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拿下超 30 亿美元大单,离让全世界用上免费的电又近一步

进不了网站?换个网络试试!

前段时间,马斯克拿下了美国新能源公司Power超30亿美元的大订单。

特斯拉将为该公司提供储能容量为15.3GWh的电池储能系统。

继特斯拉之后,马斯克的吹嘘又一次即将变成现实。

这头牛是:

让全世界都使用免费电力。

马斯克拿下超 30 亿美元大单,离让全世界用上免费的电又近一步插图

人类科技的发展一般都离不开这两类人:

一种是懒人,他们把自动化带入了家庭。

洗碗机、扫地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很多人没有手也能生存。

另一类是穷人。

它们使所有产品的价格越来越低。

尽管马斯克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企业家之一,但从内心来说,他属于后者。

他的大部分生意都是从穷人的角度出发,通过降低价格来做。

比如他说:“让全世界都享有免费的电力。”

在去年的特斯拉投资者日上,马斯克提出要用10万亿美元来改变地球的能源结构。

马斯克拿下超 30 亿美元大单,离让全世界用上免费的电又近一步插图1

这句话简单解释就是,投入10万亿美元(约占美国GDP的36.5%)建设24TWh的储能设施和10TWh的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让可再生能源进入产业化阶段。

大家已经习惯了马斯克的豪言壮语。

这套吹牛一套下来,特斯拉市值直接蒸发428.4亿美元,约合3000亿人民币。

但尽管市值正在遭受重创,马斯克却没有惊慌失措。

由于他的储能业务是基于汽车动力电池发展的,投入不小,但回报却很可观。

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全球储能行业的领先企业。

特斯拉花了五年时间才起步。

2012年,特斯拉开始研究储能电池;

2015年,特斯拉首款家用储能设备一年内销售1万台,每台售价3000美元。

其销量仅比当时美国最大的储能公司少2000台。

马斯克拿下超 30 亿美元大单,离让全世界用上免费的电又近一步插图2

2017年2月,特斯拉将注册名称中的“汽车”一词去掉,更改为“特斯拉公司”。

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马斯克表示:“我们的长期目标是,在特斯拉内部生产超过1亿块电池。”

这些电池一次性可以轮流为1000万辆汽车充电。

到目前为止,特斯拉汽车总产量仅为600万辆左右。

特斯拉目前占有北美储能市场25%的份额。

更重要的是,未来特斯拉还计划为全球各地的大型数据中心提供储能服务。

摩根士丹利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到2030年,美国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可能相当于1.5亿辆电动汽车的用电量。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亚当乔纳斯也指出:“AI热潮带来的电力需求,将让特斯拉成为美国能源市场的关键参与者。”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两个季度,特斯拉储能累计装机量达13.5GWh,占2023年全年的91.8%。

按照这个速度,特斯拉只需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美国电网预计在2024年部署的11.1GWh装机容量。

傲人成绩的背后,不太为人所知的是特斯拉技术自我折磨的过程。

马斯克拿下超 30 亿美元大单,离让全世界用上免费的电又近一步插图3

特斯拉的储能看似进展神速,实则举步维艰。

其中一个限制因素是其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尴尬。

作为集成商和电池单元制造商,特斯拉必须疯狂降价吸引客户,同时努力提升产品性能。

因此,要想在储能业务中赚钱,就必须通过两扇门。

第一门:成本。

要知道,不管是汽车业务,还是储能业务,电池都是最大的成本。

当时,通用汽车比特斯拉更早开始生产电动汽车。

但由于电池成本太高,生产了几千辆之后就放弃了。

为了少走弯路,2015年马斯克找到了达尔豪斯大学著名的“杰夫·戴恩团队”,对电池技术进行升级。

马斯克拿下超 30 亿美元大单,离让全世界用上免费的电又近一步插图4

团队核心人物Jeff Dane推动了三元复合正极材料的规模化和商业化发展,被业界公认为三元材料技术的开创者和发明者。

他的团队因此被外媒誉为“全球最强电池研发团队”。

马斯克拿下超 30 亿美元大单,离让全世界用上免费的电又近一步插图5

杰夫·丹

双方合作的核心目标是降低电池成本。

当然,这是在让电池寿命更长、能量密度更高的前提下。

最终,Jeff Dane 团队为特斯拉研发的电池可持续充电约 5000 次,对应电动汽车行驶寿命超过 100 万英里(约 160 万公里)。

据外媒估计,这些研究已将特斯拉的电池成本降至100美元/千瓦时。

同期松下动力电池成本约为111美元/kWh,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成本约为150美元/kWh。

不过此时摆在特斯拉面前的还有另外一扇门,那就是产能。

这是一个更加难以克服的障碍。

2019年4月,马斯克在电话会议中指出,超级工厂生产电池单元的速度太慢,极大地限制了Model 3的产量,并且不会进行进一步的投资。

马斯克拿下超 30 亿美元大单,离让全世界用上免费的电又近一步插图6

这一说法的依据,是特斯拉电池实验室对全球数百块成熟电池产品的拆解和追踪。

马斯克认为,超级工厂的产能瓶颈是由于技术缺陷,需要外部支持。

一个月后,特斯拉以 2.18 亿美元收购了这家电池技术公司,溢价 55%。

这为特斯拉带来了干电极技术和超级电容器技术。

外媒做过对比估算发现,收购之后特斯拉的产能提升至之前的35倍。

电池能量密度提升30%-40%,而成本基本保持不变。

最终在2019年7月,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储能设备上市,主要服务数据中心、医院、学校等大型商业和工业客户。

