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楼市热度跳水,10 月新房成交量创三年新高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厦门楼市人气火爆

10月的火爆市场不仅是一线城市独有,厦门也创造了骄人的业绩。

新屋销售创三年来新高。

厦门房产联合网数据显示,10月厦门共销售一手房5586套,其中住宅3157套,环比增长222.14%,同比增长128.44%。

图片

二手房虽然不如新房那么受欢迎,但同比却实现了环比增长。 10月,厦门二手房共销售2575套,成交面积为㎡;其中二手房销售1975套,环比增长46.3%,同比增长41.88%;成交面积平方米,环比增长40.21%,同比增长35.65%。

图片

在成交量带动下,厦门新房、二手房价格止跌回升。要知道,此前厦门的房价一直是领跌的。

国家统计局披露,10月份厦门新建住宅环比增长0.2%,二手住宅环比增长0.1%。厦门是10月份新房和二手房环比同时增长的三个城市之一(另外两个是上海和深圳)。

然而,正如我多次强调的那样,过去三年救市的效果越来越短,最多只能持续两个月。

进入11月,广州市场立即转冷,恢复到救市前的交易量,厦门也不例外。

据克而瑞厦门披露,11月前两周,厦门商品房成交量持续大幅下滑。 11月第一周交易量较前一周减半,第二周继续回落,回到本轮大规模救市前的水平。

图片

新房成交均价再次回到3万以下。

图片

目前二手房周成交量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图片

02

厦门房价调整逻辑

厦门市场走弱的速度如此之快,房价也出现了下滑。根本逻辑是,这个城市的房价虽然有所调整,但依然遥不可及。

此外,本市居民杠杆率已经全面拉长,很难再提高。

此前厦门房价一直领跌时,本文具体分析了厦门房价下跌的主要逻辑:

首先,其调整的根本逻辑是房价与城市本身的“道德失配”。这也是大部分中心城市房价调整的核心原因之一。

说白了,就是房价太高,严重超出当地老百姓的购买力。

厦门虽然拥有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的称号,但经济实力、金融实力、人口规模都非常一般。

就工业而言,是苏州、南京、合肥等城市无法比拟的。尤其是与苏州相比,工业和经济实力相差几个数量级。

厦门房价最鼎盛时期,房价收入比接近40。也就是说,一个厦门平均收入的人,想要买一套厦门平均面积的房子,就得四十年不吃不喝。

此前,本文详细介绍了深圳楼市为何上涨、为何下跌。

简单总结一下,深圳房价在上一轮牛市中率先上涨,从2015年初的3万多成交价上涨到2021年初的8万多成交价,挂牌价甚至超过了90,000。这背后有两股力量的推动。 。

一是人口不断涌入带来的硬需求,二是经济、工业、金融、科技、创新等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引发全国各地热钱涌入。深圳,就是炒作。

厦门上一轮房价上涨也是受这两个因素影响,但侧重点不同。深圳房价的上涨,需求和投机之间的比例为40-60%,而厦门则为28%-20%,这意味着投机是其房价的绝对支撑。

与深圳相比,厦门的产业根本无法支撑如此高的房价。

如今,深圳房价已从8字头跌至5字头。

厦门还有哪些支撑力量?

二是厦门居民杠杆率较高。

2021年之前,厦门居民杠杆率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深圳,足见其购房热情。

由于这几年的调整,厦门居民杠杆率已经跌至第六位,深圳跌至第五位,杭州排名第一。

图片

虽然排名有所下降,但杠杆率绝对数仍然很高,很难拉上去。

大家可以看看全国的整体情况。

2019年之前全国家庭杠杆率飙升,2020年9月达到60.8%,2020年9月以来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图片

这一趋势清楚地表明,居民再也无法拉动杠杆了。

第三,台海局势。

台海局势的加剧是厦门楼市下行趋势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中央对地方政府连续三年的救市未见成效,且效果越来越短。根本原因是它对房价下跌的基本面因素没有作用。

这篇文章之前已经多次强调,房价、收入、预期之间必须找到新的平衡。只有出现新的平衡点,房价才会止跌。

无论是放宽限购、放开结算、还是减少首付等措施,这都无法实现。

要快速实现平衡,一方面要不断缩小房价与收入的差距,要么增加居民收入,要么不断降低房价。另一方面,信心又恢复了。

无论是降低房价收入比,还是恢复信心,都必须以经济和就业的复苏为基础。

03

稳定楼市并不容易

由于本轮救市引发一线和部分强势二线城市市场房价飙升,我多次强调大家要谨慎乐观,不要盲目乐观。

你得让子弹飞一会儿。楼市稳定并不容易。

从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来看,虽然10月份一线及部分强二线城市市场景气,但全国整体成交量却不及9月份。

1-10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7793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7.7%。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额76855亿元,下降20.9%,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2.0%。

图片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3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