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有产品不断“吸金”的同时,新市场中围绕该指数的产品也逐渐结束募资,但上报的步伐尚未停止。如今,“参战”的基金公司数量已扩大至53家,该赛道的产品数量也突破了80家大关。
但短期内大量中证A500系列产品进入市场,由此带来的同质化现象不容忽视。 “在产品同质化的背景下,我们看到各家企业也在售后服务、流动性管理、跟踪进度、系统化运营等方面都在极力体现自己的差异化优势。然而,这方面的竞争阶段才刚刚开始。”华南地区一位机构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一位指数基金经理也表示:“对于ETF来说,规模越大,流动性相对会更好,相应的交易成本也会更低。但短期规模激增可能会导致市场‘扭曲’。” ETF产品的净值,这可能会增加交易影响成本,或因大量现金的积累而增加跟踪误差。”
该基金经理进一步表示,对于投资者来说,建议不要为了所谓的“流量”而盲目参与ETF。关键是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相应的指数和产品。同时,我们对市场和投资要有更加理性的预期,以相对中长期的眼光看待问题。
中证A500赛道公募激战
成立近一个月后,第一批CSI仍在快速吸资。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10只中证产品自10月15日上市以来,净流入713.6亿元。至此,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这些产品的最新总规模已公布。 200亿元规模,已正式突破1000亿元,达到1002.25亿元。
其中,规模最大的国泰证券最新发行规模为230.91亿元,较发行规模增长逾10倍。此外,景顺长城CSI和招商CSI也双双突破100亿元,分别达到136.85亿元和114.67亿元。其余8个产品规模也分别增长2至4倍。
在此期间,新产品层出不穷。首批中证A500场外指数基金、第二批中证产品相继获批并快速投放市场。截至目前,已有23只基金(不同份额合并,仅列出初始基金)完成募资,其中提前结束募资的产品有16只。例如,11月12日,鹏华基金公告称,旗下中信证券将调整募资期限,截止日期由18日调整为15日。
从现有募资数据的产品来看,15只产品合计募资规模近600亿元(599.43亿元)。其中,广发中证A500指数和易方达中证A500指数募资规模均超过80亿元上限,因此采用有效申购确认比例。这也是今年最大规模的股票基金发行。
此外,记者注意到,在公募基金、渠道机构、各大互联网代销平台场内外的疯狂营销下,中证A500系列产品不断在城市地铁、电梯、商场、路演、直播、等吸引投资者的关注。
庞大的持有者数量也可以证实这一点。今年以来,新基金申购户前十名全部被该类产品占据。 Wind数据显示,易方达沪深A500指数有效申购账户数达到16.45万户,创下年内新增基金申购账户数新纪录;富国沪深A500指数和天弘沪深A500指数紧随其后,有效申购账户数超过16.45万户。 10万户家庭。
目前,已有11只中证A500相关指数产品正在募集。与此同时,众多公募基金管理人也逐渐加入到这个“战场”,报道数量不断增长。据第一财经统计,自9月6日首批中证产品获批以来,“参战”的基金公司数量已扩大至53家,中证A500相关指数产品总数也随之扩大。达到82。
“活水”持续涌入背后
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围绕中证A500相关指数产品的营销战已硝烟弥漫。无论是场内还是场外产品,仍在源源不断地涌入“活水”。那么,为什么这些产品如此受欢迎呢?短期内大量资金涌入是否会带来样本股池整体估值的又一波虚高?