这些发电机组的容量高达 3.9MWh,可以满足 3,600 户家庭一小时的用电需求,或为 65 辆后轮驱动的 Model 3 充满电。

只要空间足够大,就可以像玩积木一样无限扩大。

例如,组装200个这样的灯可以照亮整个旧金山6个小时。

马斯克拿下超 30 亿美元大单,离让全世界用上免费的电又近一步插图7

但虽然特斯拉技术进步神速,却依然没能摆脱产能魔咒的反复纠缠。

自2019年正式上市以来,特斯拉产品一直供不应求,交付周期一度推迟了2年。

例如,在特斯拉官网上,2023年8月下的订单的交货时间已被推迟至2025年第二季度。

为了弥补产能缺口,特斯拉与宁德时代合作,使用其电芯进行组装。

有业内人士猜测,这是一次迂回政策,或许只是为了给特斯拉生产新版自家4680大型圆柱电池争取时间。

不过,产能问题不解决,特斯拉的储能就无法满负荷运转来赚钱。

数据显示,特斯拉2023年总营收为967.73亿美元。

但储能领域仅有60.4亿美元,仅占总业务的6.24%。

马斯克拿下超 30 亿美元大单,离让全世界用上免费的电又近一步插图8

特斯拉储能的迅速崛起,其实是时代和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欧美国家地广人稀,电网的稳定性和协调性相对较差。

此外,近年来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及其难以调整的峰谷特性,进一步加速了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储能产业的政策推动。

美国能源部(DOE)指出,美国目前电池储能容量为7.8GW,到2025年将扩大至30GW多一点,商业储能容量预计将增长三倍。

彭博社的另一项预测是:到2030年,全球储能电池市场需求将达到1.2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高可靠性的储能设备和服务亟待满足。

因此,即便产能跟不上,特斯拉也要抢占先发优势,在抢占市场的同时整合技术。

1. 垂直整合,管理上下游产业链

在产业链垂直方向上,特斯拉不仅收购了电池制造公司。

2015年还收购了模具公司Tool;

收购加拿大公司,获得电池阴极技术;

2021年,继续收购电池负极材料技术公司;

总共有十多家公司,每家公司都为特斯拉的储能产业链作出贡献。

最远的是一家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

2016年,特斯拉收购了一家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力图掌握太阳能发电厂的核心技术。

这使得特斯拉能够在德克萨斯州占地 92.9 万平方米的工厂屋顶上安装 7 万块太阳能电池板,成为全球最大的屋顶太阳能设施。

马斯克拿下超 30 亿美元大单,离让全世界用上免费的电又近一步插图9

2021年4月,特斯拉官方宣布家庭储能设备和太阳能电池板将不再单独出售。

马斯克在2022年财报会议上指出,推进可持续能源未来的三大支柱是电动汽车、太阳能/风能和固定储能。

而这三张王牌,都已经被特斯拉掌握了。

在主战场之外,特斯拉垂直整合战略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那就是中国。

今年5月,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开工建设。

马斯克拿下超 30 亿美元大单,离让全世界用上免费的电又近一步插图10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建设现场

这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

该工厂位于特斯拉超级工厂旁,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4.5亿元人民币,计划于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量产。

马斯克拿下超 30 亿美元大单,离让全世界用上免费的电又近一步插图11

有业内人士猜测,特斯拉的布局是看中了中国在储能领域的完整产业链。

因为中国储能企业,如CATL、时代新能、研华等,已经将集装箱式储能设备的储能容量提升至6MWh。

这一指标远高于特斯拉的3.9MWh。

合作才是降低未来竞争难度的最佳解决方案。

2.横向扩张,寻找全球主要客户

手握全产业链技术后,特斯拉将业务横向拓展至全球各地。

其中,最多的客户来自欧洲和澳大利亚。

数据显示,在澳大利亚,特斯拉的安装量大于道路上行驶的特斯拉汽车数量,占特斯拉全球总安装量的近12%。

今年7月21日,特斯拉在法国最大的储能项目开工建设。

马斯克拿下超 30 亿美元大单,离让全世界用上免费的电又近一步插图12

该项目位于法国南特-圣纳泽尔港,预计将为附近17万户家庭提供两小时电力供应。

然而在挪威,特斯拉似乎占据主导地位。

挪威街头的电动汽车中,60%是特斯拉,超过11万辆。

马斯克拿下超 30 亿美元大单,离让全世界用上免费的电又近一步插图13

特斯拉在挪威部署的2000个充电站,在美国每台售价7万美元,但在挪威,价格却降低了一半。

而且所有充电站都由政府出资,居民可以免费使用。

马斯克拿下超 30 亿美元大单,离让全世界用上免费的电又近一步插图14

挪威政府还宣布,到2025年将停止销售所有化石燃料汽车。

特斯拉目前在全球65个国家拥有客户,其中包括17个国家的大客户,其中不乏政府机构。

今年6月14日,马斯克在股东大会上指出:“特斯拉在储能领域的业务增长迅速,每年的增长率达到200%至300%”。

市场需求创造动力,特斯拉利用了这一动力。

各国的政策对此贡献巨大。

这也是双向冲刺的结果。

这值得全球科技企业再次学习。

本站候鸟号已成立2年,主要围绕财经资讯类,分享日常的保险、基金、期货、理财、股票等资讯,帮助您成为一个优秀的财经爱好者。本站温馨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