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市场监管部门宣布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某大牌主播的公司展开调查。一盒号称香港米其林高档月饼,不仅坑了一位拥有过亿粉丝的大牌主播,也规范了直播行业。此事多次登上网络热搜。
在自营店的直播中,经销商和直播主通常是同一个人;但在网红直播中,台前幕后人多,表演和直播难以区分。他曾说,直播要分清楚谁在卖货、卖的是谁的货。这句话点出了网红卖货的核心问题:主播的身份是什么?承担什么责任?卖的是什么货?是谁的?经销商又要承担什么责任?
根据《互联网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和《广告法》,主播所在公司是直播间的经营者,主播本人是直播营销人员,承担广告主、经营者或者代言人的义务。这意味着,如果主播只是推荐消费者到经销商店铺购买商品,并能证明自己尽到了审核义务,而商品存在虚假宣传等问题,经销商要承担假货三倍价款或者十倍价款赔偿的责任。
现实中,如果仅仅将网红定义为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很容易出现权责不一的情况。大多数人去网红直播间,都是给主播自己下单,为了保证销量,把货卖给“家人”,从中赚取丰厚的佣金,但出了问题却不用承担责任,直接让“经销商”自己解决,让消费者很失望。
现行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作为直播经营者,主播必须遵守社会秩序和良好风俗,真实、准确、全面地发布产品或服务信息,不得对产品或服务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等作虚假陈述或误导性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说起来有些悲哀,引发争议的月饼叫“美成”,但主播却落入了这两个词的陷阱:产品不美,经营不善;从另一个角度看,直播行业的未来也应该围绕这两个词:物美价廉,诚信经营。
虽然近期部分主播口碑下滑,粉丝信任度动摇,但也有一些主播粉丝数持续上涨,创下销量新高,这些创下新高的主播主动采取了假货三倍价赔偿甚至十倍价赔偿的政策,形象明显提升,让粉丝们放心。
有人保持沉默,有人对假货开出三倍赔偿。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也表明,网红之间的竞争已经从谁能拿到全网最低价、送赠品多,转变为谁把产品放在第一位、服务放在第一位。现阶段,是比拼谁能做出优质的产品,比拼谁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保障。经过这次事件,先行赔付的网红主播和责任链清晰的店铺主播无疑在未来会更受消费者青睐。
在这次绊倒大主播的事件中,还有一方不应该保持沉默:平台。按照谁受益、谁承担责任的基本逻辑,平台有能力也有义务严格落实身份验证和日常管理责任,加强对直播营销的监管。审核内容、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在发生消费纠纷时,积极协助消费者维权,而不是袖手旁观,让消费者和直播间争论不休。
合规只是基本,一个负责任的平台还应该引导和要求主播在合规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鼓励主播承担先行赔付的责任。这看似是自我施压,但对消费者来说却是好事。主播的权益保障得越充分,消费者就越认可。通过良性竞争,优胜劣汰,最终市场会给出应有的回应。无论哪个平台,无论主播有多少粉丝,直播电商的本质还是电商,把消费者权益放在心上的商家,才会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来源:经济日报,作者:佘颖)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