险防控等方面提供了配套保障。比如,建设一流的并购重组中心加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服务,培育壮大专业并购重组服务机构,打造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人才集聚地。

其中,在管理机制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建立由市金融办、证监局牵头,由相关部门和单位组成的联席会议机制,协调推进并购重组工作。以及上市公司的重组。支持各部门出台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发展的专项政策,建立项目申报和发行绿色通道。简化上市公司再融资、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所需无违法违规证明的出具申请流程,深入推进全面更换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与信用报告。

深圳发布行动方案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流服务体系插图1

深圳:年内完成并购重组交易总额超100亿

2024年以来,全面登记制度改革下的并购重组制度持续优化,政策出台进一步加快。从新的“国家九条”及配套文件,到支持科创板企业并购重组,再到“并购六条”等,都着力推动科创板企业并购重组。新增生产性资产和产业链整合,多维度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完善实施。效率。

从当前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趋势来看,呈现三大特点:一是产业并购成为市场主流。行业龙头并购优势凸显,产业整合需求持续增加。 2024年1月至6月已完成的并购重组交易中,90%以上为产业并购。二是“硬科技”并购成为新的增长点。半导体、电子设备、机械装备、生物医药等“硬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并购重组数量和比例有所增加。三是国有企业成为并购市场的重要力量。 2010年以来,地方国有企业、中央企业和民营企业分别占并购重组市场的35.1%、31.6%和24.6%;今年披露的130余起重大重组事件中,地方国企或中央国企的比例已超过46%。

深圳作为上市公司和创新企业的“重镇”,对落实“六大并购”等政策充满信心。截至11月22日,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574家,A股上市公司422家,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9万亿元。今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5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40家。市场拥有丰富的并购需求和标的资源。

据了解,截至目前,深圳辖区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自2024年以来首次发生并购重组共计90起,其中已完成34起。竣工项目成交总金额102.54亿元,创近年来新高。 。

自“六则并购”出台以来,深圳辖区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首次公开披露的并购重组事项共有16起。披露交易总金额117.9亿元,位居全国城市第二位。其中,华星光电拟支付108亿元现金收购境外上市公司LG 旗下控股子公司LG 。本次并购项目是“六大并购”发布以来A股上市公司公告披露的最大并购项目。这也是今年国内企业在华收购海外企业资产规模最大的项目。

除了这份《行动计划》的出台外,深圳市委金融办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为实现产业科技金融联动,深圳市将设立全市范围的产科金融联动机制。并购重组专班,协调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工作。 ,及时反映、协调解决并购项目面临的政策障碍。此外,鼓励各部门出台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发展的专项政策,建立项目申报和发行绿色通道。

并购重组已成为深圳上市公司和工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据了解,2023年,深市上市公司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中,产业扩张整合交易和产业精简整合交易将占比75%以上,产业整合和升级并购已成为主流趋势。深圳创业板重组项目中,70%以上的项目标的资产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凸显了并购重组服务国家战略、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发布的“六大并购”已经在跨境并购上“破冰”。对此,深圳市委金融办表示,将坚持支持和规范企业跨境并购。一方面,协助有跨境并购需求的企业高效对接潜在标的,提高上市公司并购效率,引导第三方中介机构为跨境并购提供专业支持及上市公司收购;另一方面,坚决防止以“并购”为名,炒作壳牌要求上市公司盲目扩张和非法并购。

就在近期,深圳出现了一个跨国并购产业转型的典型案例。 10月24日,深市上市公司至正股份(.SH)发布重组预案,拟收购全球五大半导体引线框架供应商之一的AAMI 99.97%股权,并剥离其原有主营业务。环保电缆材料业务。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完成向半导体业务的全面转型。

业内人士表示,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在于一批优秀企业。行业内并购重组可以快速扩大业务规模,增强产业协同,促进产业升级,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跨行业并购可以帮助企业快速进入新市场,实现多元化经营,减少对单一业务的依赖,分散经营风险。

同时,并购重组有利于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增加公司价值和股东回报。短期来看,并购重组通常会向市场发出积极信号,推高股价,为股东带来资本增值收益;从长远来看,并购重组有助于上市公司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公司内在价值,为股东创造可持续增长。稳定回报推动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