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手机成为快速消费品时,每一次换代都意味着对旧款的抛弃。
作者 | 韩鑫
来源 | 投资者(ID:)
当手机成为快速消费品时,每一次换代都意味着对旧款的抛弃。
在二手手机回收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行业,闪回科技却怀揣着远大的野心,试图从这片垃圾海洋里打捞出金子。
作为国内第三大手机回收服务商,闪回科技的名字代表着其在二手手机回收市场的野心,但这份野心并非没有代价,背后是一轮又一轮的融资、投资人的期待,还有一系列对赌协议的重压。
今年2月,闪回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了首份上市申请,但命运似乎并不站在它这一边,随后的申请无效,这给闪回科技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申请最终被驳回。就在闪回科技以为就此止步时,9月它又一次迈出了第一步,提交了新的申请。
闪回科技与投资者签署的对赌协议就像一个绷紧的圈套,时刻提醒他们,上市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需。
自成立以来,共计注资近10亿元的五轮融资并未让公司盈利,反而让公司陷入更深的债务困境。
上市对于闪回科技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目标,而是一种生存的必需,每一次备案都是资本市场大门的敲响,每一次等待都是对耐心极限的考验。
一
二手手机市场的巨大潜力是闪回科技IPO的基础。
根据Frost&的报告,过去5年中国手机回收市场规模以28.9%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大,预计至2028年将达到约565亿元人民币。
闪回科技的商业模式并非简单的二手手机买卖,它利用自身的检测、分级及定价体系,对回收的手机进行专业评估,并按照不同的等级进行出售或修复再利用。
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闪回科技也获得了资本的青睐。
自成立以来,闪回科技仿佛置身于一场资本盛宴,接连五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逾亿元,看似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小米集团、顺为资本、青桐资本……这些知名投资人纷纷前来支持,似乎在向外界宣告:闪回科技就是未来的独角兽!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2023年消费者回收交易总额计算,闪回科技是中国最大的线下以旧换新手机回收服务供应商,及第三大手机回收服务供应商,市场份额分别约为7.4%及1.4%。
2021年至2023年,闪回科技分别实现营收7.5亿元、9.19亿元、11.5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6%,今年上半年闪回科技录得营收5.77亿元,同比增长11.3%。
闪回科技目前已与小米、京东、华为、vivo、OPPO等主流消费电子厂商建立合作,占据国内手机整体出货量的近60%,同时公司还与4.2万家线下门店建立了采购合作。
然而在这耀眼的光环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沉重的债务!
对于闪回科技来说,五轮融资看似带来了充足的弹药,但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在负债累累的情况下,资本的力量反而成为拖累其前进的枷锁。
截至2024年7月31日,闪回科技的总资产约2.95亿元人民币,而当前净负债高达约6.83亿元人民币,几乎是其总资产的两倍。
那么,这些债务从何而来?招股说明书提到,主要来自赎回负债。
这笔赎回债务就像是一个无底洞,从2021年的约3.07亿元人民币一路上涨到2024年中旬的约7.5亿元人民币!
这一切的背后,是一场场对赌协议,是一轮又一轮的资本博弈。尤其是在C轮融资中,白纸黑字的条款犹如一张“死刑令”,要求闪回科技在2023年12月31日前完成交易。而闪回科技最近刚刚完成符合条件的首次公开募股。
这是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也是闪回科技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资本市场的残酷之处在于它对任何人都不会手下留情,每一轮融资都像是在赌桌上加更多的筹码,筹码越高,风险也就越大。
时间沙漏已流逝,最后期限已过,闪回科技未能如期上市。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对赌协议中的条款可能被触发,意味着闪回科技或将面临巨大的赎回压力。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与时间的赛跑,而是一场生死战。
二
一个关键问题来了:闪回科技为何会陷入如此困境?仅仅是因为IPO失败吗?当然不是!这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通过回收和销售二手消费电子产品来赚钱。这听起来是个不错的生意,但实际上充满风险。
相信大家都知道二手市场的水有多深。
二手手机回收行业的特性决定了其运营成本较高,无论是从消费者手中收购,还是销售给下游,过多的中间环节大大压缩了利润空间。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价格波动很大,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闪回科技的进入无疑是想在这个市场分一杯羹,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市场的盛宴,闪回科技能否在这场盛宴中享受到美餐,就看它的胃口有多大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闪回科技在这方面显然做的不够好。
虽然其营收连年攀升,市场占有率稳居前三,看上去过得挺滋润,但剥开数据一看,却发现其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盈利能力不足,严重依赖上游厂商,利润微薄,现金流紧张。
2021年至2023年三年亏损分别约为4870万元、9910万元、9830万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亏损金额仍有4010万元!
