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落地,欧美等发达经济体进入新一轮降息周期,国际金融市场环境持续改善,不仅有利于拓展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空间,也有利于促进宏观经济政策协同发力。
从直接影响看,美联储降息后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经济体利差收窄,缓解了新兴市场经济体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压力,中美利差倒挂收窄,人民币汇率稳定运行的基础更加牢固,为我国实施支持性货币政策带来更大空间。
当前,我国经济平稳运行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加强逆周期调控。在全球货币政策进入宽松周期的背景下,规划推出总量性或结构性货币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既有空间,也有必要。从近期市场来看,实施新一轮降准,引导贷款市场基准利率下行,推动信贷成本稳步下行是直接有效的;通过降息、降准等方式缓解银行负债端成本压力,引导银行有序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减轻居民还贷压力,也值得期待。
增强经济持续复苏的选项,不止是降息、降准,也不止是货币政策。随着我国外汇、债券市场压力缓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发力的空间也加大。比如,人民银行可以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增加流动性,财政部也可以适当加快国债发行节奏。此外,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发行更多国债等渐进性措施也有空间。
新一轮降息潮刚刚开始,美联储早已释放出在适当时机继续降息的信号。若外部环境持续向好,我国筹划推出增量政策的窗口有望相应延长。这意味着增量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短期内未必能全部全面实施,但政策部门可以提前做好增量政策的研究储备,并根据外部形势变化及时决策。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内生动能的不断恢复和外部环境的改善,各项宏观政策的有效性将不断释放,经济上行趋势有望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