“追踪中证A500指数的产品持续走俏,不仅体现了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信心,也体现了市场对A股优质资产配置价值的认可。 ”。嘉实中证基金经理张超良表示。
张超良表示,在指数投资中,估值是投资交易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但指数估值的动态调整必须结合市场情绪来看待,不能根据其贵或便宜来判断。绝对值。 “如果市场整体成交量较大,估值接近历史高位,未来盈利能力没有高速增长,可以更加谨慎。从目前中证A500指数的估值来看,无需担心关于高估程度。”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沪深A500指数市盈率TTM为14.82倍,位于指数上市以来的49.75%分位点。 “与全球其他主要市场指数相比,这一估值相对合理。也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目前的情况仍然是长期布局的好机会。”张超良表示。
华南地区一位机构人士也有类似观点。他表示:“资金的涌入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估值,但是否‘虚高’还要看市场的实际情况。尤其是近期,无论是新开证券账户的数量还是新开证券账户的数据,券商和融资都可以表明牛市氛围已经形成,在资金持续流入的背景下,我个人认为目前的沪深A500指数还不能说是‘虚高’。”
该机构人士进一步表示,无论是借鉴海外经验,还是结合当前现实,被动指数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明确未来。事实上,这也是CSI A500系列产品竞争如此激烈的原因,因为它具有里程碑式的价值。任何人都不能轻易放弃“战略要地”。
“公募基金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竞争激烈的行业,面对中证A500系列这样极其重要的战略产品,没有一家公司愿意不战而屈人之兵。”在他看来,多个产品同时发行确实带来了一定的销售压力。同质化是指数产品的自然特征,难以完全避免。然而,规模增长是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泛基指数产品最好做规模化,从布局角度看,别人有,我们就得布局,不然就没有空间了。”一位持有上述产品的基金人士告诉记者,“这波热潮已经来了,新的广泛产品的格局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如果我们共同努力,或许能取得一些成果。” ”。
被动浪潮正在影响投资生态
事实上,中证A500系列产品只是指数基金大发展浪潮的一个缩影。随着近年来规模的爆发式增长,无源产品的存在也不容忽视。被动型产品与主动型权益类产品的规模差距正在缩小,这也对A股投资生态产生了一定影响。
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剔除债权混合型基金,包括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在内的权益类市场总规模总计7.14万亿元,其中指数产品规模为3.36万亿元,占到总规模的3.36万亿元。比例为47.08%,占股票型基金总规模的一半。与主动股权规模3.78万亿元相比,两者差距缩小至4162.57亿元。去年年底,这一数字为1.94万亿元。
对此,前述华南机构人士表示,这或许意味着行业生态和发展模式将不可避免地进行重构。 “过去主动型基金主导行业的时候,行业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重首发轻持有操作、业绩波动过大、基金经理面临多重质疑等行业通病。但随着被动指数投资时代的到来,随着被动指数投资时代的到来,相应的行业生态、业务发展模式、资本结构、投资者服务等都将面临变化。”
“这是一个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模式,行业只能在探索中总结并前进。”华南机构表示,被动型指数投资的认可实际上正在加速,特别是去年以来,受益于多方面因素,指数投资正在被更广泛的投资者尝试和认可。从过去选择明星基金经理到如今选择顶级指数产品,从过去注重个人alpha到偏好稳定的beta收益,投资者的心态和认知也在不断成熟。
上述指数基金经理认为,被动投资的日益崛起,可能正在重塑市场的投资生态和底层投资逻辑。一方面,基金公司需要不断创新,开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满足投资者多元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对主动管理资金的基金管理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随着市场有效性的进一步提升,通过主动管理获取超额收益将变得更加困难,被动投资理念越来越被认可。叠加政策支持将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这些趋势预计将共同推动被动投资的进一步发展。”上述指数基金经理表示。
上海一位股票基金经理表示,近年来,随着指数基金的发展,大量资金通过被动股票产品尤其是ETF参与A股投资。对于资本市场而言,ETF不仅满足了部分投资者多元化、透明化的投资需求,而且在此过程中为市场带来了可观的增量资金和流动性,从而促进了市场活跃度。
他表示:“当市场资金对某种风格或行业形成共识时,持有的相关A股的流通市值就会增加,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风格和股票定价行为。但是,作为一种投资工具, ,ETF本身没有定价权,拥有定价权的是通过ETF进行市场风格选择的投资者。
该基金经理表示,在A股市场,主动型股票产品在基金经理及其背后的研究团队获取信息的速度、广度和深度上比普通投资者有优势,能够发现市场尚未发生的变化。有效合理定价的股票从而获得超额收益,因此主动型权益类产品仍有获得中长期超额收益的潜力。
在他看来,经过多年的发展,指数基金目前与主动股票型基金总体规模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两者并未表现出相互取代的趋势。未来随着A股市场进一步完善和成熟,主动型和被动型权益类产品有望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为投资者打造多元化、丰富的资产配置方案。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