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基金代销规模最新数据,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各机构纷纷重新布局,银行股还会像以前一样“风骚”吗?
两大榜单上的银行难以撼动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的最新基金代销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末,前五大非货币基金持股中,有三家为银行机构,其中招商银行位列第二,工商银行以4627亿元、4522亿元位列第四、第五位。
从非货币资金余额规模增量来看,前五名的前两位分别是兴业银行和招商银行,增量规模分别为1180亿元和885亿元,“遥遥领先”存量规模较大的其他互联网基金销售平台。
总体来看,即便将上述两份榜单扩大至前十,商业银行依然占据榜单的半壁江山。这说明在股市震荡的上半年,非货币类资产规模的增加基金业凸显了投资者对银行渠道的天然信任与粘性。
事实上,不少银行的股票型基金持仓和销售均有所下降,但非货币型基金持仓仍能实现正增长,得益于这些银行积极推广债券型基金产品,从而带动非货币型基金持仓的增长。基金销售。
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和平安保险在两个榜单中均名列前茅
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披露的最新数据中,基金代销“老大哥”招商银行的位置被蚂蚁基金销售公司超越,而一个新口径——“股指基金代销规模”控股”字样首次公布,引发业内人士热议。
值得一提的是,与半年末的未清余额或持股量相比,相关指标较上年末的增幅更能说明上半年行业发生的情况。
证券时报记者分析发现,从非货币基金持股规模增幅来看,兴业银行位居第一,由去年底的3447亿元增至今年6月底的4627亿元,增持1180亿元,增幅34.23%。在上半年非货币基金持股排名中,兴业银行也是唯一一家增持超过千亿元的机构。紧随其后的是紧随其后的是招商银行,其非货币基金持仓由去年底的7735亿元增至今年6月末的8620亿元,增加885亿元,增幅为11.44%。
除了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外,平安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宁波银行等非货币基金持股增幅也进入前十。其中,排名第六的平安银行增幅最大,达上半年非货币基金持仓增加247亿元,由2334亿元增至2581亿元;并列第七的邮储银行和宁波银行,非货币基金持仓均增加235亿元。上半年,邮政储蓄银行持股由1341亿元增至1576亿元,宁波银行持股由1279亿元增至1514亿元。
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非货币基金持仓增长最快的10家销售机构中,有5家来自银行。
此外,非货币基金持股前十排名中,商业银行占据6席。其中,招商银行以8620亿元位居第二,仅次于蚂蚁基金;兴业银行以4627亿元位居第四,仅次于天天基金;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分别以4522亿元、3863亿元、3375亿元位列第五、第六、第七位,平安银行以2581亿元排名第九。
可以看到,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均位列非货币资金增量和持股量前十榜单。事实上,在持股量前十的银行中,仍有部分银行出现业绩收缩例如,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上半年分别减持232亿元、61亿元。
股票基金失去动力,债券基金占据主导地位
当然,即便银行渠道仍是非货币资金分销的主力军,但其面临的困境也日益凸显——能卖的,量不增收;不能卖的,量不增收。售出,量价齐跌。
上半年非货币基金余额继续保持较大幅度正增长的机构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增长主要得益于债券基金销售。
分析证监会公布的数据,可以发现,多家银行的股票基金持仓量和卖出量都在下降。证监会此前公布的“股票+混合型公募基金持仓量”口径,目前已调整为“股票型基金持股量”。事实上,新旧口径均将债券型基金排除在外。
具体来看,非货币基金持股规模增幅较大的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是2019年非货币基金持股规模增幅排名前三的银行。上半年,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也分别位列各代销机构总持股量榜的前两位。去年底,招商银行“股票+混合公募基金”持股量达到5028亿元,而今年6月末,股票型基金持有规模减少352亿元至4676亿元;兴业银行去年底“股票+混合型公募基金”持有规模为907亿元而今年6月底,股票型基金持有规模减少70亿元至837亿元;平安银行去年底“股票+混合公募基金”持仓规模为816亿元,而今年6月底,权益类基金持仓规模缩减至790亿元,减少26亿元。
可以看出,上述三家银行的股票基金持仓量均呈下降趋势。股票基金持仓量和销售额的下降与代理基金收入的下降有直接关系,因为股票基金费用通常较高。这种观点这也从相关银行的半年报中得到印证。
招行半年报显示,该行理财费用及佣金支出由2023年上半年的169.46亿元,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14.37亿元,降幅达32.51%。其中其中,代理基金收入21.32亿元,同比减少25.35%,主要由于基金费用减少、股票型基金规模及销量下降所致。
7月18日,招商银行行长王亮在“2024财富合伙人论坛”上宣布,招商银行公募基金费率全线9折。这个“全”是指全渠道、所有类别和所有购买率。
“我们一直在夯实代销基金的基础,目前基金留存收益占基金总收入的比例已经超过90%,所以利率优惠对我们是有影响的,但还是可以承受、可以消化的。”利率优惠不仅是为客户省钱,更是推动基金代销业务由传统的流量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迫使我们真正从客户需求出发,由销售为导向转变为专家陪同为导向, “彻底扭转‘重首发、不抓手’、‘重销量、不留存’的局面。”招商银行管理层在该行半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另一家银行平安银行也在半年报中表示,该行代理个人基金收入10.04亿元,主要受权益类基金销量下滑、银保渠道收费下调等因素影响,以及理财费用收入同比下降。
显而易见的是,银行股票型基金销售明显陷入停滞,在此背景下,非货币基金规模大幅增加,这当然离不开债券型基金销售的推动。
招商银行半年报还显示,该行上半年实现非货币公募基金销售金额2890.28亿元,同比增长89.39%。这主要是因为符合受客户风险偏好变化影响,相对稳健的债券型基金销量同比增长。
兴业银行半年报显示,从零售端来看,该行基金销售额582.75亿元,同比增长243.41%,这主要是由于抓住债券市场机遇,积极推动债券型基金产品销售,从而拉动基金销售额的增长。
平安银行半年报也透露出相关信号,在代销基金产品方面,该行上半年主推固定收益、固定收益+等产品,同时还积极布局指数丰富客户海外产品配置。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