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医学市场蓬勃发展,手术水平或已国际领先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集中采购后,运动医学市场似乎依然火爆。

“就算是周末,回去后我还有一整天的手术要做。”近日,某三甲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一位运动医学公司高管感叹,近10年来,国内运动医学市场发展太快。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开展运动医学手术,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个赛道。

“现在国内很多医院一年能做两三千例运动医学手术,这很常见,但在2013年,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这位执行官说道。

记者还了解到,两三千台可能还不是总医院的数量——北大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的年手术量已超过万例。

手术水平可能国际领先

西南证券研报数据显示,骨科细分领域众多,运动医学占整个骨科市场的10%以上。

国内运动医学市场取得了快速发展。

2019年,我国运动医学市场规模接近30亿元,增速超过25%。它是骨科市场增长最快的部分。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突破50亿元。

其中,运动康复赛道增速较高。

国家体育总局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运动康复行业市场规模已从2020年的约8.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近40%。过去三年。

如果保持40%的复合增长率,预计最快2028年将达到100亿元的规模。如果按照更保守的25%的增速,预计将达到100亿元的规模到2030年。

在这一增长的背后,一位运动医学资深专家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以前运动医学一般只针对职业运动员,但现在越来越受到普通大众的欢迎。

“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群体对运动的需求增加,这表明运动医学的未来非常有前途。”

运动人群和老年人是运动医学的两大主要受众群体。

据兴业证券研究报告和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我国运动损伤发生率约为10%-20%,且逐年上升。

2022年,我国运动医学疾病患者数量已达1.6亿左右,预计2030年将达到1.9亿。

而且,有些运动损伤与年龄密切相关。例如,50岁的人肩袖撕裂的发生率为13%,60岁的人为20%,70岁的人为31%。

另一位运动医学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从门诊情况来看,诊疗需求更多是老年人。

除了需求端的增长外,从诊断、治疗和医疗产品的角度来看,当地运动医学的发展似乎有些不平衡。

复旦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陈十一介绍,我国现代运动医学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 1958年,国家体委、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海华山医院等相继设立运动医学研究所或教研室。

1978年前后,我国运动医学进入全面建设时期。

直到2007年,我国运动医学的发展迎来了里程碑式的时刻。今年,为备战北京奥运会,中华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成立,标志着我国运动医学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导致体育人群数量激增,运动医学的需求也持续增长。”陈十一说道。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容书恒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一些大医院的运动医学专家做的手术非常“漂亮”,可能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亚洲其他地区甚至美国的许多专家都会来中国学习。”

记者了解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复旦大学华山医院、上海第六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以及广州部分医院的运动医学治疗水平均较高。

其中,北大第三医院运动医学发展较早,总体手术量也较大。

从北大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的情况,我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到这个赛道的快速发展。

据医院官网显示,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成立于1959年1月,现有病床166张。 2022年门诊量达到16万人次以上,年手术量达到12508例。 。

此外,该所近年来在运动创伤方面发展迅速,已设立膝、肩、髋、踝四个临床专科。

此外,在当前医疗行业升级调整的背景下,骨科领域的学术会议数量减少,甚至一些年会的主会场显得“空荡荡”。不过,一些运动医学场所仍然很受欢迎。

例如,不久前举行的第20届联合大会(国际骨科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论坛),2500多平方米的主会场座无虚席。与会人员中有国内外该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以及国内多位运动医学专家。或医生。

记者了解到,公众对运动医学的需求日益增加。但由于国内运动医学医生大多出身于骨科,普遍需要继续教育培训,交流也更加活跃。

产品和技术创新仍由国外主导

诊疗水平正在快速提升,但从产品来看,国内企业似乎还处于起步阶段。

西南证券2020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运动医学市场由外资主导。其中施乐辉(Rax)、史赛克()、强生( & )和康美()合计占据86%的市场份额。预计外资将占据国内市场95%左右的份额。

近年来,国内生产的份额有所增加。

据驰石咨询相关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运动医学市场,外资品牌将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国内前三企业将占据8%左右。

审查显示,国内生产企业包括威高骨科、大博医疗、春立医疗、天行医疗、瑞健医疗、德医达美医疗等。

其中,近期流产IPO的天行医疗成立于2017年,2022年营收1.48亿元,占据我国运动医学市场份额3%左右。

此外,随着集中采购的推进,体育市场的增速可能会下降,规模似乎有些“缩水”。

进入2024年,运动医学集中采购逐步生效,产品均价下降74%。其中,威高骨科的半月板缝合钉降幅近90%——集中采购前的价格为1.5万元,中标价格为1548元。

的数据显示,考虑到2024年运动药物集中采购的价格影响,整体市场可能会从67.3亿元下降至63.4亿元,然后以11.8%的速度增长。

其中,占比最大的种植体市场规模将从46.5亿元下降至42.2亿元。

不过,集中采购也给一些国内企业带来了快速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

例如,春力中标运动医学全线产品,占总需求比例上升; 2024年前三季度,威高骨科运动医学业务实现营收2853.8万元,同比增长11倍以上。

而且,国内运动医学企业数量仍在不断增加,且增速不断加快。

爱骑查显示,2021年11月至2024年11月,每年新增的运动医学相关企业数量分别为298家、346家、514家。

“国内很多运动医学医疗器械企业都是这几年才出现的。”上述负责人指出。

虽然国内运动医学企业确实发展迅速,但目前的情况仍然是进口产品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一些创新产品需要进口。

推出产品实际上是市场增长的一部分。

多家外资运动医学企业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部分创新产品尚未在中国上市。目前创新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周期还较长。一些产品可能需要三年时间才能获得FDA批准然后在中国上市。很多时间。

因此,我们一直密切关注博鳌乐城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希望让创新产品提前进入中国“试水”或加速进入市场。国内市场。

据了解,粤港澳大湾区推出港澳药品器械政策,将于2021年8月正式实施;乐成于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试点发展特许医疗、肿瘤防治、健康管理等产业。是全国唯一一个在医疗领域对外开放的医疗产业园。

更多优惠政策正在不断出台。今年9月,多部委发布相关通知,明确符合政策规定使用的相关药品、医疗器械可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增值税。 2024年9月起,持普通护照可免签进入海南就医、展览、体育比赛等目的。

而且,在当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背景下,乐城在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方面具有良好的优势。比如,乐城先行区外籍医生执业时间放宽至三年,国际医生专家可享受59国免签等政策。

除了创新产品的推出,国内运动医学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难。

据荣书恒介绍,近五六年国内运动医学产品发展迅速。事实上,现在是时候开始思考未来如何让国货进入海外市场展现实力了。

“此外,国内运动医学需要更加关注康复领域的发展。全国很多患者都会去北京、上海的医院接受治疗,但回到家乡后,后续的康复可能会成为一个难题。”问题。”

“这种情况下,手术再漂亮但恢复不到位,仍然会对患者恢复运动造成很大影响。未来需要建立更加规范的康复训练体系。”荣书恒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陈十一也认为,目前国内运动医学的康复水平和理念都有所欠缺。而我国运动医学虽然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由于起步较晚,发展医学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基础研究整体水平较低。

对此,陈十一建议,一方面,中国运动医学应通过理论创新推动产品和技术创新,逐步改变产品和技术创新由国外主导的局面。

同时,要采取内部培养、国际交流、联合培养等多种方式,建立后备人才库,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同时,要建立跨专业、多学科的运动系统再生医学研究所,推动基础研究,加速运动再生医学成果转化。

运动医学市场蓬勃发展,手术水平或已国际领先插图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