首先,闪回科技对上游厂商的依赖程度较高,是其盈利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作为一家回收公司,闪回科技需要从手机厂商处获取大量再生货,这种依赖让公司在议价能力上处于劣势,导致回收成本过高,利润空间被压缩,上游厂商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对闪回科技的盈利能力造成重大影响。
其次,利润低是闪回科技面临的一大难题。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回收,企业不得不提高回收价格,同时降低销售价格。
此策略虽然有助于扩大市场份额,但却严重侵蚀了利润,随着时间的推移,以量求价的策略逐渐暴露出其不可持续性。
最后,现金流紧张也是闪回科技不能忽视的另一个问题。
在高增长的表象下,公司为了维持运营不得不不断在采购、运营、营销等方面投入资金,但因盈利能力不足,这些投入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现金流回报,导致公司现金流吃紧,甚至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随着越来越多的参与者进入二手电子产品交易领域,价格战也愈演愈烈。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很多企业不惜牺牲利润率换取规模增长,大打价格战,你便宜一块钱,我就便宜两块钱,有的商家甚至赔钱来吸引眼球。
这对于资金链本就脆弱的闪回科技无疑是又一次打击。
三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IPO似乎是一条走向财务自由的捷径,但对于闪回科技来说,这只是一剂暂时的止痛药。
即使IPO成功,缓解了眼前的资金压力,也无法根除公司长期存在的弊端,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商业模式,闪回科技的没落也是必然的。
在这条充满荆棘的上市路上,闪回科技面对的不仅仅是市场的冷眼,还有竞争对手的觊觎。
市场心态是闪回科技IPO路上面临的第一个严峻考验,万物新生上市后股价的大幅下跌犹如一记警钟,敲响了市场对二手回收公司估值过高的警告。
闪回科技在市场上的表现,尤其是其IPO之后的表现将受到市场密切关注,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公司毛利率一直维持在个位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公司商业模式的质疑。
从竞争情况来看,闪回科技的市场地位并不稳固,虽然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以线下以旧换新为主的手机回收服务商,但其市场份额明显低于行业前两名。
例如2023年,爱回收的市场份额为9.1%,转转的市场份额为8.4%,均高于山会科技1.4%,这一市场份额差距说明山会科技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处于不利地位,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闪回科技就像一个孤军奋战的战士,面对强大的敌人,每时每刻都在为生存而战。
此外,闪回科技还面临消费者口碑方面的挑战,该公司在黑猫投诉、消保、知乎等多个平台上均收到大量针对闪回科技的投诉。
这些投诉主要涉及欺诈、产品质量缺陷、售后服务不及时、故意压低采购价格、虚假检测报告、延迟退款等问题,漏洞的崩塌逐渐侵蚀了闪回科技的品牌形象。
回收行业乱象频发,消费者普遍对回收服务信任度不高。
闪回科技若能解决这些行业痛点,优化服务流程,保障消费者权益,就有可能树立良好的口碑,吸引更多的客户。
对于闪回科技来说,IPO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
如果消费者信任问题得不到解决,即便IPO成功,也撑不了多久。在这场资本豪赌中,究竟能翻盘还是最终失败,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我们只需拭目以待。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