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政策合力有望增强四季度增长动能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国家统计局10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9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52.2816亿元,同比下降3.5%。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7.1%。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均对四季度增量政策做出了新的安排。地方层面,广东、江苏、河北等地召开会议,打响四季度经济攻坚战。多位专家分析,政策合力将增强经济复苏动力。随着政策落实和实物工作量加速形成,市场信心将进一步巩固,四季度增长动力将增强。四季度GDP增速有望回升至5%以上,实现年初确定的“5.0%左右”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多重因素影响工业企业利润下滑

多重因素影响工业企业利润下降。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伟宁分析,首先从价格看,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低迷。 9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降幅继续扩大,对企业收入和利润造成较大压力。

二是从收入看,1-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1%,增速比1-8月回落0.3个百分点。

第三,从成本角度看,企业成本增长快于收入增长,导致企业毛利润下降,对利润增长支撑不足。此外,今年8月以来同期基数大幅上升也给利润恢复带来压力。

从行业看,高技术制造业表现出韧性。 1-9月,在生产快速增长拉动下,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9.8个百分点,带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1个百分点,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提供重要支撑。支持。

其中,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7.1%和13.2%;智能车载装备制造、可穿戴智能装备制造、智能无人机制造等智能制造行业利润增速分别为27.5%、25.6%、10.2%;锂离子电池制造等绿色制造产业增长58.8%。

在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动落实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一系列政策以及国际市场需求稳定的背景下,部分消费品行业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4%,高于标准工业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拉动工业利润增长0.5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政策合力有望增强四季度增长动能插图

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7.7%,与上月持平。金融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吴超明分析第一财经记者认为,资产增速延续2022年二季度以来的下行趋势,表明微观主体主动加杠杆的意愿持续偏弱。从企业类型看,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资产负债增速放缓较快。尤其是前者资产负债增速创历史新低,投资意愿亟待提振。

于卫宁表示,总体来看,虽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有所下降,但工业新动能的韧性已经显现,而且随着工业企业预期稳定、信心增强,工业企业效益预计将进一步提升。恢复了。下一阶段,要加快落实现有政策和近期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为工业企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帮助工业企业恢复利润。

吴超明认为,四季度工业利润恢复预计仍面临一定挑战。去年四季度工业利润增速比三季度大幅提高8.5个百分点至16.2%。高基数效应继续给工业利润恢复带来一定压力。预计PPI降幅有望再次收窄,价格因素对工业利润的拖累将减弱。但全年PPI负增长格局并未改变,支撑力度依然温和。随着需求改善、产销衔接水平提升以及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企业单位成本有望适度改善。但政策见效存在时滞,房地产和民企复苏仍有待观察。本轮企业利润复苏仍可能面临挫折。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四季度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推出多项具体措施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等举措,帮助企业拓展市场、释放活力。一是注重投入,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和设备更新项目;二是围绕扩大消费,组织一系列优化供给、促进升级的行动。三是深化场景应用,培育壮大低空经济、智能制造等新生产力。

王江平表示,抓紧发放超长期专项国债支持项目批文和资金,加快发放1500亿元签约技改再贷款。近期,一批新增专项再贷款项目已向银行推荐,2025年城市新型制造技术改造试点已提前谋划。组织工业领域储备项目加快建设,尽快产生更多体力工作量。目前,工业领域在建和年内开工项目约3.6万个,预计未来三年带动投资超过11万亿元。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文斌分析,3000亿元左右的超长期专项国债资金将大幅扩大以旧换新支持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刺激投资和耐用品消费。目前,资金已全面释放,专项债券资金也加快推进。这对于提振工业企业信心、夯实工业经济复苏基础具有积极作用,未来可能带动工业经济效益回升。

四季度经济有望企稳回升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8%。其中,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6%,增速比二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

尽管三季度GDP增速有所回落,但9月份多项经济指标出现明显好转,经济复苏势头进一步加强。比如,9月份,工业增速在连续四个月下滑后首次止跌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创今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 1-9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2%,增速比前8个月回升0.1个百分点,出现4月份以来首次回升。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政策合力有望增强四季度增长动能插图1

目前,一揽子增量政策正在加快实施,推动四季度经济持续复苏。

10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深入贯彻落实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国务院领导同志近日赴各地调研当前经济形势和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实施。会议就此交换了意见,研究了相关工作。

会议强调,要围绕奋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继续实施一揽子增量政策,及时评估优化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同时,我们将更加注重政策与市场的互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更好激发增长动力。

国家发改委近日表示,一揽子增量政策措施已出台实施近一半。下一步,多项增量政策措施将继续出台实施,包括最大限度扩大专项债券投资领域、适当扩大资本金使用规模和比例、明确阶段性债券发行后续安排等。企业相关政策,提高学生资助标准。并扩大政策覆盖面,增加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额度,降低助学贷款利率。

国家发改委还透露,加快修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加快研究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制定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目录,尽快启动全国统一市场。施工指南等

10月25日,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第110次会议在美国华盛顿举行。财政部副部长廖敏表示,中国政府近期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除货币政策外,中国还将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稳定房地产市场、增加重点群体收入、保障民生、推动设备更新换代等方面实施一系列有力措施。消费品以新换新。通过政府支出撬动社会投资、拉动消费、扩大有效需求。中国有信心实现全年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继续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国家信息中心工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启佳分析,一揽子增量政策针对性强,有利于突破当前经济周期的堵塞,提高周期的速度。同时,有利于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能力。尤其是“两新”“双重点”等政策对于企业扩大再生产、释放潜在消费需求、更好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具有积极意义。下一步的关键是扎实推进各项政策落实,进一步增强政策协调和支撑能力。预计四季度政策落实将更加见效。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现有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见效,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四季度经济持续复苏将有充足支撑。主要经济指标有望继续向好,预计全年经济将持续向好。更好地完成目标任务。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政策合力将增强经济复苏动力。一系列政策将对投资、消费、产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政策还有很大的空间,已经出台的政策也非常有价值。各地正在努力落实这些政策,使其尽快转化为体力劳动,这将大大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四季度经济将延续9月份企稳回升的态势,我们有信心实现全年目标。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