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连续三天巨量成交,恒指逼近 20000 点大关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在超预期提振市场的政策影响下,香港股市连续三天录得巨幅成交量。恒生指数上涨逾4%,逼近20000点大关。恒生科技指数上涨7.27%,双双创出本轮反弹新高。

9月24日至26日,数据显示,香港股市成交额分别为2423亿港元、2548亿港元和3029亿港元。近日,港股成交量创下2022年5月以来新高。香港联交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香港股市日均成交量为1104亿港元。对于近期成交量较大,中泰国际认为,这表明增量资金正在涌入市场,存在空头回补。

9月26日,恒生科技指数收盘上涨7.27%。 9月4日以来的15个交易日,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超过20%,恒生指数涨幅超过12%,恒生国企指数涨幅超过14%,全部领先全球主要指数。

业内人士认为,得益于海外流动性改善和国内政策,港股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和股东回报持续提升,增量资金逐步入市,港股投资价值更加凸显。

港股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多家龙头券商表示,港股公司半年表现整体坚韧,是近期港股表现走强的主要推动力。半年报数据显示,港股股东净利润整体增速持续回升,为港股复苏提供基本面支撑。

海通证券统计显示,2024年上半年,港股净资产收益率小幅增长至6.9%,而2023年同期为6.8%。这一增长趋势表明,港股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企业不断进步。随着下半年盈利增长恢复,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下去。

截至2024年9月2日,已有2,356家香港上市公司公布2024年中期业绩,占上市公司总数的89.1%。具体而言,2024年上半年和2023年全年,回报率香港上市公司母公司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6.2%和3.9%。”海通证券表示。

从具体行业来看,信息技术和非必需消费品行业上半年盈利增长强劲。华夏基金表示,上半年,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公司累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93%,延续改善态势; 2022年以来,这些公司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已经过了拐点,整体呈现复苏迹象。 2024年上半年,较2022年上半年营收增长100.45%,降本增效成效显着。

股东回报持续改善

除了香港上市公司整体利润率的改善外,股东回报的提升也是推动资本和情绪改善的重要因素。

多数机构认为,股东回报可分为现金分红和股票回购。 9月26日,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今年港股半年报股东现金回报总额和股东回报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回购规模也有所增加2024年以来,港股的价值逐渐凸显。

投资者越来越注重现金回报,越来越多港股公司派发中期“红包”。数据显示,截至9月26日,共有271家香港上市公司实施了中期股息计划。

从派息金额来看,央企、地方国企和港资房企最为“大方”,中期派息总额位居前列。其中,中国移动以557.5亿港元排名第一。中国移动拟向全体股东派发中期股息每股2.60港元(含税),同比增长7.0%。

港资房企也有中期分红的“传统”。今年,太古地产计划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34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预计共派发中期股息19.89亿港元。

除了中期股息外,港股公司还通过股票回购提振投资者信心、回报股东。据统计,截至9月26日,今年港股回购总额已达2127.29亿港元。目前,绝大多数公司回购股票都将被取消。

以腾讯控股为例,今年以来已回购881亿港元,累计回购股份2.49亿股。腾讯还公布了回购注销股份的进展情况。上半年,公司斥资约523亿港元(未计费用)回购了1.55亿股股份,此后这些股份已被注销。

多渠道为港股注入“活水”

从估值角度来看,香港股市的估值水平较低。目前,多只增量资金持续进入港股市场。

数据显示,截至9月26日,南向基金今年净买入4937.72亿港元,超过2023年全年净买入金额。近三个月,南向基金净买入1334.65亿港元。

其中,大量资金借助ETF入市。据测算,截至9月26日,近三个月,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净流入已超47亿元,机构是重要持有者。

根据国泰君安的测算,随着南向资金配置的持续增加,基金持有港股的比例已经非常接近2021年的高点。截至二季度末,主动股票型基金港股配置占比11.5%。

此外,外资公开发行也向港股“扫股”发出积极信号。今年9月初,外资巨头安联基金成立了首个针对中国市场的公募产品——安联中国精选组合,选择港股作为重要布局方向。

中泰国际战略分析师严兆军认为,从近期交易量来看,一些长线外资、对冲基金、内资纷纷入市。随着美联储“意外”降息以及香港股市的反弹,海外资金有望重返香港股市。

港股市场连续三天巨量成交,恒指逼近 20000 点大关插图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