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上海市副市长刘铎致欢迎辞。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3GPP业务与系统工作组(SA)主席Jain发表主旨演讲。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谢存司长主持开幕式。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宋桐主持“主旨报告”环节。 IMT-2030(6G)推进组组长王志勤主持“全球6G进展”分论坛。 。
张云明表示,6G作为未来十年全球最重要的综合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之一,将引领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并带动全球经济发展。新的机会来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部署推进6G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技术测试、国际合作等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目前,6G研发已进入新阶段。全球产学研各方应凝聚共识,集思广益,密切合作,有效推动6G创新发展。一是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二是凝聚生态合力,抓住数字化转型新机遇。三是共同倡导互利共赢,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四是共享发展成果,打造开放新模式。
刘铎表示,近年来,上海按照国家部署要求,启动实施了专项6G战略前沿任务,加快6G技术研发和创新,积极参与测试验证和国际标准化研究。上海将始终坚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把6G作为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布局的重点领域。一是加强系统布局,高质量研究制定6G领域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明确总体目标,强化政策支持,深化任务布局。二是强化创新驱动,继续加大对科技攻关的投入支持,积极探索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创新,立足上海创新发展实际,加快重点方向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产业链和产业链。三是加强全链条互联互通,重点打造“研发-验证-应用”协同创新平台,支持6G领域优质孵化器建设,加快培育技术领军人才和高成长企业企业,推动全球6G共识与合作。上海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继续深化与有关各方的沟通协作,努力打造6G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高地。
邬贺铨在题为“6G多场景目标需求适配策略”的主题演讲中指出,6G包含普惠、泛在连接、可持续等多维度目标。同一网络架构和频段上的兼容,很难满足大众的刚性需求和小众群体的需求。他认为,空口创新的重点将转向基于AI的渠道精准匹配和业务理解,优化波束权重、方向和层数,提升效率和性能。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的系统架构创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邬贺铨提出,6G终端要多元化,6G网络服务要立足刚性需求。目前需要针对刚需应用提出合理的标准。
文库在题为“一个世界,一个6G”的主题演讲中指出,人工智能将是6G发展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关键“增量”。 6G终端将以人为中心,提供智能化信息服务。 6G不仅要追求技术性能的飞跃,更要注重技术性价比。要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6G。文库提出,要扎实做好5G-A演进工作,为6G发展奠定基础。我们呼吁各国政府、6G推进组织、产业界、学术界等充分沟通、凝聚共识,共同建设性能卓越、开放合作、标准统一的网络。 6G。
Jain在题为“3GPP 6G规划与进展更新”的主题演讲中介绍了3GPP R-18、R-19和R-205G-A工作时间表,更新了5G-A工作现状和未来工作计划,并对系统进行了整理确定了6G的潜在驱动力,包括安全、人工智能、沉浸式通信、可持续性、无处不在的连接、感知等,并期待R-21版本的6G工作 计划。
在“全球6G进展”环节,来自欧洲、韩国、日本、中国等6G推进组织的专家介绍了各自国家和地区的6G发展情况。王志勤代表IMT-2030(6G)推进组做了题为“我国6G研究进展——构建万物智联技术体系”的主题演讲,分享了我国6G研究进展,并发布了《智能”6G新型公共研发测试设施。推出6G平台”。她认为,我们要坚持开放合作原则,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同打造全球6G合作新模式。
会议期间还组织了6G技术研发成果巡展,涵盖6G无线空口传输、网络架构、芯片和终端等多个关键领域,展示了未来联觉融合、人工智能融合、空间融合等。 6G技术对地综合通信。巨大的潜力。同期发布了《6G联觉集成协同感知关键技术》、《天地一体化网络安全技术》、《6G无线系统架构与功能》等十余篇6G技术研究报告。 (袁鑫)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