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瞒海外投资损失、招待、送礼(可能涉及贿赂)、通过非法操作输送利益、违规做空香港上市股票等。
不仅送了我苹果手机、爱马仕,还吃了一顿贵得公司正常报销不了的饭等等……
猫猫将录音内容制作成视频,请点击查看详情。
这就是易方达!基金界的老大!
单单资产管理基金总规模就达3.3万亿元,几年前也捧红了不少基金经理。(大家可以在评论区找到答案,看看他们都是谁)
下午,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紧急回应。
其指出,市场上存在一些针对该公司的虚假、恶意指控。
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已立即启动内部审计程序,并聘请外部香港律师事务所对相关事项进行独立调查。
此外,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表示:“我们尊重并欢迎社会各界的监督,并将继续优化内控管理。同时,我们保留对诽谤或虚假信息的追究权利。”
看来情况不简单,等待调查结果吧。
在详细看完举报信,并下载了录音作为证据后,毛子很感动:
果然还是金融圈好啊。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这封长达7000多字的举报信的具体内容。
01.公募基金涉嫌隐瞒海外投资损失
对于隐瞒海外投资损失,报道还提到了两家涉事公司:
上海银行、上汽集团等,其中上海银行受托金额达数百亿。
诉状称,易方达香港将上海银行的100亿元海外资金注入两只香港公募基金,并设立专户单独管理。
上海银行间接持有这两只公募基金合计约70%的股份,是这两只公募基金最大的单一投资者。
两只基金均主要投资海外债券,其中海外债券占比约70%。
但好景不长,近年来海外债券也遭遇挫折,尤其是中国房地产企业美元债的走势,影响到了全球债券利益的表现。
易方达香港委托上海银行管理的数百亿元基金产品出现亏损,但这些损失却是隐藏的。
Y基金官网截图,上海银行旗下两只基金产品的投资组合区域分布
他们究竟是如何掩盖损失的?
报告称,易方达香港与上银合谋利用月报数据,采用摊余成本计算、做假账等方式调整基金份额净值,隐瞒两只公募基金的损失。
上海银行在记账时,夸大了2021-2023年净利润10多亿元。
当审计公司普华永道发现问题后,易方达香港仍出具了误导性审计确认书,导致普华永道相信相关数据。
此外,易方达香港还对基金份额分红进行了修改,上海银行投资的两只基金由不分红变为分红。
分红修正后,即便基金产品出现重大亏损,上海银行仍然可以从基金资金中支付分红,从而掩盖上海银行的重大投资损失。
但报告函并未披露或提供证据证明上海银行投资的两只基金的具体情况及损失金额。
02. 这算是贿赂吗?
关于接受礼物和宴请,举报信公布了易方达香港5份相关高管的录音。
几乎每张录音都是爆炸性的......
我送给他们苹果手机、爱马仕产品,还吃了一顿晚餐,但公司因为费用太高而无法报销。
他们还要求删除报销记录和电子邮件,以防止监管机构和各种报销做法的审查。
我们都知道,无论公司位于何处,都有感谢客户的传统。
但如果送给爱马仕,那数额就很有想象力了。
这算是贿赂吗?
当然,录音的话,如果把开头和结尾剪掉的话,就很难分辨真假了。
我们可以等待调查的结果。
03.基金产品黑洞
此外,报道还提到,易方达香港的产品管理存在黑洞。
易方达香港控股股东以自有资金投入上述公募基金产品A,持有人民币对冲I类份额,但在全部赎回前进行了一系列离谱操作。
报告称,为实现人民币对冲投资操作,基金A产品需要投资并持有人民币/美元远期合约。
理论上,远期合约的收益与风险应由人民币对冲股票的投资者承担。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易方达香港为保护自有资金,降低清算损失风险,错误地将一份从未交易过的远期合约记录在基金A产品的估值报告中。
诉状称,该错误对人民币对冲份额的估值影响超过0.5%,且所有基金持有人最终都为该错误付出了代价。
为了避免被公众发现,易方达香港甚至用了一周的时间,每天平均平仓,以平滑影响。
除了公募之外,私募基金的账目也受到质疑。
第三方审计随机抽查样本时,抽样对象为易方达香港的高管,同时也是被查私募基金的负责人。
除了以上三点之外,举报信的第四宗罪还提到:
易方达香港旗下公司自由基金独立运作的问题,违反了“境内公募基金管理人不得参与自由基金及私募产品的投资管理”的规定。
也就是说,一个人身兼数职,既是公募基金高管,又是私募、自由基金的交易员。
举报信中的第五宗罪也提到了上市股票违规做空及风险控制的问题。
不过因为没有提到具体的对象,这里就不细说了,具体请参见下图。
近年来,国家对金融圈的规范力度很大。
这种趋势是不是也该蔓延到基金行业了?
你怎么认为?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