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原因是法律规定。
关于养老金水平,实际上,社会保险法第十八条已有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和物价增长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从养老金计算公式来看,如果社会平均工资提高,养老金计算中的基本养老金水平和过渡养老金都会提高。为了保持福利的公平性,养老金也必须不断增长。即使社会平均工资不变,个人养老保险账户也会有利息,因此养老金水平会不断提高。
也就是说,只要未来社会平均工资和物价增长水平持续增长,养老金就一定会上涨。法律规定明确只提到增长和提高,根本没有谈降低养老金,所以养老金不可能缩水。
第二个原因是历史惯性。
我国自1992年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以来,养老金虽然没有逐年增加,但从未下降。 2005年至今,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连续20年增长; 2016年至2024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也同步增长,现在企事业单位养老金调整已统一。
每年调整一次养老金已经成为大家熟悉的做法。不存在突然变化甚至负增长的可能性。
第三个原因是成长空间。
养老金增速仍有一定下降空间。 2008年至2015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增长10%。从2016年开始,养老金增幅为6.5%。未来,养老金增幅将逐年下降。 2017年是5.5%,2018-2020年是5%,2021年是4.5%,2022年是4%,2023年是3.8%,今年是3%。总体而言,即使未来增速继续下滑,短期内也不会出现负增长。
第四个原因是制度的完善。
虽然我们未来的养老金压力越来越大,但我们可以继续完善退休制度,而不是减少养老金。根据国家规划,从2025年开始,退休年龄将逐步开始推迟。虽然一开始只有一个月,但如果雇主保留的话,实际上最多可以延长三年。
在单位工作不仅能提供稳定的工资收入,单位还缴纳五险一金。符合条件的员工还可以享受企业年金,因此组织内的员工受益最多。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养老的压力就会逐渐减轻。此外,从2030年开始,提高领取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设立伤残津贴,可以减轻养老金负担。
第五个原因是负担能力。
2023年,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70506亿元,支出63757亿元,累计余额63639亿元。也就是说,即使一年没有缴纳养老保险,养老金仍然可以领取一年。
事实上,我们的养老保险基金收入还在不断增加。特别是,社会保险法还规定,养老保险基金缴费不足时,政府财政给予补贴。而且,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还拥有2.5万亿元的社保基金股权和10%的国有企业股权,支持养老金的安全支付。
所以,养老金不会缩水! #养老金#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